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牧 于 2025-9-21 11:15 编辑
小说活动我们都是参与者,自然会有写手和评委的设置,有了写手和评委就有了树的基本枝干,场边观众就是拉拉队,是更加郁郁葱葱的枝叶,写手和评委是必要条件,啦啦队的观众就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决定了活动的丰满和趣味。仅此,请容许本人作为六星形象代表为观众的热情和参与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可爱的你们才是本次活动的灵魂,谢谢你们。
为此我特意准备了小礼品,女士是香奈儿手提包一只,男士为浪琴名匠手表一枚。凡活动参与达五个回帖的亲们截图凭身份证找版主组领取,款式色样随机发放无可挑选请理解,数量充足,请保持好秩序。
本人在此次活动中发挥了引领作用,积极写贴,热情回帖,作为树干的功能性,尽我判断力和能力之所及地身心投入,唯恐活动走向批私斗修的荒唐,开历史倒车重回四人帮。所以,严防死守,对个别反动分子脱裤拉屎的无德行为即时制止,按地上掐住七寸使其不好动弹,维系着活动继续良性开展。所以,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有某威严矗立负重前行。
反动分子其一就是评委组的芳源老同志,评委就是个预演角色,完成评委功能才能称其为评委,与活动是同频的。可芳源同志的功能发挥就是脱裤子放屁,声称不看就评,即使看了也是看一小段的标点符号。不拔高评委的重要性,只作为活动普通角色来看,如果把评论当作修人形的历练,完成了才得以成人,很明显,芳源同志没有完成评委的职责,是不够资格当个人的。
基于此,同为芳源家人的铁皮和有贤都从侧面给予了委婉地批评。同为小说发烧友,高下立判。
论职责芳源是这次活动的败笔和污点,论参与芳源同志更是经历了一次失败的人品试炼。写小说总有故事原型思维,或看了几本小说,自己就模仿借鉴,加以润色予以发表。譬如<等待铜管乐队>我问豆包是否借鉴其他小说的叙事框架?豆包罗列了五篇小说告知与其有一定相似度。分别是<紫阳花日记><美国丽人><婚姻故事><漫长的告别>和<革命之路>。
当然,不能诋毁芳源就照搬了这些作品的叙事框架,但对于浸淫小说界的人物来说,难免会借鉴其灵感,加以改编就“独立创作”了。况且中年危机是何等普遍的现象,改编起来有无穷的素材可供润色。思想性贫瘠,古板通俗的芳源借鉴起来就游刃有余了,况且要说烂大街,中年危机的题材才是随处可见,可供简单入手的好烂片。
抄袭文本是可耻的,借鉴灵感比抄袭更为无耻,改编润色就成了自己的创意,或许对于常年工作忙碌无法获取机锋灵感的小说家而言,想要露脸倒是成了迫于无奈的不二选择。
小说活动有人说不过是为了汇聚小说爱好者,我深以为然。某建议后续此类活动需著名原创首发,否则ai润色借鉴工具和借鉴创意一样毫无公平可言了,有此建议,本着让爱好纯粹起来的朴素愿望。
这是本次活动不周到的地方,代活动方为诟病有ai和旧贴充数而满腹牢骚的看客致歉,争取后续活动完善。
最后,承蒙厚爱,不小心成了活动的焦点人物,想低调都不给机会,得罪了谁在此行个注目礼,望你雅量,别学芳源那斯记恨骂人就好。
我们都要成长进步,进步的路上更免不了贪求愉悦,评论或者点评以提供愉悦的情绪价值为基石的话,小说活动更能凸显出美好来,那些恶评和管见如果也能收一收,为人方面就文明一大步,愿我们都做文明人。
文明人,气自华,如我这般会越来越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