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 20
|
左营无大将,段干充先锋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那五 于 2022-5-1 20:26 编辑
网上认识段干教授,也算老夫此生诸多晦气之一。每次大教授找上门来切磋斧技,虽说无不掩面而归,然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驴性,总是令大教授屡败屡战,复又屡战屡败。虽说此次交战结果仍不例外,但毕竟要消耗我老人家宝贵涉黄时间和精力。而且晦气的是,为指导大教授撰写的帖子,很少不免于速朽的宿命。无他,话题本身低端无聊罢了。 这次大教授又跟发现什么新大陆似的,一大早就两眼妖光闪闪,那兴奋劲儿,一点不亚于当年发现“阿罗不可能定理”有足足三个逻辑硬伤的光景。但见教授旗袍岔开,白生生的肢体语言一旦施展起来,真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东扭西歪、曲里拐弯的,果然阵阵妖风,重重酸气。只是读罢不禁再生跳梁老丑之惑:大教授不会真的只是个绰号吧?忘乎所以起来,莫不会博士论文都写成这四不像?大教授或许美滋滋地自以为这就叫文采,叫红袖。不过大教授吃药的时候,可要记得毒副作用:好看好玩的文笔同时也就是大量不必要的水份。就如同本帖开篇这好一通可有可无的废话。尤其大教授每回写给我的这种帖子,思想见识的含金量本来就少得可怜,再这么拉拉杂杂的一通稀释,更加惨不忍睹了。 言归正传,常识还是屁话的问题,本尊原帖其实早于结尾处预设了伏笔: “当然,说《论语》通篇屁话或许有点过了,但话糙理不糙。若有觉得不雅,改成废话、空话也无不可。总之就是很不咋地吧,一部神作倘若翻来覆去都是些空话套话,观者难免会让人产生都是些屁话的厌烦情绪。”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很明确告诉读者,说通篇屁话不过表达一种厌烦情绪,仅仅表示孔子思想和地位的确名不副实。至于是不是真的屁话还是废话或者空话,其实并不重要;或许有一点,或许大部分是,或许全都不是。这一切只能说见仁见智罢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然而好玩的是,处处美名传扬的大教授再次展示了其一贯只会吹毛求疵的浅薄本性,咬文嚼字中吃饱了把屁话真的去理解为“屁话”加以批驳。这一下就硬生生把自己论证成小学生只会挑挑错别字的思维水平,而不是从整体语境中把握原文实质性的观点。当然,这十几年来段干教授干的一直就是这种低级活。可能水平真就这么点,很难再有突破瓶颈的提升吧? 而可笑的是,学佛早已学坏了脑子的@论金,居然也屁颠屁颠跟在教授高跟鞋后狐假虎威,拿哥白尼“日心说”的例子跟《论语》那些常识道德(实际上也只占全书一部分)相提并论,落入段干窠臼不说,逻辑上也妥妥的一大败笔。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独立事物,A如此并不能证明B一定同样如此。这就是著名的“赖尔峡谷”,告诉你不同范畴的事物不能在未经合法有效证明的前提下互相混用。你知道哥白尼当初提出的,只是科学假说而非常识吗?可要是如今也有人跟你一本正经说地球绕着太阳转这种常识,你会觉得他不是在说废话屁话?地球绕太阳的常识本身当然没问题,如今谁都知道。但不适时宜地反复言说这种常识,难道不是废话和屁话?常识本身和对常识的言说,你跟大教授确定自己正确区分了么? 孔丘那个时代,只要人性普世同一的条件不变,那么相应的常识道德自然与生俱来,并不需要孔子格外多说什么,说了也没啥稀奇,更可况还有很多并非常识,而只是老人家的私货。这就难怪其周游列国经常不受待见,大概就因为这些老生常谈说得诸侯厌烦了吧?忘了也不知谁说的?什么孔子那时候的人类刚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出来?知道前五千年到前三千年的仰韶文化吗?知道孔子不止一次赞颂和向往仰韶文化的上古遗风吗?知道孔子对前朝文化的传承吗?所以像 @花若叶 花大妈的比喻,其实正好说反了。不是我“笑话孔子不会骑自行车,不会上网冲浪”,而是张明明之流过于拔高了孔子地位,我不过是稍加还原罢了。 说了半天还是费爷不悔小朋友道出了问题实质,那就是屁话与否的争论其实应该转换为这样一个问题:在那个时代孔子凭借一些各民族都不缺乏的常识道德,是否堪当伟大的哲学家地位?这才是真正实质性而非抠字眼的问题。小费给出的答案是肯定,我则表示否定。理由很简单,孔子不过沾了早生两千年的光而已,这有什么稀奇?有什么伟大深刻之处?无论思想性、原创性还是体系性各方面,都完全无法和柏拉图们比肩,并且孔子言说的这些,既然都是常识,那就谈不上孔子自己的发明,而顶多是个整理编纂的文化工匠罢了。 唉,可怜而可悲的段干教授啊,十几年竟无点滴进步,正如前阵子看到有人在某处跟帖对段干同样表示可惜,我也很替大教授可惜。 不过话说回来,从小身经洗脑教育的大教授,本身资质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老左大本营中那几位强多了。那边也的确无人,唯有大教授一个女流挡在前面。有诗为证: 左营无大将,段干充先锋。 论金折戟处,花叶映血红。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 ||
| ||
| ||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晨牧 于 2022-5-3 10:34 编辑
那五 发表于 2022-5-1 22:04 是这样的。大概十年前吧,忘了不知是在天涯的闲闲书话还是关天茶舍,我们几个老茶客在掐民主自由、哲学经济学话题。不知怎么地话题就转到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好一通的争吵。 这时候,大教授跑过来发主帖嘲笑关天泥神,声称她自己漫不经心之中,一目十行略微扫视了下阿罗定理内容,就一眼看出三个逻辑硬伤来。关天泥神天天哲学和民主什么的装逼扯谈,连这么明显的硬伤都看不出来。 当时小伙伴们听了,都惊呆了。 哈哈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