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目一看,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肯定以为要讲人生大道理。其实,信仰、鸡汤这些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比如我现在就喜欢喝粥,过去特别喜欢喝汤,觉得味道浓鲜,粥比较平淡。年龄渐长,忽然喜欢熬粥了。喜欢喝汤,喜欢喝粥,没有对错。如果非要说“鸡汤”能治病救人,要药物和医生干嘛?再说远一点,要公检法干嘛?
现在特别流行信佛,对信仰这事不妄言,但一直觉得其实最大的佛就是自己的父母长辈,天天烧香拜佛去五台山普陀寺,捐钱捐物的真诚毫无疑问值得肯定。但转念一想,对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做到了?佛如果有眼,看你对他比对自己父母都虔诚,早请示晚汇报,内心高兴之外是不是也有些许内疚:我让你向善可没让你对我比对你爹娘都要照顾的好哦。
有个同事那时天天给我普法,烦躁的我不行,还得赔笑脸。后来有一件事情发生了,一个异地的同事犯了一个小错误,她竟然在开会时候,直接点名说事让老板开了她。我在她面部狰狞扭曲的肌肉恢复平静慷慨发言完毕余音绕梁的时候,高声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从此再不见她和我谈佛。
说了半天,该回到正题了。
误会,误会这事说起来真难,有的误会你还能解释,也许还有解释的机会,这样的误会反而能增加感情和友谊。但有些误会你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据说最潇洒的报复就是无视,最无情的打击就是缄默。冷处理其实是一种残忍无情的惩罚,根据牛顿力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时相同的,可是还要考虑一个关键处:力大小相同,可是作用点不同,感受能一样吗?
一个哥们就深受其害,有次喝酒的时候诉说了委屈。处于恋情懵懂之中的人敏感是必然的,他在和他的朋友相处的时候,两人虽未明言,但内心都有情愫都有感觉。公共场所大家一起工作,与其他异性同事有接触也是必然,这哥们爱写情诗,结果写出来放其他同事桌子上了,更严重的是内容和他所处的朋友完全无关,这让他敏感的朋友已经处于崩溃暴走边缘了。可惜的是,这哥们心还大,无意中又连续做了几件和其他女同事工作上接触密切的事情,他那个敏感的朋友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大的发了一次火,之后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了,视若路人,完全是两个世界了。
虽然不是居委会老大妈,也不是妇联工作者,但人生经验丰富有必要让我做一件善事。听他诉说的时候脑海里构思了一些画面,结论是这小子真情还有就是心有点大。出于友谊和理性分析,更出于促成一段佳话,递给他两勺鸡汤:
如果真喜欢她,立即表现出你的诚意和行动,她会回来的;
如果你做了她还是计较,献出你的一个膝盖,同时手上执一朵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