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古人智慧今人解(七)
查看: 13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人智慧今人解(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3 09: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简单地说,象棋的杀法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因为它是棋子、位置、战术和思路的无限组合。我们无法用一个确切的数字来概括。

不过,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来理解和归类这些杀法,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 按基本杀法(基础杀型)分类
这是指由特定棋子组合构成的、最基础的致命攻击模式。掌握这些是学习象棋的必修课。

白脸将(对面笑): 将(帅)和对方的将(帅)中间没有棋子,利用其他棋子(如车、兵)直接攻击获胜。

卧槽马: 马跳到对方底象(相)的位置,同时将军,限制老将的活动。

挂角马: 马跳到对方士角(九宫的四个角之一)将军,常与车或炮配合。

八角马(定将马): 马与对方老将形成田字格对角,将老将定死在某个位置,然后用其他子力将死。

钓鱼马: 马的位置控制着对方老将前进的两个点(如象眼位置),常配合车兵进攻。

高钓马(侧面虎): 马在对方三·七路卒的位置,与老将形成侧面攻击,威力巨大。

马后炮: 马在将军的同时,马后面有炮做炮架,形成双重攻击,老将无法同时避开。

重炮(双杯献酒): 两个炮在同一条直线上,前炮当炮架,后炮将军,老将无法移动。

天地炮: 一个炮在中路牵制(天炮),一个炮在底线牵制(地炮),配合其他子力(如车)破士象取胜。

夹车炮: 双炮与车聚集在一侧,通过交替将军,形成无法阻挡的连续攻击。

铁门栓: 炮镇中路,用车或兵直接攻击无士象保护的将门。

大刀剜心: 在对方士象全的情况下,用兵或车强行杀中心士,突破防线。

双车错: 两个车从不同线路(通常是直线和横线)交替将军,老将无处可逃。

三子归边: 车、马、炮等三个进攻子力集中在一侧,对对方老将形成围攻。

二、 按战术手段分类
这类杀法强调的是实现“将死”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战术技巧。

弃子攻杀: 主动牺牲强子(车、马、炮)来撕开对方的防线,为其他子力创造杀棋机会。这是最精彩、最激烈的杀法。

抽将: 在将军的同时,吃掉对方的重要棋子(如车),是获取物质优势并逼近杀局的常用手段。

引离: 通过威胁或强制手段,把对方关键防御子力(如守肋道的士、象)引开,暴露老将。

吸引: 将对方的老将吸引到不利位置,便于己方子力进行围剿。

堵塞: 通过送子等方式,堵塞对方老将的逃跑路线或士象的联络。

三、 按进攻方向和局面形态分类
侧面攻杀: 主攻方向不在中路,而在对方的侧翼(三路或七路),常用“侧面虎”等杀法。

中路突破: 集中火力从中路进攻,常与“铁门栓”、“大刀剜心”等结合。

空心炮杀法: 炮在中路,但对方中兵已失,老将直接暴露在炮火下,威胁巨大。

海底捞月: 残局中,车炮对单车的一种经典胜法,炮在底线发挥作用。

总结
对于初学者,建议首先熟练掌握“基本杀法”(如马后炮、重炮、卧槽马等)。这些是构成所有复杂杀局的“积木”。

在实战中,杀法通常是多种基本杀型和战术手段的组合。一盘精彩的杀局可能同时包含“弃子”、“引离”战术,并最终以“马后炮”的形态结束。

所以,与其纠结于有多少种,不如去多欣赏名局,多练习残局,逐步培养你的攻杀感觉和计算能力。当你能在棋盘上看到这些杀法模式时,你的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23 09:33 |只看该作者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深度,充满了东方哲学思辨!直接将“阴阳”概念应用于象棋杀法,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严格来说,象棋理论本身并没有“阴阳杀法”的官方分类。但如果我们用道家“阴阳”的哲学思想来解读和划分,那么完全可以,而且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象棋的内在规律。

