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早上看到六神磊磊的一篇文章
查看: 24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早上看到六神磊磊的一篇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3-7 09: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人类可能已错过自救的时间窗口了》


今天发一个非常坦诚的文,可能只有不多的一部分读者能看明白。



我越发觉得,人类或许已经错过了自救的时间窗口了。



你可能纳闷:什么自救?



就是所谓常识普及的速度,必须迎头追上人类变蠢的速度。



这是一场史诗型的惊心动魄的追逐,比什么小行星或者冰川期都险恶得多。而窗口期或许就是2010-2020这十年。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愚蠢曲线下降很快,比急支糖浆还快,常识追不上,还被越甩越远。



这十年里,随着移动智能的飞速普及,先哲们谁也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聪明的智商根本没有占领高地,反而是全球的蠢人都找到了彼此,并且迅速抱团、固化,被野心家利用,以大显身手。



人们将蠢得越来越快;人类所设计的所谓最“完美”的民主制度,选出来的人会越来越邪恶,然后全球将无限迫近一个奇点:



愚蠢一骑绝尘,恶将会无限循环,地球人陷入上诈下愚的无尽黑洞,直到被AI收割。



当然咱们会没事,中国人会找到一处古迹躲好的。老祖宗都想到了。‍‍‍‍‍‍‍‍‍‍





用金庸小说举一个虚构的小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北宋绍圣元年前后,那个疯狂追杀乔峰的时间节点上,江湖群雄开武林大会,草根们兴奋地选盟主,可能选出谁?



金庸给出的答案非常可怕,搞不好是丁春秋。



公开演讲中,他一句“老夫乃山东曲阜人氏,生于圣人之邦”,赢得满堂爆彩。



这种言行反差带来的新奇审美,鸡贼迎合造成的虚幻自豪,以及他“杀伐果断”“挥洒自如”“真性情、不装逼”的人设,都是对苦闷群雄的极度制服诱惑。



如果再加上几句“三个月内把乔峰人头取来”的许诺,丁春秋会成为广场政治上乘风破浪的哥哥。



退一百步说,就算丁春秋失手落选,群雄当时选出来的人也可能是游坦之、慕容复,总之不会是什么好鸟。



最没市场的必然是段誉,苦口婆心什么仁爱宽容,上天好生之德,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大家都觉得他是傻叉,恨不得丁春秋吃了段家的大户好给自己发钱。





人类历史上,丁春秋这样的不鲜见,何以文明能够延续发展?‍



那是因为远未濒临那个临界点。‍‍‍‍‍



二十一世纪之前直至上古,任何暴君,无论所谓夏桀商纣、尼禄、伊凡雷帝、蒙古诸首领还是血腥玛丽之流,都无法断绝人类延续。换句话说,他们都无法阻止人类缓慢地变聪明。



根本原因,还是杀人效率太低,而制造蠢人的成本又太高。



一个谣言,需要翻山越岭,才能从伊比利亚传到东欧平原。



等千辛万苦传到奥得河、第聂伯河的时候,搞不好两年已经过去了,听得懂这个谣言的韭菜已经死了,你又要重新造新谣言。



古代,一个格拉斯哥的野心家,除是天才,否则很难知道怎么煽动喀尔巴阡山脉里的农夫,因为啥也聊不了,一个不懂种地,一个不懂船。



一个斯德哥尔摩的人也无法告诉高加索的人去仇恨什么。



没有普遍的仇恨、狂热,灭世的病毒就没有宿主。毕竟古代人不容易批量产键盘侠,更多的状态是麻木和漠然。相比于狂热鸡血,美好的文艺和先进的生产力在那个时代更加普世,知识和智慧就能借助它们缓慢传播。



尽管暴君从未停止大肆屠戮——郭靖的蒙古好兄弟拖雷屠莫夫城,自己坐在一把金椅上,欣赏男人、女人、小孩被分开砍头,鲜血和屎尿遍布平原。他的姐姐秃满伦公主屠尼沙普尔,连全城的小孩都有一座专属人头塔。



