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渝都浪子 于 2025-3-13 14:43 编辑
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最后远离乡村。细细一算,自己在乡村的时光不过才20年光景。
但不可否认,或许正是这份历程,却成就着记忆深处无法抹去的迹印。在流浪异乡的日子里,不经意的一回味,那片土地给予我的浓浓情感与美好记忆,注定难以忘却。 一、乡村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革,曾经熟悉的村落,如今变得萧条冷清;曾经热闹的院子,如今寂静无声唯有老人影;昔日屋前院后梯田层层稻花香,如今变得荒芜杂草丛生。城镇化的兴起,打工潮的流行,多少所谓的农村人渐渐变成城里人。
如今乡村再也找不到儿时那般鸡犬之声相闻,顽童无邪欢笑,屋顶炊烟袅袅,邻里之间围坐闲聊,更不用说稻花香里说丰年。仿佛儿时那美好的乡村画景,永远只能在记忆深处打捞,而每一次的翻启,却又是万般的感叹与滋味。
每次回老家,心情永远是愉悦的。虽然我知道老家于我而言,寻不到儿时般的画面了,但那片土地还是倍感亲切与熟悉的。
而每一次回老家的日子,仿佛都是一次劳动改造,房前屋后进行一些修理与完善。把屋后排水沟淤泥进行清理,再买来水泥、沙子、碎石砌成水沟;屋后杂草地打理出来,种上花草果树,搬来石板铺成层层台阶,再围上竹栏独立成空间,俨然所谓的“后花园”;老屋旧了、破了,就买来材料添砖加瓦修缮如初……
我知道,老家于我而言,可能仅仅是填写档案时要写到的一个名字而已。因为,我不可能再回老家居住,它于我此后的行走历程,不过就是一个驿站;抑或,记忆里的一个烙印。
我修缮与打理老屋,仅仅是为了让这“家”保存久一点,让心中的那个熟悉的“影像”更清晰一点,让在某个时候,我回家还能精准对焦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