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岁月留痕】文哥文叔他,说了假话不
查看: 15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岁月留痕】文哥文叔他,说了假话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3-13 16: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3-13 16:34 编辑

原题《文革干将”戚本禹:虽然被打倒,但我跟毛主席仍然是心连心的》

雨露看历史
2025-03-11 14:32河南

1976年9月9日,我在监狱里得知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当时我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

一代伟人,他一生战胜了多少强敌,可他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仍然经常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只是人民的小学生。

他享有无比崇高的威望并握有至髙无上的权力,可他从未为自己和家人谋过特殊的利益。

他一心只想着如何巩固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和怎样让人民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思想深邃,聪明睿智,目光远大;他的理论造诣和文化功底极其深厚,这些不仅在他同时代的人中,无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就是几千年的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其匹。

他在七十多岁高龄的时候,为了防止执政以后的共产党,从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革命党,重新变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发动并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他发动和支持了最底层的人民群众起来,要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敢造“走资派”的反。不用说,他此举必然会受到党内那些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一心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的反对。而另外一些看起来是拥护他的,并且当年都是跟随他一起起来造反的人,由于自己地位的改变,如今他们对那些响应他的号召又起来造反的群众是一万个看不惯。
。“文革干将”戚本禹:虽然被打倒,但我跟毛主席仍然是心连心的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 ... 6743706533512289%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3-13 16:1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3-13 16: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3-13 16:31 编辑


记得刚解放不久,我就来到毛主席身边为他处理群众来信。当时江南地区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苏州等,有大量的一般城市职员和工人失业,造成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上海最严重,工人还有上吊自杀的。不少失业的市民、工人走投无路,就给毛主席写信反映失业造成他们生活疾苦,有的还直接要求给他们找工作。

上海有位女工,姓周,来信说解放了她怎么怎么高兴,但是工厂关闭了,她失业了,没有钱买米,小孩子没有吃的,她只好去卖身。她什么都写,她说她实在不愿意,可又没有办法。

我看到这封信心里很难受,马上转呈给了主席。主席批了信,还在“卖淫”等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字眼下面划了道道。看到那些道道,我都能感受到主席也是心情很沉重。

主席批示要上海市委解决这个妇女的困难,并要上海市委研究解决失业问题。可说实在的,当时的上海市委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因为这种事情太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3-13 16:16 |只看该作者
路线不同最后造成对人的攻击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3-13 16: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当时对群众来信反映的失业、生活疾苦等问题感触最深,因为我的父亲当时在上海的报关行工作,他的老板逃跑了,报关行关闭了,他也失业了,我家里陷入了水深火热,三天只吃两顿饭,妹妹饿得哇哇叫。

那时,组织规定我们的任何来信,包括家书,都要先经田家英看。他看了我父母给我的来信,知道我家的困难后,就从他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五十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三百元,大约是我那时三个月的津贴。当时我们是供给制),让我寄回家去。

我不要,他坚持要给。他怕我忘了,还要我把寄出的时间都要告诉他。

家里收到钱非常高兴,我也一直都对田家英心存感念(文革初批斗田家英,我不积极,我心里同情他,结果被指斥犯了“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错误。这是后话)。

那时大家都相信毛主席、共产党有办法,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所以我们越是加班加点,处理的信件越多,解决的问题越多,群众来信就越多,我们处理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来信增加的速度。那信就像小山一样堆起来了。

这不是坏事,说明群众对毛主席、对共产党越来越信任了——对你失望了,人家就不给你写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3-13 16: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琢磨,这样一件件送不行,一件件解决也不行,应该给主席一个报告,讲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各地来了多少信?都反映什么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反映某一个问题的信不是一件,而是很多件,而且各地都没解决的办法!这些都要让主席知道。

于是,我就把失业工人的信拿来、把农民的信拿来、把其他什么人的信都拿来,综合在一起,把主要问题摆出,把统计数字搞准,写了一个关于市民和工人失业的专题报告。

田家英看了说,写得不错,我们送上去,这一封信顶几百封信,主席就不用看几百封信了。

田家英没改几个字就送上去了,用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报告”的名目。用这个名目给主席写报告,一般是年终报告,不是专题报告。我起草的这份关于失业问题的专题报告,恐怕是建国以来中办开先河的一次。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3-13 16: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报告送上去以后,我就分分秒秒期望着主席能看到这个报告,晚上做梦都在期待。果不其然,第二天主席就批下来了。送上去是下午,我估计主席是晚上看了批的。报告是用大字写的,主席把批语写在报告上,密密麻麻,大意是:


周总理,失业问题如此严重,要认真解决,不是个别解决,马上把这个信印发给所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立即开会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失业工人没饭吃的要当即给予救济。我们胜利了,不能让人民群众遭受痛苦。


其实,总理当时掌握的情况比谁都多,比主席也多,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一直没给主席汇报。主席批了以后,总理马上就通知全国,起草文件,找人调查,全国开会。

各地一看中央要重视了,都实话实说反映情况了。由于给主席的报告是我起草的,总理要我去参加会议,到各个小组去旁听。

在小组里,我听到的会上反映的情况,比群众来信上写的还严重。但那时国家没多少钱,救济金也不多,工厂好多也不生产,解决起来很难。会议提出几个办法来,其中一个办法是说,不论怎样,我们要把这些工人安排到工厂去,不论私营工厂、公家企业,安插进去,不让他们在外面,确保安定,哪怕一个人的工作两个人来做。

这个讨论方案周总理汇报给主席后,主席很赞成、很欣赏。主席说出来的话是:


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让每一个工人都有一份工资。工人还是要按时上班,没有工作就学习,今天你工作我学习,明天我工作你学习;或者上午工作,或者下午学习,轮流。在工厂,没文化的学文化,没技术的学技术,让老工人教技术,让有文化的职员教工人识字。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3-13 1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人对这个办法提出疑问,说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工资怎么开?