核心思路是:阳代表直接、显露、刚猛;阴代表间接、隐蔽、柔韧。 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划分:

属“阳”的杀法(刚猛直接,攻势显露)
这类杀法的特点是力量外放,路线清晰,攻击目标明确,如同正面的雷霆一击。

典型代表:

重炮杀: 双炮在同一条直线上叠加火力,力量刚猛,无可阻挡。

双车错杀: 两个车从纵横两个方向交替将军,以绝对的火力碾压,简单粗暴。

铁门栓杀: 炮镇中路,用车或兵直插“将门”,攻势堂堂正正,对方却难以化解。

白脸将杀: 利用“将帅不能照面”的规则,进行最直接的攻击,是规则之力与子力结合的直观体现。

“阳”的特性:

力量感强:多依靠车、炮等远程强子。

路线直接:攻击往往在直线或横线上进行,一目了然。

以力取胜:常出现在子力占优时,依靠物质力量强行突破。

属“阴”的杀法(巧妙迂回,杀机暗藏)
这类杀法的特点是意图隐蔽,路线曲折,善于利用规则和阵型弱点,如同暗处的致命一击。

典型代表:

卧槽马/挂角马杀: 马的走法曲折跳跃,“走日字”,攻击点往往出其不意,绕过正面防线。

马后炮杀: 马和炮的组合,一个定位,一个远程打击,配合精妙,是典型的“组合技”,杀机隐藏在两步之后。

闷宫杀: 利用对方子力(特别是士象)堵塞自家老将出路而造成的杀局,是“借敌之力,制敌之命”的极致体现,非常巧妙。

大胆穿心杀: 牺牲一个子(如车)强行吃掉中心士,从而撕开看似坚固的防线。这体现了“阴”的牺牲与转化,用小的代价换取全局的胜利。

“阴”的特性:

技巧性强:多依靠马、兵(卒)等走法灵活的子力。

意图隐蔽:真正的杀招往往藏在铺垫之后,不易被察觉。

以巧取胜:善于利用规则、阵型缺陷和战术组合(如弃子、引离),四两拨千斤。

阴阳相生,不可分割
更重要的是,象棋的最高境界在于阴阳结合,而非孤立使用。

“阳”为体,“阴”为用: 强大的子力(阳)是实施精妙构思(阴)的基础。没有强子的支撑,很多巧妙的杀法无法实现。

“阴”为策,“阳”为果: 一系列隐蔽的迂回、弃子(阴),最终都是为了创造出那一下直接的、致命的攻击(阳)。

动态转化: 一盘棋中,攻势常在阴阳之间转化。可能先用“阳”的猛攻制造压力,迫使对方露出破绽,再用“阴”的巧招一击制胜;也可能先用“阴”的战术削弱对方,最后用“阳”的暴力手段结束战斗。

结论:

用阴阳来划分象棋杀法,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硬性标准,而是一种理解棋理的高维视角。它告诉我们,象棋的艺术在于刚柔并济、明暗交替、直曲结合。最高明的杀局,必然是阴阳平衡、相辅相成的产物,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以,您的这个思考角度非常棒!它让象棋不再仅仅是技艺的较量,更上升为一种哲学的实践。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10-1 04:28 |只看该作者
为了让这个知识体系更完整,我为您在每一类中补充一些关键要点和典型图例特征,方便您记忆和运用。

单子杀法
这类杀法凸显了象棋规则和子力特性的巧妙运用。

白脸将

关键:双方将帅必须在无子遮挡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子力(车、兵等)进行将军。这是规则杀。