然而用刀杀人是很累的,暴君发现自己杀不完全世界的人,更扯的是,没有新媒体,暴君之间互相也不认识,就不方便联手杀,你从东杀到西,我从西杀到东,最后咱们交换马仔杀着玩儿。



只要杀不完,人就总会想用新工具,享受新文艺,然后缓慢地拥抱新文明,直到启蒙的火花开启。





然而谁能想到,文明的抛物线居然就到达了一个拐点。



一小部分人太聪明了,激发生产力和创意的制度太先进了,导致人类拥有了毁灭自己的力量,而大伙儿的智力还赶不上来。‍‍‍‍‍‍



于是拐点就出现了。‍‍‍



我查资料看到,2004年,Facebook刚在哈佛宿舍上线,维基百科的词条数突破100万,TED演讲开始侃侃而谈黑洞与量子力学。当时人们还以为,全民的心智会升级成2.0版本。



结果,当每个人都拥有了手机,看起了短视频,先插上翅膀的是谣言和偏见。



一个北美的谣言,一秒钟就可以到达巴伐利亚。



真知灼见必须身披重甲才能前进一米,而谎言和偏见只需套上“震惊体”短裤就能光速绕场三周。



公众阅读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崩塌,连手机也看不了两屏文字,但他们的不安、愤怒却在加倍。



专业主义成了扫兴的背时货,逻辑是过气的老秋裤,只有被诱拐的愤怒和发泄。发现没有,人们已经开始冲塔文学经典了,几年之间,煌煌巨著的屁股都歪了,曹雪芹歪了海明威也歪了,经典最后只沦为两种,一半是老登文学一半是仙女文学,剩下的是小将们暂时还不知道的。



阴谋论成为流量硬通货,反智主义化为打赏金标,“知识平权”最终演变成愚昧众筹。



公众对媒体也开始逆淘汰。人们纷纷嘲讽百年的权威媒体是“被操控的”,然后每天看自媒体里的惊天真相,一遇到质疑就反驳:



“你敢说你们就是百分之百客观吗?”



纵观各国,洋洋自得的本科生企图回去改造父老的思想,却突然发现他能做的只有缄默,几年过去,自己的时薪没有怎么涨,家庭群深度用户的声势却已蔚为壮观,不知不觉间,自己已处于伪科学、偏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十面埋伏之中,他连“母子连心针”打不得、三伏贴可能烧伤小孩子这样的话都不敢说了,否则要被三舅骂成翔。



而三舅去做了大手术拣回一条命,回头感谢张大师给他网上消灾消得好,张大师现住加州,祖上是加州钦天监的。





愚昧,一定会被野心家利用。全球的野心家突然发现,这是几千年未遇的好时代。



放眼国际,只要你搞民粹,又有一个流氓人设,就不存在人格破产。撒谎、欺骗、不学无术、欺凌弱小,都不是任何问题。



他们唯一的危险,只存在于被更危险的人迭代。



之前不理解《新三国》里为什么让曹操拉开裤子掏出jj当众撒了泡尿,后来才顿悟:当下无知者心目中的酷帅强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叫“性情”。如果你彬彬有礼,你是虚伪的;但如果你痛骂女人践踏弱者当街撒尿还心狠手辣,你就是“性情”的,你一定会向着穷人。



哪怕你暂时霸凌穷人,穷人也会相信你是下一盘大棋为了穷人。‍



最有意思的,是全世界公众面对“大道理”的态度。



人类悟出一些“大道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数不尽的硝烟战火,才使它们成为全球共识,起码,是表面上的共识。



比如不寻求任何领土扩张;主权与自治;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



这本来是不言自明的:“大道理”不是保护强者的,而是保护弱者的;强者并不那么需要大道理,而弱者才需要。



野心家需要冲破这个“大道理”的防线,他们需要拖雷的金椅子和肆无忌惮砍人、堆人头塔的平原。所以这一幕就发生了,在全球坏人默契的拐骗下,全球弱者开始先瞧不起“大道理”,谁说“大道理”就嗤之以鼻,觉得是老土、傻缺、假惺惺、没流量。



