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人天生就活在理想主义里面,他们可能沉寂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意境,满脑子向往的是诗和远方,欣赏的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追求人世间完美的制度和大德君子。而现实主义呢,只活在现实里面,他们考虑的是今天过得好一些,怎么多赚几桶金,信奉人生在世,饮食男女。对于朋友,意气相投就行。人生,不过是一种群体之间的平衡。没什么什么完美的制度,只有合适的制度,存在即是合理,不合理自然被现实淘汰,所以只要跟着现实的脚步走就是了。
好吧,我想我就是后者。因为我活在现实中,所以能看懂《红楼梦》,但是永远无法共情。因为我满脑子想的是:大观园里面的女人,在中国哪个时代比起其他女性的平均水平,都不知道要超越了多少,还不满意?还那么多唧唧歪歪的矫情,那就活该伴随四大家族的解体而凋零。作者活在荒唐言辛酸泪里面,所以落魄潦倒。你看看人家活在现实里面的八旗子弟,大清亡了,身份变了,却在努力的适应时代变迁,很多人最后还是活得不错。人生,不是你去安排的,是老天去安排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凄美爱情,我是欣赏不来的,主要还是不能共情。我只能共情蒙古人那句名言:女人的屁股是男人的天堂。到底是先有性后有情,还是先有情后有性?我觉得是前者,或者说在有性的时候也大概能掂量出情会有多少?对于婚姻生活,对于理想主义就是一句:有情人终成眷属就完了?婚后两人还会有婚前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吗?我觉得不会。海誓山盟越夸张,婚后生活落差会越大。我觉得对于媳妇,能把她养胖,她还爱笑爱说话就是感情的完美了,子孙满堂则是人生的美满了,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一说八百里秦淮风月,理想主义者第一想到的是:浪漫。可是我想到的是:南国胭脂,北国佳丽,扬州瘦马,大同婆姨......。当然,乘舟夜游秦淮河上,有佳人抚琴在侧,品佳肴,尝美酒,对月而歌,持壶携醉,那种感觉应该也是不错,不过呢,是锦上添花,对,锦上添花!
我出生寒门,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本来享受人生,好生活需要奋斗而来。理想主义者愿意用大志向激励自己努力,我是恰恰相反。努力就是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修炼,努力时尽量追逐最高要求,结果随缘即可,是我的跑不了,不是我的强求不到。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别扯淡了,辛苦、努力和幸福需要统一化,而不是对立化。要活在当下,对于明天,一切随缘!谁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这辈子我听过的最智慧的话就是:到哪山砍哪柴!
自己有多大能力,就享受多少的幸福。一切美好的东西:房子、票子、车子、妹子,没必要说是俗物而不喜欢,但是也不强求。一切还是随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