图例:红方车在二路线,黑将在4路,红帅在五路,中间无任何棋子。

闷宫/闷杀

关键:利用对方士、象或自己的其他棋子堵塞将(帅)的横向出路,然后用炮在原始位置进行将军。

图例:红炮在底线将军,黑将无法左右移动(通常被自己的士象或红方子力堵住)。

双子配合杀法
这是攻杀的核心,体现了子力配合的几何美感。

马类

卧槽马:马在对方三·九(3·9)或七·九(7·9)位将军,控制将门,是车、炮的最佳搭档。

挂角马:马在对方四·八(4·8)或六·八(6·8)位将军,常借助车、帅(占中)或炮的力量。

钓鱼马:马在对方三·八(3·8)或七·八(7·8)位,控制将门及中路,威力巨大。

高钓马(侧面虎):马在对方三·七(3·7)或七·七(7·7)位,在侧翼形成绝杀之势。

八角马:马与将形成田字格对角,定住老将,使其无法动弹,再由其他子力将死。

炮类

重炮:双炮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炮作架,一炮将军,令老将无处可逃。

空头炮:炮在中路,与对方老将之间无子,虽不直接将军,但配合车、马等子力,能产生毁灭性打击。

车类

双车错:双车交替将军,利用车直线控制的特性,让老将疲于奔命,最终无路可走。

车炮抽杀:车在炮前,通过将军“抽垫”的机会,调整车或炮的位置,实现连续攻击或得子。

马炮组合

马后炮:马在将军的同时,为炮充当炮架,封锁将的直线逃跑路线。这是最经典的组合杀法之一。

多子联合杀法
这通常是中局搏杀的高潮,是多种基本杀型的组合运用。

天地炮:一炮镇中(天炮),一炮沉底(地炮),牵制中线和底线的士象,使对方防线动弹不得,最后由车或其他子力完成最后一击。

夹车炮:双炮一车在侧翼(通常在二路或八路)通过连续将军,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攻势,是极强的连杀技巧。

三子归边:这是一个战术理念,指将车、马、炮等三个进攻强子集中在一翼, against 对方孤零零的老将,常常能形成以上任何一种杀法。

铁门栓:炮镇中路,车(或兵)牢牢控制将门(四、六路肋道),在对方缺士或士象不全时,是极其凶狠的杀着。

大刀剜心:在中路有炮牵制的情况下,舍车(或兵)强行杀掉中士,彻底摧毁九宫防线,惨烈而有效。用兵杀士则称为 “小刀剜心”。

总结:
您的这个分类法是学习和记忆杀法的最佳路径。建议先熟练掌握每一种基本杀型的最终杀棋图形,然后在实战中尝试去组合运用。当您能在棋盘上轻松认出这些“图案”时,您的攻杀能力必将大大提高。

这就像学习词汇(基本杀型)和语法(战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写出华丽的篇章(精彩的棋局)。您已经拥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词汇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10-1 04:31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非常高级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象棋战略思想的核心。杀法本身是工具,但选择哪种杀法,往往由棋局的先后手态势决定。

简单来说:

先手棋 追求的是 “主导权” ,通过持续施压,将微小的先机扩大为胜势。其杀法多为主动构造型。

后手棋 追求的是 “反击权” ,通过防御、等待和诱敌,抓住对手的失误扭转局面。其杀法多为反击利用型。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

一、 先手棋的典型杀法与思路
先手方拥有行棋的主动权,战略目标是扩大先手,保持主动,最终形成绝杀。

中路突破型杀法

典型杀法:铁门栓、大刀剜心、重炮。

思路:先手方(如中炮开局)从中路发起主攻,通过盘头马、直横车等战术,强行撕开对方防线。这类杀法攻势猛烈,路线直接,体现了先手方“以我为主”的进攻思想。

比喻:就像战场上的正面主力决战,依靠强大的兵力(子力优势)和阵型(中路控制)碾压对手。

侧翼急攻型杀法

典型杀法:夹车炮、三子归边。

思路:先手方通过弃子、运子等手段,将多个强子迅速集结于一翼,对对方防御薄弱的老将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部优势,进行闪电战般的打击。

比喻:如同闪电战或侧翼奇袭,在对手布防完成前,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速决战。

控制型杀法

典型杀法:空头炮。

思路:这本身不是直接的杀法,但却是先手方才能建立和维持的“战略杀势”。当中路空头炮架设成功后,先手方可以利用其巨大的牵制力,从容地调动子力,从各个方向发动组合攻击。