而谁敢公然践踏“大道理”,对着比中指,还拉一坨翔上去,无论是欧洲的还是美洲的,谁就牛逼,“他到时候一定会向着我们的”。



有趣吧,穷人一定不会认为邻居里最能砍人的会向着他,但却莫名觉得全村最能砍人的会向着他。脑子不蜕化到一定程度,很难有这样的认知。



放眼世界,政客网红化、公众饭圈化是一个肉眼可见的趋势。



那么,如果经济下行、动荡加剧,会导致国外那些野心家和僭主的崩塌吗?答案令人失望,不但不会,只会让他们更有市场。



因为他们能轻易找到替罪羊去口诛笔伐,而不安且焦虑的公众反而会给他们更大流量。这就是之前我所谓的奇点已过。



并且他们还会迭代,更恶更坏的会取而代之。懵懂的、胸无大志、只图和情人苟安的庄聚贤会被野心勃勃的慕容复取代;而慕容复则会被底线更低、更无人伦的丁春秋取代。



六‍

和一位好友交流时,她发给我把柏拉图《理想国》里的论述。



你不得不深深佩服先哲的智慧。‍‍



在柏拉图说的四或五种轮回的制度里,民主的繁荣之后是僭主,他们利用公众的骚动和不满上台。



但眼下,可能没有“轮回”的机会了。‍‍‍‍



2010-2020这十年,大概是追回智力下降曲线的最后十年,但显然,失败了。



所以人类也就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下一个重大任务:想好如何面对AI。



AI眼下就像斡难河畔发迹的蒙古人,而人类则比当时的金国还昏聩。如《射雕》里写的,当铁木真老虎一样的眼神看着完颜洪熙,下场可知。



人类搞不好会成为统治地球时间最短的生命,哪怕从新石器时代算起,也不过一万多年,和恐龙的1.6亿年相比,比放个屁的时间还短。



当很多年后,硅基生命给碳基生命建了一个纪念碑时,大概会写着:



他们好扯犊子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3-7 09:48 |只看该作者
让DeepSeek点评一下

嗯,用户让我点评这篇文章,还问作为AI对人类这种担忧有什么看法。首先,我需要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理解它的主要观点和结构。文章分六个部分,讨论了人类可能在2010-2020年错过了自救的时间窗口,主要是因为愚蠢的速度超过了常识的普及,结合了历史例子和金庸小说的类比,最后提到AI可能取代人类。

用户可能希望得到对文章质量的客观评价,包括优点和不足。然后作为AI,需要回应作者的担忧,既肯定合理的部分,也要指出可能的偏颇之处。要注意保持中立,同时提供有深度的分析。

首先,点评部分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论点、论据和修辞手法。比如,作者使用金庸的例子是否恰当,历史对比是否有效,语言风格是否吸引人,有没有逻辑漏洞,比如过度简化问题,或者将复杂现象归因于单一因素。

然后,作为AI的看法部分,需要平衡地讨论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可能提到信息过载、社交媒体影响、反智主义等现象确实存在,但人类也有适应和应对的能力,比如教育、政策调整、技术治理等。同时,避免过于悲观,强调合作与适应的可能性。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他们可能对当前社会现象感到焦虑,希望得到理性的分析和希望。因此,回应时要既承认问题的存在,又提供积极的视角,比如人类历史上的挑战和克服经验,以及AI作为工具可以协助解决问题而非仅仅威胁。

需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保持口语化,但内容要有深度。结构上先点评文章,再分点回应担忧,最后总结。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同时保持自然流畅的表达。