毛主席说,工人该拿多少工资就给多少,做半天工作也给他工资,不能把现有工人的工资拿出来分给失业工人,而是减少国家开支,厉行节约,把国家的办公用费减一半,有的工程没办法先停下来,有些要做的事情慢慢做,想尽一切办法,把能节省的节省下来。军费也得节省,军费开支很大,大量裁减军费,例行节约。


主席号令,全国照做。节约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秘书室能走路去办的事就走路去,本来有个吉普车,也不常开了,节省油费,田家英有时候都得坐公共汽车去办事,我们更没有车子坐了;办公,一张纸要用好几遍,先用铅笔写,再用毛笔写,正面用了用反面,用得不能再用了才作废。中共中央办公厅用的信封是用报纸叠的,报纸看完以后,两层折叠成一个信封,把作废的办公用纸,半边还能用的,撕下来,贴在信封上,下面盖一个图章。

别看信封、办公用纸不起眼,全国一起行动,也节省不少钱,其他大额开销一紧缩,节省下来的数字就不得了。军队也一样,节约了多少钱,军委报告给主席,主席还表扬他们呢。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关到解放军,都来支援失业工人。会议开过两个月后,方案都落实了,问题也迎刃而解,许多失业的人重新有了工作。我父亲也在一家药厂找到工作了(当然,后来经济形势好转后,再“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就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浮于事。这是另一个问题,要根据新的形势用新的办法去解决)。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3-13 1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通过这件事,我亲身体会到了什么叫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英明不是像一些人说的是吹出来的。这个问题就摆在那里,那么多中央委员,包括总理、刘少奇、朱总司令,都同情工人,怎么没有一个人主动去想法解决?最后还是我们这些小秘书把情况反映到主席这里来了,主席批示了才重视起来,才去想法子解决?还果然就解决了!

而且主席当时还特别指示,连国民党的留用人员也都要给饭吃,不能饿死一个(三年困难时期主席再一次地提出了这个口号。所以当时好多地方的群众就拿这个口号当武器,来和当地的官僚主义作斗争,反对浮夸后不知改错的干部)。

2008年全球发生经济危机,德国也是通过减少在职人口的工作时间,通过“二个人的饭三个人吃”的办法,最早在西方国家从危机中走出来了。德国人是不是把毛主席当年的发明学去了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3-13 16: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1951年,江苏、江西好些地方有农民来信反映血吸虫问题,说我们分到了土地、翻了身,可血吸虫还是要我们的命。有的信还附着大肚子的照片。

主席看到我们呈送的信,马上作出批示,要求收集详细情况,考虑一并解决。各地方政府接到主席批示后,马上把当地的情况汇报上来,那些材料比群众来信反映的要具体和全面,那时地方政府不隐瞒这事,因为他们自己解决不了,希望中央帮助解决。

主席看了汇报就指示卫生部组织最好的专家下去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敦促我们经常打电话给卫生部询问进展。


血吸虫危害农民健康尽人皆知,可从来没有人重视并解决过,毛主席调动人民群众和卫生专家,群策群力,苦战几年,终于把它解决了。

我听林克说,1958年毛主席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像个小孩,手舞足蹈,一夜无眠。当时,他就在主席身边。主席就是那天写了那首著名的“送瘟神”的诗: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主席加的附注说: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这和林克跟我说的情形是一致的。我后来还听总理说过,主席让给下乡的医生专家都发了奖金,感谢他们为农村人民群众做的好事。


我总的体会是,毛主席对各界来信都很看重,又特别重视工人、农民反映情况和要求解决困难的来信。我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毛主席是真心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关心普通老百姓的疾苦!

