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余大寒 于 2025-1-2 19:56 编辑
都说,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这句话细品颇佳,然也非绝对。记得大家在形容一个领导有水平的时候,总会说这个领导不带讲稿可以讲三四个小时,却从没有人说这个领导可以沉默三四个小时为能的。学闭嘴不假,但前提是学了三年的话。核武器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口才就是精神上的原子弹。
我有一帮喝茶集会的朋友,从他们身上我也发现很多关于说话的问题。有一个知识面很广的茶友,什么事都能与历史联系起来,历史人物如数家珍,读书也极多,当过老师,所以口才也是有的。但是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上,没有一定的认知。因此也很得罪人。一般别人的隐私是不提为妙的。他却津津乐道私事,甚至当别人面,直言不讳。我就感到惊讶,这么聪明多识的人,怎么连这点常识也没有?
还有一个朋友,书读得不是那么多。但社会上的事,知晓一二。所以和他聊天就相对的轻松舒适。唯一的不足是,缺乏深度的话题与思想,以及各方面的知识。所以他在分析问题上绝对是思路清晰的,但要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他就无能为力了。
另一个茶友是混过社会的,他也没什么学识,但是经历多,听到的,见过的事,也很丰富。所以基本上无论什么话题都能插嘴。但也往往因为他什么话都能插嘴,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话痨。这样的人仿佛缺了一根筋,不懂得闭嘴,而且一说就连绵不绝,没完没了。有时候,他不说话倒好一些,一说话就口沫横飞,让人头痛。好在这样的人适合于搞外交。有了他的存在,遇到圈子外的人,他能独当一面,省去了大家的麻烦。
最不喜欢说话的茶友是一个高校的体育老师。他不怎么说话,但仿佛心里还是很清醒的。所以即使他沉默寡言,大家还是很看重他。只有另一个不善于说话的茶友,头脑笨拙,遭到了大家的轻视,经常有人拿他开玩笑。
圈子里的这些人,就是一个小社会。从中我领悟,学会闭嘴很重要,但开口说话也非常重要。虽然言多必失,但是不说话,绝对不可行。一个人不会交流,无论什么地方,都会得不到重视。大家都喜欢口才好,又见多识广的人,几乎没有例外。闭嘴是要闭嘴,但是应该建立在会说话的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