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2|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菩提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30 06: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菩提偈

惠能〔唐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
菩提总是空,元梦幻所有。
佛性兀清净,一尘不染中。
……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
身乃菩提本,心如玉镜台。
心明皎秋月,晶莹何湛涟。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菩萨深似海,净性无觅还。
本来无一物,世人影渺幻。
……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菩提只是本心,不必外面攀援。
依此顿悟修行,西边慧明彼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30 06: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作。

菩提偈

惠能 〔唐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30 06: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
心里本来就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释
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这个问题,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引起长期争论。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华严宗更把“有情”众生的佛性与“非情”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玄:佛教术语,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信心铭》:“不识玄者,徒劳念佛。”对于佛教徒来说,通晓玄机,是至关重要的。
西方:佛教术语,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过去,佛教徒认为:东方日出,是万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才是万物终归之处。因此,传统的教义都认定佛教徒要以西方(或称西天)为其归宿。惠能的这个观点,实是对西方“净土”的否定,为“顿悟”成佛提供了理论根据。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30 0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误解,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郭朋认为:“《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三节又说:“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论根据。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30 0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30 06: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俗姓卢 ,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30 06: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30 09:09 |只看该作者
还根据这个菩提偈写过一篇文字呢~~~问好梅花!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30 09: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株断草 发表于 2023-1-30 09:09
还根据这个菩提偈写过一篇文字呢~~~问好梅花!

一株早有研究,发一个看看……^_^
欢迎一株!早上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30 09:17 |只看该作者

发过

本帖最后由 一株断草 于 2023-1-30 09:36 编辑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30 09:14
一株早有研究,发一个看看……^_^
欢迎一株!早上好

我找找看,还是很早以前的旧作,不知发过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30 09: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株断草 发表于 2023-1-30 09:17
我找找看,还是很早以前的旧作,不知法国没有~~~

去法国找?还是上德国?……^_^
太辛苦就算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30 09:37 |只看该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30 09:22
去法国找?还是上德国?……^_^
太辛苦就算了

哈哈,错字呀发过不是法国也不是德国,你还真逗!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30 10: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株断草 发表于 2023-1-30 09:37
哈哈,错字呀发过不是法国也不是德国,你还真逗!

逗趣玩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30 15:27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30 15: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1-30 15:27
长知识了

哈哈,欢迎老友!下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30 15:41 |只看该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30 15:34
哈哈,欢迎老友!下午好

哈哈哈,我回来了。接受熏陶和学习。沾沾文气。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30 15: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1-30 15:41
哈哈哈,我回来了。接受熏陶和学习。沾沾文气。

祝老友万事顺意……^_^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30 15:57 |只看该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30 15:53
祝老友万事顺意……^_^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30 19:51 |只看该作者
菩提只是本心,不必外面攀援。
依此顿悟修行,西边慧明彼岸。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30 21: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1-30 15:57
谢谢!

晚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1-30 21: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23-1-30 19:51
菩提只是本心,不必外面攀援。
依此顿悟修行,西边慧明彼岸。

是这样的……^_^
欢迎眉珊!天天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