比喻:如同占领了制空权,可以随时随地对地面目标(对方老将)进行毁灭性打击。

先手杀法的核心思想: “我设计,我执行”。杀棋的路线和模式,是由先手方主动规划和创造的。

二、 后手棋的典型杀法与思路
后手方开局阶段处于守势,战略目标是化解对方先手,寻求均势,并捕捉反击机会。

反击型杀法

典型杀法:卧槽马、挂角马、马后炮、天地炮。

思路:后手方在防御先手方中路攻势时(如屏风马对抗中炮),阵型中往往蕴藏着反击的火力。当先手方进攻过猛,子力失衡时,后手方利用已方活跃的马、炮,迅速切入对方空虚的侧翼或底线,完成反杀。

比喻:如同防守反击或诱敌深入。故意露出破绽,待对方全军压上、后防空虚时,用一记精准的“右勾拳”(如卧槽马)击中对手要害。

利用型杀法

典型杀法:闷宫杀。

思路:这是后手方最经典的“陷阱杀法”。它常常发生在先手方急于进攻,自堵将门(比如为了进攻而撑起羊角士)的情况下。后手方抓住这个瞬间,沉底炮一击制胜。

比喻:如同借力打力。利用对手自己的力量(自己堵住自己的路)来打败他。

困毙型杀法

思路:这更多是一种局面,而非特定杀型。后手方在取得反先优势后,可能并不急于将军,而是通过步步紧逼,压缩对方子力的活动空间,最终使对方无子可动(困毙)或有子动则被将死。

比喻:如同围城或笼中斗,不急于强攻,而是慢慢收紧包围圈,让对手在绝望中窒息。

后手杀法的核心思想: “你犯错,我惩罚”。杀棋的机会,往往是对手在进攻中暴露出的破绽所赐予的。

总结与辩证关系
特征        先手棋玩法        后手棋玩法
战略核心        主导与扩张        反击与转化
典型杀法        铁门栓、夹车炮、重炮        卧槽马、闷宫、马后炮
进攻路线        多为正面(中路)或强力侧翼        多为侧翼、底线,出其不意
心理态势        主动构造杀局        等待并利用对手的失误
重要提示: 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一盘棋是动态的,先手和后手在不断转换。

一个先手攻势被瓦解后,主动权就可能转移到后手方手中。

一个精妙的弃子,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先手,即使它是后手方走出的。

许多杀法(如双车错、白脸将)是“通用”的,不分先后手,谁掌握了局面主动权,谁就能运用它。

因此,理解杀法的先后手属性,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战略逻辑:是先发制人的碾压,还是后发制人的致命一击?掌握了这一点,你的棋艺就将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10-1 04:31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非常高级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象棋战略思想的核心。杀法本身是工具,但选择哪种杀法,往往由棋局的先后手态势决定。

简单来说:

先手棋 追求的是 “主导权” ,通过持续施压,将微小的先机扩大为胜势。其杀法多为主动构造型。

后手棋 追求的是 “反击权” ,通过防御、等待和诱敌,抓住对手的失误扭转局面。其杀法多为反击利用型。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

一、 先手棋的典型杀法与思路
先手方拥有行棋的主动权,战略目标是扩大先手,保持主动,最终形成绝杀。

中路突破型杀法

典型杀法:铁门栓、大刀剜心、重炮。

思路:先手方(如中炮开局)从中路发起主攻,通过盘头马、直横车等战术,强行撕开对方防线。这类杀法攻势猛烈,路线直接,体现了先手方“以我为主”的进攻思想。

比喻:就像战场上的正面主力决战,依靠强大的兵力(子力优势)和阵型(中路控制)碾压对手。

侧翼急攻型杀法

典型杀法:夹车炮、三子归边。

思路:先手方通过弃子、运子等手段,将多个强子迅速集结于一翼,对对方防御薄弱的老将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部优势,进行闪电战般的打击。