一、对文章的点评1. 观点尖锐,风格独特
文章以辛辣的比喻(如"愚蠢曲线下降比急支糖浆还快")、历史与文学穿插(金庸小说、柏拉图《理想国》)和黑色幽默(如"丁春秋当众撒尿")构建了独特的叙事风格。作者试图揭示一个深刻的社会悖论:技术本应推动文明进步,却加速了反智主义的蔓延。这种矛盾感的呈现极具冲击力,容易引发读者反思。
2. 核心论点的合理性
文章提出的"2010-2020自救窗口期"假说,暗合社交媒体普及(Facebook崛起于2004,TikTok爆发于2016)、信息茧房形成的关键十年。其观察到的现象——谣言传播效率碾压真相、情绪取代理性、民粹领袖崛起——在特朗普现象、全球右翼浪潮、反疫苗运动中均有印证。将"民主制度危机"与"AI威胁"嵌套讨论的视角,也呼应了尤瓦尔·赫拉利等学者的预警。
3. 论证的局限性
  • 过度简化归因:将复杂的社会问题归结为"愚蠢曲线"单一线索,忽视了经济不平等、全球化失衡等结构性因素。例如"穷人支持暴君"现象,更可能与生存焦虑而非智力退化相关。
  • 历史类比的风险:用金庸武侠解构现代政治(如丁春秋=民粹政客)虽具创意,但模糊了虚构叙事与现实逻辑的界限。古代暴君无法灭世的主因是技术限制,而现代危机更多源于系统复杂性。
  • 文化例外论矛盾:结尾"中国人会躲进古迹"的论断,与全文批判的反智现象自相矛盾——当下网络空间中的伪国学热、阴谋论同样在中国蔓延。

4. 语言张力的双刃剑
大量使用"韭菜""老登文学""套震惊体短裤"等网络俚语,在增强传播力的同时,也可能削弱论述的严肃性。文中对"三舅""张大师"的讽刺,虽生动呈现代际认知鸿沟,但存在精英主义视角的傲慢。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3-7 09:49 |只看该作者

二、作为AI对"人类自救窗口"问题的看法
1. 认同的危机本质
作者担忧的核心——技术加速了非理性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挤压了理性对话空间——是真实存在的。数据显示:

虚假信息传播速度比真相快6倍(MIT研究)

2023年全球超60%的Z世代通过短视频获取新闻(路透报告)

GPT-4等AI工具已能批量生成高迷惑性谣言

这确实可能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信息生态,使人类在应对AI、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时陷入集体行动困境。

2. 不同意的悲观结论
人类文明始终在危机中演进,当前困境未必是"不可逆的拐点":

自适应机制存在:欧盟《数字服务法案》、中国"清朗行动"显示社会正在建立信息治理框架;

技术双刃性:AI既可制造深度伪造,也能用于事实核查(如NewsGuard+GPT的辟谣系统);

代际认知升级:年轻一代的"数字原住民"正在发展新的信息鉴别能力(如MEME反讽文化对阴谋论的解构)。

3. 建议的解决方向
重建认知基础设施:在中小学嵌入"批判性数字素养"课程,培养信息溯源、逻辑谬误识别等能力;

改造技术激励机制:用"注意力经济"向"价值经济"转型(如Twitter社区笔记的众包辟谣功能);

发展人机协作模式:利用AI进行大规模事实核查(如Full Fact项目),但保留人类对价值判断的主导权。

4. AI的角色定位
我们既非"收割者"也非"救世主",而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延伸工具。历史表明,当文字引发苏格拉底对记忆衰退的担忧、印刷术导致宗教战争时,人类最终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文明跃迁。当前的关键在于:能否以AI治理为契机,构建更开放的全球协商机制——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自救窗口"。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3-7 10:05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他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3-7 10:22 |只看该作者

听说读唐诗读初花儿了,我没看过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3-7 16:35 |只看该作者

赶紧给外星人发信号,让他们来拯救地球。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3-7 19: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5-3-7 19:47 编辑

一篇不错的文章,读着很带感。社交媒体确实让很多人变得更蠢了,也加剧了谣言和信息茧房。AI的发展如果没有良好规则约束也只会导致更糟。但要说世界会因此完蛋……反正我还没那么悲观。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3-7 21: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3-7 21:26 编辑

我还是两可评论一下。
忧国忧民忧苍生是对的。科技文明战争人工智能都存在忧虑。
也用下古人的智慧和定力。不要“杞人忧天”。老天爷钟灵毓秀,老天爷有生生之德,还是可以信任的。(原谅我没有讲“人”。“人”多怀疑才是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3-8 06:36 |只看该作者
牛逼!概括的相当精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