我之所以一生崇拜毛主席,在秦城被关了18年也不改,到老了还是不改!就是因为毛主席是真关心为老百姓的。周总理也关心,但我感到他总不如毛主席那样关心。当年的政务院比我们秘书室知道的东西多,可是毛主席知情并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先有秘书室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汇报上去才发生的。


从为毛主席处理群众来信这个时期开始,我就觉得,我跟主席是心连心的。我不知道有没有心灵感应这回事,我原来始終相信唯物主义。现在想,心也是有能量的,也许会有感应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3-13 16: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重新掌权之后,我在秦城监狱,忽然一天感到我母亲病得厉害,我是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的,对母亲的感情很深,我預感到母亲可能病重了,要离开人世了,就向中央打报告,请党中央开恩,批准我跟母亲见一面。他们没有开恩,晩上我就梦见我母亲死了,第二天我嚎淘大哭。我打小就不为什么难事哭,在监狱也从来不哭的,那天却突然就哭起来了。

1986年我出獄后,看我母亲死时的照片,跟我梦见的好像一模一样。我无语了。我一个17岁就加入地下党出生入死干革命的人,一点小小的人道主义要求都被拒绝了。自那以后,我就有点相信心灵感应了。我想它可能是像磁场一样的一种波动,波浪会散发出去,而这种波浪就跟电视机一样,有各自的频道,当两个频道频率一样就能彼此接收到。

我在文革中被打倒,相信是得到毛主席点头的。从1966年的5月16日起,毛主席就号召全国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工农群众和干部起来造修正主义的反、造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反。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文革小组是起了极大的作用的。没有中央文革小组的实际支持,北京和全国各地的造反派早就被压制下去了,不可能像后来那样迅速的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3-13 16: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1967年上海的一月革命,由群众自下而上起来的夺权运动,文革运动发展到了新阶段,使得党内的各种矛盾空前地尖锐起来。毛主席及时地提出了要由军队、干部和群众实行“三结合”,建立革命委员会这样巴黎公社式的新政权。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1967年武汉发生的“七二〇事件”正是这种矛盾和斗争的突出的反映。


亲历了武汉“七二〇事件”之后,毛主席的战略指导思想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在建立革命新秩序的过程中,从依靠造反派、团结大多数的方针,到提出实行革命的“大联合”的方针。

对于主席的这个战略思想上的转变,不仅“王、关、戚”的认识不足,就是江青、康生和陈伯达的认识也同样没有跟上主席的思想。所以我们仍然和以前一样,实行依靠支持造反派的方针。甚至还在1967年8月1日的《红旗》杂志社论中,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这样的错误口号,实际上是严重干扰了毛主席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战略部署。


在王力、关锋被隔离审查之后,我就处在矛盾的焦点上了。因为张春桥、姚文元他们当时的主要工作在上海,而上海的文革运动又是毛主席亲自过问和领导的。于是我就无形中成了各地造反派向中央反映自己要求的主要渠道。整天为他们所受到的打压鸣不平。所以我想,毛主席同意对我进行隔离审查,不可能只是出于一时一事的误会和误判,而是形势所造成的。


我想起了斯大林说过的,当历史车轮在转弯的时候,总有人要被从车上甩出去的。我大概也是这样的被历史车轮甩出去的人吧!然而即使如此,也没有动摇我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目标的追求和对忠诚毛主席继续革命思想的信念。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3-13 16: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戚本禹临终揭秘:总算知道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1966年8月18日,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群众大会”,毛主席等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原毛主席秘书、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办公厅代主任和《红旗》杂志副主编戚本禹,有一次回忆当年在天安门劝毛主席休息的场面令人感动。

2013年4月2日,我和江根德同志一起去拜访了戚本禹。

在谈话中,戚本禹回忆了在天安门城楼上他和毛主席的一段谈话。通过这段谈话,我们可以更好地明白毛主席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八次接见红w兵。

戚本禹说,看到毛主席接见红w兵很辛苦,一天要站八九个小时,而且全国的红卫兵到北京,要解决住宿和吃饭,国家不仅要花费很多钱,而且要选派大量服务人员,开支很大。

眼看天渐渐冷了,大家有尽快停止接见的想法。别人不敢说,我年轻胆大,有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趁主席暂时在休息室休息的机会,向主席进言,说主席一天站这样长的时间,身体受不了,劝主席停止接见红w兵。

于是,毛主席向我讲了他为什么要接见红w兵的良苦用心。

毛主席说,我不怕累,我就是要想让更多的孩子见到我,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希望。将来,我不在了,有人要搞修正主义,就是现在在广场上见到我的孩子们当中,会有人记着我对他们的希望,记着我说的要反对修正主义,要敢于实行对修正主义造反有理。我多见一群孩子,多站一会,就多一份希望,这是很有意义的。

毛主席接着说,我有这样的经验。当年,搞国共合作,开代表大会,我到会了,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对我很器重,让我担负了重要的工作,还让我在大会上作报告,而那时我很年轻。孙先生这样器重我,我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孙先生不在了,但他讲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时时刻刻记在心里,记了一辈子,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我今天见见孩子们,也是希望他们记着要继续革命,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所以,这是一件大事。

毛主席讲完这些话,熄掉手中的烟,站起来说,看孩子们去。

听戚本禹讲述这段往事,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我说,我是1966年9月15日接受毛主席接见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至今还活在我心里。

戚本禹说,是啊,你就是毛主席说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孩子们中的一个,你没有忘记主席的教导和希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不辜负主席的希望。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3-13 16:31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3-13 16:16
路线不同最后造成对人的攻击

谢谢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3-13 16:35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3-13 16:16
路线不同最后造成对人的攻击

链接不支持。
因此服从版主的管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3-13 16: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3-13 16:35
链接不支持。
因此服从版主的管理。

建议以后少发关于本朝历代皇王将相的点名式帖子,风向不是很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