比喻:如同闪电战或侧翼奇袭,在对手布防完成前,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速决战。

控制型杀法

典型杀法:空头炮。

思路:这本身不是直接的杀法,但却是先手方才能建立和维持的“战略杀势”。当中路空头炮架设成功后,先手方可以利用其巨大的牵制力,从容地调动子力,从各个方向发动组合攻击。

比喻:如同占领了制空权,可以随时随地对地面目标(对方老将)进行毁灭性打击。

先手杀法的核心思想: “我设计,我执行”。杀棋的路线和模式,是由先手方主动规划和创造的。

二、 后手棋的典型杀法与思路
后手方开局阶段处于守势,战略目标是化解对方先手,寻求均势,并捕捉反击机会。

反击型杀法

典型杀法:卧槽马、挂角马、马后炮、天地炮。

思路:后手方在防御先手方中路攻势时(如屏风马对抗中炮),阵型中往往蕴藏着反击的火力。当先手方进攻过猛,子力失衡时,后手方利用已方活跃的马、炮,迅速切入对方空虚的侧翼或底线,完成反杀。

比喻:如同防守反击或诱敌深入。故意露出破绽,待对方全军压上、后防空虚时,用一记精准的“右勾拳”(如卧槽马)击中对手要害。

利用型杀法

典型杀法:闷宫杀。

思路:这是后手方最经典的“陷阱杀法”。它常常发生在先手方急于进攻,自堵将门(比如为了进攻而撑起羊角士)的情况下。后手方抓住这个瞬间,沉底炮一击制胜。

比喻:如同借力打力。利用对手自己的力量(自己堵住自己的路)来打败他。

困毙型杀法

思路:这更多是一种局面,而非特定杀型。后手方在取得反先优势后,可能并不急于将军,而是通过步步紧逼,压缩对方子力的活动空间,最终使对方无子可动(困毙)或有子动则被将死。

比喻:如同围城或笼中斗,不急于强攻,而是慢慢收紧包围圈,让对手在绝望中窒息。

后手杀法的核心思想: “你犯错,我惩罚”。杀棋的机会,往往是对手在进攻中暴露出的破绽所赐予的。

总结与辩证关系
特征        先手棋玩法        后手棋玩法
战略核心        主导与扩张        反击与转化
典型杀法        铁门栓、夹车炮、重炮        卧槽马、闷宫、马后炮
进攻路线        多为正面(中路)或强力侧翼        多为侧翼、底线,出其不意
心理态势        主动构造杀局        等待并利用对手的失误
重要提示: 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一盘棋是动态的,先手和后手在不断转换。

一个先手攻势被瓦解后,主动权就可能转移到后手方手中。

一个精妙的弃子,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先手,即使它是后手方走出的。

许多杀法(如双车错、白脸将)是“通用”的,不分先后手,谁掌握了局面主动权,谁就能运用它。

因此,理解杀法的先后手属性,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战略逻辑:是先发制人的碾压,还是后发制人的致命一击?掌握了这一点,你的棋艺就将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10-1 04:32 |只看该作者
您这个问题问到了象棋战略的精髓所在。任何强大的进攻,其威力都源于其结构的特定性,而漏洞就藏在这种特定性之中。

所谓杀法的“漏洞”,并不是指杀法本身有错,而是指执行这种杀法所需满足的条件,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对手的破解之道,正是针对这些条件和代价而来。

下面我们来逐一剖析这些先手杀法的固有漏洞:

一、 中路突破型杀法(铁门栓、大刀剜心、重炮)
核心漏洞:子力结构僵硬,侧翼与后方空虚。

依赖绝对的中路控制:

“铁门栓”和“大刀剜心”极度依赖中炮的威慑。一旦中炮被对方通过兑子、驱赶(如用马蹬炮)或弃子反扑等方式拔掉,整个进攻体系就瞬间瓦解。

破解之道:对手会不惜代价地攻击你的中炮。例如,用屏风马进炮逐炮,或弃马打破中相(象),都是常见手段。

进攻子力投入过深,后方脱节:

