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镇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红军长征途中,曾两次到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北上的伟大战略决策,被誉为长征“加油站”。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
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哈达铺;25日红二方面军六军进驻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到10月4日,相继北上。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街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红军长征途中一、二、四方面军陆续驻扎于此,被誉为“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哈达铺红军街是一条清末民初时代的老街,历史风貌保存完好,全长约1500米,路面平均宽度5.6米,老街两侧分布着大约300多家保存完整的店铺,此地作为“保留遗址原貌最多的红军街道””,得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之最)权威认证。
哈达铺古称“哈达川”, 明代设“铺”,即为古之驿站。历史上哈达铺一带就盛产中药材,是周边药材集散地,逐渐形成这条繁华兴隆的老街。红军长征进驻哈达铺老街,许多药铺就成为红军的办公地点,现保留有有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周恩来住过的“同善社”,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邮政代办所”、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张家大院”等五处旧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