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陶陶然然 于 2020-11-14 09:27 编辑
文斌,色氏家族的创始人之一,作品以杂文和哲思型的散文为主,偶尔也写小说。风骨嶙峋,文字刚硬。显而易见,他受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大家影响极深,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亲炙较少,故而长于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却不擅长从微观上感应世界。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他对重大题材的认同,对社会中下层的关注,对所谓“小资情调”的敬谢不敏。“大”不代表“伟大”,他在以上两方面的偏好,导致其作品的优势和缺陷都一样鲜明。 看到这一点的人不少,比如这次特邀的这位文斌二十年的知交。他对文斌有清醒的认识,对其创作历程了如指掌,写来亦庄亦谐,别开生面,很能切中要害。
我和文斌是二十几年的老友,大学毕业以后他说他要开始写作,我当时很诧异,在看了几篇试笔后,更不知要说什么好。他的句子读来如此生硬,让我怀疑他不是一个中国人——当然,我知道他是受了翻译小说的影响。 在阅读他的文章的时候,我看到一种变化:开始时,文章里夹杂着很多他自己的感情,那是一种主观的视角,这种视角对作者是一种围困,精神或者情感上的围困。这是初学写作的人常犯的毛病。他会尽量去挖掘自己的苦恼和不幸,或者全心全意去描写自己不成型的见解。但是后来,文斌发现了这个误区,对策是他把自己抛弃了,转而关怀身外的世界。这是一个进步。就他自己而言,他找到了更多的题材,虽然笔调仍然幼嫩,但在幼嫩的笔调中,能透射出一种深刻——也许只是一种渴望的深刻。但这个大方向是不错的。 于是有一点,我便不能够否认,就是他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性。他是那样热爱思考,希望把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看得通透,同时努力把思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想为这个时代作一幅“浮世绘”,达到“天涯若比邻”的广大亲切。他确实是努力这样做的,尽管做得不是很好。 在他的小说《稻草人》里,他描写了一个寂寞的大学生,因为远离家乡,生活在城市里,活得像个机器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去酒吧买醉,见到一个心仪的陪酒姑娘,但因感觉生活的层次不同,倍感苦恼,狂饮而醉。文斌在文中写道:“我们都是社会经济的牺牲品,为了我们向往的坟墓干杯。”这是他对为了金钱失去人性的的批判。小说的女主人公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一男一女折射了现代人在大环境中的无力和心灵的挣扎,因而具有某种普遍性。可惜笔力不够,语焉不详,以致有些读者把它当成了一个爱情故事。 文斌的笔触,更多地指向弱势群体:乞丐,算命者,骗子,无力自救的小孩。其中《路遇乞丐》分三段来描写了他在路上所遇见的各种乞丐,整体看来,无非是为了表达他的一种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并且珍惜在生的缘分。但是其中有一种矛盾,是关于道德的理解。他觉得他自己在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有炫耀他道德良好的迹象。这当然不是他的本意,却不折不扣是一种下意识。文斌对此反省的结果是《关于施舍的哲学》。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杂文。该文详尽地揭示了他为什么要施舍,并对施舍的心理做了层层剥离。大概没有人注意到这些文章之间的联系,可是这联系确实存在。 说到“联系”,《解读命运》最是令人信服。其对生活中种种事物的起缘瓜葛,顺藤摸瓜,缕清线索,三言两语间即把繁琐的世相理出了头绪。《一只黑皮包》指明这个世界有一条中轴线,悲喜的交替,尊卑的置换,都仅仅是外界对心灵的干扰。它和《解读命运》一样,体现出作者透过现相,化繁为简的清晰思路。但哲学原是从世间万物中寻规律,文学却是把规律散落到世间万物。文斌思辩能力愈强,离文学本体愈远。同样的问题,在第一流的大师手里,或者能够摸索到一个两全的方法,在文斌那里,却就成为一个症结。 文斌迟迟没有动笔去勾勒他理想中的“重要”的作品,在我看来是件遗憾的事。长期以来,他只是零零碎碎的做些社会速写,捕捉得很敏锐,描写得很实在,穿插其中的思想也颇可一观,但始终不成系统。《地下通道的一个上午》和《好大的雨》固然写出了冷酷的现实,也倾泄出内心的温情,用一种爱的力量来触摸寒冷的世界,但仍是吉光片羽,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这与他的“哲学化”的思维不无关系。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我不大愿意谈论文斌的词句,那等于拿着方便面来分析它的营养成分。他的大多数故事,也如坏了的椅子,散着袈。有人评论他的小说有骨无肉,这个评论可算精辟。他笔下一些人物,基本上没有性格,对话写得极差。他似乎不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完成文学作品的。创作之前,他含有表达某种思想的意愿,写完之后,他自己就忘记了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先行必然对作品的生动造成伤害。假设要读完他一万字的小说,也就无异于从一加一开始,一直加到一万。是相加,不是连缀。 但是文斌并不固步自封,在他较后期的散文和小说中,他开始注意协调思想与艺术。一旦注意到这一点,他从前的开放的情怀,便不再拖后腿,反而成了独有的优势——贴近生活的文艺作品是太少了!《生活的担当者》宛然换了一副手眼,热肠不减,力度依旧,但情节本身有感人的力量,主人公也丰满可信。“文、哲之争”隐隐流露出解决的可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文斌的成功当可预见。 在文斌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总能读到一份哲理和一颗善良的心。这不是凭空飞来的。大学前后近十年光阴,他从基督教、佛教、弗洛伊德那里取得了不少滋养,兼且融会贯通,整合进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他对我罗列的几十个书目,我大部分仅闻其名,有几本则听都没有听过。文斌现在的文章,远远达不到他心目中的要求,不过以其现在的勤奋和往日的文化储备,我总倾向于认为他将来会有真正的成就。 我相信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