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孺子歌
查看: 36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孺子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7-4 09: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沧浪之水若雪,拂涤吾胸怀。
沧浪之水劲兮,吾若萍浮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7-4 09: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孺子歌

佚名〔先秦〕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7-4 09: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沧浪江的水清澈哟,可以洗我的冠缨。
沧浪江的水浑浊哟,可以洗我的脚。

注释
沧浪(láng狼):水名,当时指何处有争议,有说《水经注》所记溳水,春秋时又名清发水;有说汉水;...更广为接受的说法是谓指水清澈的样子,并非特指某一江河。
濯(zhuó浊):洗。
缨:结冠的带子,系于冠的两侧,着冠后挽结于颔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7-4 09: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孟子·离娄》中说孔丘曾听到有小孩子唱这首歌,并没有指明在何处听到此歌谣; 广为接受的说法是谓指水清澈的样子,并非特指某一江河。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释:“浪,音郎。沧浪,水名。缨,冠系也”。《楚辞·渔父》写屈原听过渔父唱这首歌,因屈原曾被放汉北。

  就诗的蕴含而言,首先,因为江河之水同洗浴联系起来是在天气和暖之时,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所以这首诗从意象上来说是美的,从情调上来说是轻松的。其次,作为产生在民间的歌谣,似乎同屈原作品中表现出的喜好修洁的思想也不无关系。洗浴和修身,这是至今常被人们联系起来的一对比喻。再次,它表现了一种贴近自然、适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可以说,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基本的思想。

  这首歌说:人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清的时候洗冠缨,浊的时候洗脚。就生活实际而言,水浊自然不便洗冠缨,但清水洗脚,也应更好,脚虽贱,不至于没有在清水中洗一下的资格。所以,这首歌乃是表现着一种人生的哲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首诗中提到“水”,提到“我”,提到水的“清浊”变化,它正是揭示了某种关系。由于其语言的质朴和含蓄,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理解。这里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人同社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楚辞·渔父》中写屈原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独醒”,“众人皆浊”的情况下“独清”,因而遭到放逐。渔父是一个隐者,对事物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所谓“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所以他劝屈原随波逐流,屈原不听,他便唱着这首歌鼓枻而去。渔父是将世事喻为“水”,水之清浊人不能制,但人可以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水所无可奈何的。如果从人同自然的关系上说,掌握规律,为我所用,这是对的。但渔父是以此来表现他无是非、无原则、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这就有问题了,当然也就同屈原那种坚持真理、九死未悔的精神格格不入。

  如果以水喻一个人的品性,以人对清浊有差的水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喻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则这首歌的启迪意义又不相同:只有你“清”,人们才拿来“濯缨”;如果你“浊”,人们就只拿你来“濯足”。故孔子在听到孺子歌这首歌,便对他的学生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作为人生的经验来说,孔子的解释更具积极意义。

  一首诗能够对具有不同阅历、处于不同环境、面临不同问题的人都有启迪,应当是可以不朽的。《孺子歌》正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7-4 09: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7-4 09: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7-4 18:14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还是原诗更自然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7-4 18: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4-7-4 18:14
感觉还是原诗更自然一些。

这个原诗太美了
……^_^
欢迎陶然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7-5 18:52 |只看该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4-7-4 18:51
这个原诗太美了
……^_^
欢迎陶然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7-5 1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4-7-5 18:52

哈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7-7 13:26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4-7-4 09:08
原文。孺子歌

佚名〔先秦〕

这是什么体裁?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7-7 14: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4-7-7 13:26
这是什么体裁?

我也不知道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