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佳人 文学非药最疗伤/何宏江
查看: 6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非药最疗伤/何宏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22 00: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7-22 00:44 编辑

文学非药最疗伤——元辰、毛正寿先生在文字中走出失子之痛  (转)
文/何宏江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世间最大的伤痛、
本文中的两对父子都有对文学的追求,有着过人的才华、智慧与成就,两个儿子皆有美好的前程,但,人生多变故,“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是谁在孕育悲伤,又是谁在为他疗伤?
人们常常为此惋惜,是天妒英才,是人间惨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22 00: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也经常为之伤悲,也佩服两位老人的坚强与豁达。能够在悲痛中落泪,又能在泪光中燃起希望的灯,是伟大的强者!近日,德高望重的,居住于宜昌夷陵区的作家、评论家元辰先生发布了一条公众号信息,内容是他已故的独子元年20多年前才华横溢的文章,这无疑引发了读者朋友的伤悲与叹息,同时也纷纷表达对元辰先生的安慰和致敬。这也让我想起长阳磨市的文化名人毛正寿同样的人生之痛。世间的快乐不尽相同,而人生的悲苦却都披上了冰霜,尝够了凄凉……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22 00: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7-22 00:47 编辑

两位老人为他们先走的儿子付出了什么?又是如何挣脱痛苦的桎梏而浴火重生的?元辰先生曾经感叹:“文学不就是为与自己并无相干的人或事哭得稀里哗啦吗?比如黛玉葬花,比如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白居易《琵琶行》。而朋友也无非收到远方陌生人的酒一壶眼泪二升。无论老少,无论贫富,从此天涯共沦落。”
没有经历人生的剧痛和大起大落,何以悟出这般厚重、透彻和明亮的人生哲理?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元辰与唯一的才华横溢的儿子元年阴阳相隔已过去20多年了,但儿子的身影犹在眼前,像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活灵活现,却无法拥抱,无法手握对方的手。
父亲元辰说:“20多年前,我儿这些遗文,网上可以查到,现在除了老父我,绝少有人知道了。二十三四岁的青年把人生悟了个七七八八,比当年正在抗美援老的我强。谁知没过六年,病从天降下,把你抬走。为父未满六十,你也没给我留下孙儿,留下的只有这些文字、图书和不多的保险赔付、特殊困难补贴。所以我谋私,把遗文集合发个帖子,我不想我还在他的文字就灰飞烟灭。”
元辰先生经历丰富,从大山里走出,当兵从政,文学一直贯穿他的人生,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涉猎丰富,高产优质。同时他还主办地方文学刊物,搭建网络文学平台,著述颇多,影响广泛。
因对创作虔诚刻苦,常常写到下半夜,周围都是夜色,而他书房的灯光照耀着,为夜行人指路,有人便形象地称其为“文学守夜人”,我却称他是“文学提灯者”。
我读过他惠赐的诗集《雪宴》,其内容饱满,家国同构,或宏大或缱绻的叙事中即见情怀,透出玉石一般的赤诚。
《故园》卷,作者那远去而荒芜消失的石屋,铺陈出数代人生息繁衍的意象,同时感受到生命存在与轮回的孤独沧桑。本就风雪残枝的岁月,怎可雪上加霜?作者早已把人生的变故与沉重的伤痛交给了文字,慢慢疗伤。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22 00: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文人中,王安石留下“今夜扁舟来决汝,死生从此各西东”的悲凉之句,女儿先他而去。白居易“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同样是失子之痛。1976年3月24日,叶嘉莹的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她悲痛万分,写了10首哭女诗,如《一九七六年三月廿四日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日日哭之陆续成诗十首之三》“哭母髫年满战尘,哭爷剩作转蓬身。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字字含泪,句句断肠,道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尽哀伤。1997年3月,杨绛的女儿钱瑗因病去世,杨绛在86岁高龄时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我的家乡长阳磨市文化名人毛正寿同志(1929-2025年6月19日)去世不足一月,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好干部、地方文化名人,将被历史和人民牢记!毛正寿1929年11月9日出生于长阳贺家坪镇鱼泉溪村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1949年7月毕业于湖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是年8一10月参加支前;11月入宜昌分区革命干部学校学习。1950年五月调宜昌邓村剿匪;7月调长阳,历任县工商科科员,民政科人事统计,法院书记员,资丘区、平洛区、磨市区(镇)秘书,民政助理,宣传干事,党办主任,正科级党校校长等职。1990年3月于磨市镇政府退休。在职期间,先后被市、县组织部、行署司法局、县委办、党史办聘任为“党课辅导员”、“乡镇法律工作者”、“特约政策研究员”、“党史研究员”。1950年6月,带领部队清剿了盘踞在邓村红土垱的土匪;1951年11月,带领民兵在马鞍山活捉惯匪田子龙。1955年1968年,两次发起组织修建七十七烈士纪念碑;1988年--1995年办红了全省表彰的磨市党校。1958年1962年,调任《宜昌日报》、《湖北日报》记者,先后被要回“借”到县委办工作近三年。2010年发起组建长阳三国古战场考察研究会,长阳书画磨市分会。主要编著:《磨市镇四十年》《长阳风情》《我与文革》《南山书画集》等十余部。其中《长阳土改史话》填补了土改史编写空白;《夷陵大战主战场考察论文集》等填补了长阳三国历史空白;《黄学儒的故事》获“彭秋潭文学奖”。毛正寿次子毛保华2009年意外去世,当时的他是一名前程远大的行政工作者,工作尽心尽责,广受好评,他是父母和家人的骄傲。2009年6月29日,毛保华因公务活动坐车经过天柱山时,被一块滚落的巨石塌中,风华正茂中戛然告别人间。深受打击的毛公,为儿子的后事奔波,打官司,为儿子洗清了一些冤枉,赢得了应得的荣誉与待遇。后来他把对儿子的爱装入一本书中,那就是毛公用血泪写成的《悼亡儿》。这是一本读着读着就会落泪的书,饱含着一位80多岁的父亲在失去儿子后的痛苦与思念之情,亦是一本最深情的父爱读本。毛公用文字纪录传承了儿子的人生,也用文字慰藉自己的伤痛,这如同元辰先生整理爱子的文学作品,一生与文学作伴,为文学群体提灯守夜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22 00: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在失去心爱的二儿子后,毛老化悲痛为力量,为磨市的历史文化而奔走,继续完成原来的诸多计划并且与七种病魔抗争20余年。毛公,已然成为一种精神符号,激励着更多的人负重前行。2025年6月19日,96岁高龄的毛公去世。悲痛,已经属于我们。元辰先生,依然精神矍铄地在文学之海中冲浪,无数次重启激活儿子的文学之光。愿多情的文字,抚平人间的伤口,温暖我们的内心。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22 17:28 |只看该作者
读文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22 22:53 |只看该作者
不敢看。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23 11:29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23 11:32 |只看该作者

元辰兄是“失独”。
每每读他他的追思深怀,泪水满脸。
不说计生之恶。老天爷也瞎眼睛。
他扶植文学新人,常常令我感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