为了在中路形成兵力优势,车、马、兵等主力会前赴后继地投入中线战斗。这必然导致另一侧翼和己方主将区域的防守力量薄弱。

破解之道:对手不会在你的预设战场(中路)硬拼,而是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他会利用你子力堆积在一侧的时间差,在另一翼快速出车、跃马,对你的空虚侧翼进行反制。你的“正面主力决战”很可能换来的是自家的“后院起火”。

阵型缺乏灵活性:

这种强攻思路往往需要固定的阵型支撑(如中路连环马、霸王车),变化相对较少。有经验的对手对此类套路的研究非常深入,早有准备好的布局陷阱和应对方案。

总结:中路强攻如同一记猛烈的直拳,力量大但破绽也大。对手可以通过格挡(化解中炮)或侧身闪避同时出拳(侧翼反击)来应对。

二、 侧翼急攻型杀法(夹车炮、三子归边)
核心漏洞:战略目标单一,资源分配失衡。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将几乎所有进攻子力集中于一侧,是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策略。如果攻击未能奏效,这些子力会挤在一起,效率低下,且难以迅速回防。

破解之道:对手只需要在受攻侧集结必要的防守子力(例如一车一马一士一象),进行顽强防守,拖延你的进攻速度。同时,他另一翼的车炮可以轻松摧毁你空虚的另一侧。你的“闪电战”一旦变成“持久战”,败局已定。

对防守方的子力位置要求苛刻:

“三子归边”的杀棋,往往需要对方的老将恰好暴露在你攻击的方向上。如果对手老将位置安全,或有土象全的坚固防守,你的归边子力将无处下口。

破解之道:有经验的棋手在察觉到你的侧翼集结意图时,会提前调整老将位置(如上将),并加固该侧的防御工事,让你的重拳打在棉花上。

极易被“兑子”化解:

进攻方在侧翼的子力密度高,防守方可以通过强制性兑子来简化局面。比如,用你的车兑掉他的车,用你的马兑掉他的马。每兑换掉一个主力,你的攻势就减弱一分,直到威胁完全消失。

总结:侧翼急攻如同军事上的奇袭,成功则速胜,失败则因兵力分散而导致全局崩溃。它的漏洞在于其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三、 控制型杀法(空头炮)
核心漏洞:威慑大于实质,需要后续手段支撑。

它本身不构成杀棋:

这是“空头炮”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漏洞。它只是一个强大的态势,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剑还没有落下来。

破解之道:对手不会坐以待毙。他会疯狂地驱赶或兑掉你的空头炮。常见手段有:拱兵赶炮、飞象隔炮、跃马咬炮,甚至弃子强行拆毁炮架。只要你保不住空头炮,之前为获得它而付出的代价(比如弃子)就付诸东流。

维持空头炮需要持续投入:

为了保住这个战略优势,你可能不得不走一些“停着”或防守的棋,这反而会丧失先手主动权。你从“设计者”变成了“守护者”,攻守易形。

可能诱导出错误的进攻选择:

拥有空头炮的一方容易产生“胜势在手”的心理,从而走出过分的、急于求成的棋,反而被对方利用。

总结:空头炮如同一个昂贵的战略项目,它本身不产生利润(将死对方),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子力来维护),如果项目最终无法投产(形成杀棋),公司(棋局)就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总论
先手杀法的所有这些漏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矛盾:资源是有限的。

当你把过多的资源(子力、步数、战略注意力)投入到一种特定的进攻模式中时,你必然在其他领域付出代价。高水平的对手,正是通过破坏你的进攻必要条件(如中炮、空头炮)、利用你的资源分配不均(侧翼空虚)、以及通过兑子简化局面来让你付出的代价显现出来,从而破解你的杀法。

因此,最强大的进攻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博,而是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始终保持阵型的协调与子力的联络,让对手在防御你的“阳杀”时,没有机会施展他的“阴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