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日本人性格的名著《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作品。她认为:人的行为受文化制约,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日本的文化特点造就了它们的民族性格。作者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性格,并进一步分析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这类研究当然也适用于中国,文化积淀越久的国家,形成的民族性格特点越突出。
现实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他们可以驯服的当美国人的狗,为占领日本的美国大兵建专玩本国女人的红灯区,但又绝不会为当年对亚洲的暴行道歉。他们能毕恭毕敬的服从更强帝国的霸凌和压迫;但又对更弱的民族毫不手软……为啥会这样?按正常逻辑,一个坏蛋欺负你,你应该去反抗坏蛋才对;而日本的逻辑是,既然打不过坏蛋,那就老老实实的向坏蛋献媚、认怂,然后去欺负更弱小的群体,向他们索取利益,“补偿”自己被欺负的损失。这就是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发明的“补偿论”。
《补偿论》思想被日本明治政府奉为最高国策,也成了后来日本人非常不招人待见的主要原因。因为补偿论背离基本人性。再说个身边的例子,比如老鹰,尽管他和大帝、老特八佰杆子打不着,但只要人家强,他就舔,不问对错。如果老鹰家村委会给他发个红箍套袖子上,他立刻就敢去鱼肉乡里,猥亵村妇。在他的意识中,舔村官屁股付出的代价要在更弱者身上找补回来。根据《补偿论》的推论,凡是靠溜须拍马上位的官员,大多都会变本加厉的向下索取。所以花花没当上院长,不必耿耿于怀哈。保留你幼儿园的童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