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只羊 于 2023-8-13 11:53 编辑
谁都没有比谁生活得容易。只是有的人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而有的人,默默地咬牙,逼自己学会坚强
——题记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少,即少年,川即四川;
老,即老者,蜀即蜀国(主指四川)。
据说蜀国商代就有了,但最出名当属三国时期,那时势力范围很大。
如现在的四川、重庆、贵州、青海部分、云南等等都属于它的管辖范围。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221年,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263年被魏所灭,始于刘备,终于刘禅,历经二帝,共四十三年。
少不入川是指:少年时应当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坚定者会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源于此地四季分明、风景如画、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川味美食,关键还盛产美女。
老不出蜀
宜人的气候、是适合生活和居住的休闲之地,再说,老年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情怀,生养之地,故土难离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我,很幸运地出生在这座上帝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城市,四季沐歌。
打小父母便希望我在这座城市健康长大,毕业后能有份舒适的工作,结婚成家,相夫教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
波及到企事业单位,打破了以往传统的“铁饭碗”,裁减富裕人员,各单位的编制逐渐减少,更多的人将面临机遇与挑战。
半辈子未走出家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们打破了传统的生活理念,怀揣着梦想背井离乡,卧薪尝胆。
广东,是很多人梦开始的地方,而深圳,更是很多人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地方。据官方统计,广东是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最多的少省份,深圳,成了广东人口最多的城市。
民以食为天
一群外来人烩出了南北相间的味道,南方菜品里有着北方菜品的豪迈,而北方菜品点缀着南方菜式的细腻,东西南北,互通有无。
靠山而居也能吃到鲜美海味,以海为生也能吃到山珍美味,但想要吃到正宗的地方味道,那你得不远千里才行。
不同地方气候,食用人群,厨师会因地制宜地调节食材比例。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丰富的食材资源在厨师精心研发与制作中成就一桌桌饕餮之宴。
“食在广东”
广东属于沿海地区,以海鲜为主,讲究原汁原味,他们喜早茶,下午茶,茶是配品,各种精致的小吃才是主角,小吃属于岭南风味,成熟的方法大致分四种:蒸、煎、煮、炸,花式品种居多,老少皆宜。不同的人对喝茶的含义各不相同。
老年人喝茶,就好比四川人一天两场麻将,是一种习惯,在享用中谈古论今,图的就是一个乐;
年轻人喝茶,是洽谈工作的一个契机,他们能巧妙地把生活与工作揉和在一起。
南方的气候是固执的,有种拽住季节不撒手的感觉,并不像歌里唱的: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当北方人都穿成“熊”时,他们还能穿着短袖招摇过市;
当北方人都烤成“热狗”时,它依然保持着不变的温度。
招商引资引来大批大、中、小企业,相继入驻,但也引来几百万流动人口在此寻梦,那些年在深圳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它的治安。
简单估算,周围的朋友没被抢被偷过的简直凤毛麟角。还好,鉴于本人当时食不果腹,才幸免于此。
那时几百万人口的深圳,即使再加几倍的警察,治安也不可能好到哪去。偶尔,你会看见一群“忘命之人”与一群“亡命之徒”不期而遇。
如今的深圳:10人中就有一个是义工,注册志愿者125万,几乎每10人中就有一名,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车站、敬老院、图书馆、公园、医院等已经形成了一种城市文化。
看今日,深圳有着飞跃的变化,尽管物价高、节奏快、竞争大,少了牛鬼蛇神,多了人情冷暖,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这个优胜劣汰,剩者为王的城市,那些早早来到深圳,最终却梦想折戟,一事无成。
当被迫离开的时才最终跟命运妥协,黯然撤出这个暗流涌动的城市。
深圳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它的平均年龄始终徘徊在25-35岁之间。
一批新的年轻人涌入,一批旧的中老年人离开了,这个流动性特别大的城市,用这种方式维持了年龄的“平衡”。
如果你能在深圳这个地方,成为立足20年以上的“剩者”,本身就是千里挑一的精英。
女人来了深圳,是女汉子;
男人来了深圳,就是钢铁侠。
一批中年人踏上离途的:失业、房价、子女教育、医疗……这些让是让他们倍感沉重的关键词。
因此,深圳的“剩者”,毫无疑问也是这座城市的“胜者”。
他们在“深漂”这个HARD模式的游戏里,一路打怪通关,坚持到了最后,终于成为了高级别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