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思维风暴否?
查看: 31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思维风暴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2-17 00: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刚看到醉笑的《关于临窗发现的新大陆》,引起公某驻足的是,帖中再次提出:
回到我们最初争论的“三”的问题上。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那么,孔子说“三人行”,为什么就一定是,只能是“三个人”呢?……

醉笑早前就明确的观点是:文言中,除非是数量词语境下,比如诗三百,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其余都不是实指。
临窗最后回复的观点是:三,解为多次的时候,需要一个前提,三后面需要动词;三后面如果是名词(包括动名词,一般做实数。

孔子原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临窗译文:“三个人在一起,一定有我从中取法的地方:选择他们的优点而效仿,选择他们的缺点而自改。

两位国学达人,孰是孰非?
怎奈,公某学识很有限,不能可靠判断,这也是在这场蔚为大观的争论中三缄其口的原因,但这不意味着本人就是骑墙派,而是倾向于临窗的解读。理由除了个人理解,亦包括其统计数据更令我信服:
“三”在论语中出现共计70次,除了做数字或序数计17次,做实指的有40多次。

然而,醉笑锲而不舍,三思而后问,也激发了公某理科直男基于逻辑思辨的兴趣。

重点是,醉笑的质疑再三,事实上也跳出了其部编古文舒适区,恰恰是诉诸逻辑:
三个人以上,多个人一起走,其中应该也可以有我的老师吧?那么,我们把“三人行”理解为“多个人一起走”,有什么问题呢?

国学堂堂主未具体回应,只留下一句【临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的最新往来,至少态度上都足够客气,这是讨论问题应有的氛围。

公某也注意到临窗此前的一段评论,同样只能基于逻辑推演:
也许有人会问,我向一个人取法不行吗,为什么非要两个人?
因为人性决定。如果单纯将自己与他人对比,往往虚高自己而苛求别人,难以客观。只有将自己置身度外,先拿这人与那人对照,才有可能尽量客观。也就是说,先对比出结果,然后拿来做自己镜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的优点而效仿,选择他们的缺点而自改。

公某认为,这个逻辑有道理,但既然这个新问题本身就足够刁钻,在纯逻辑思考上,是不是也该放开限制,来一番“思维风暴”呢?

在这层意义上,上面基于人性的逻辑推演,又似乎过于拘泥于客观与否,与夫子本意似乎有距离了:
夫子此语教化弟子与世人的主旨是,要善于学习与借鉴他人的优缺点。
既如此,直接用“二人行必有我师”,岂不来得更彻底?
还有助于巩固夫妻和恋人间关系呢!

这里的逻辑是,即使减少为仅有一人相伴,仍可取长鉴短,更不必提有两、三位或更多位了。
如此这般,似乎更能反映夫子“彻底革命的本意不是?
如果碰巧你也是高隐那种彻底革命派,不信公某岂不自相矛盾啦?

纯属思维风暴中天马行空,本当不得真,莞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2-17 03: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笑一笑。很重要。凿斤不好。
桃源了。异境到。何与外人道。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2-17 05:44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12-17 03:12
笑一笑。很重要。凿斤不好。
桃源了。异境到。何与外人道。

这就对了

顺问一句,“凿斤”是个什么梗?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2-17 08:00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2-17 05:44
这就对了

顺问一句,“凿斤”是个什么梗?

画墨打眼,凿子斧子。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2-17 08: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4-12-17 11:06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2-17 05:44
这就对了

顺问一句,“凿斤”是个什么梗?

凿斤,是老方言。日哄,是新方言。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2-17 10:32 |只看该作者
醉笑老师已经过不去“三人行”这个坎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2-19 01:41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12-17 08:01
凿斤,是老方言。日哄,是新方言。

原来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2-19 01: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2-19 01:43 编辑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2-17 10:32
醉笑老师已经过不去“三人行”这个坎了
呵呵,我来个插科打诨,这回应该过去了吧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2-19 10: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2-19 01:42
呵呵,我来个插科打诨,这回应该过去了吧

三人行,是块思维试金石。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2-19 11:29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9 10:40
三人行,是块思维试金石。

这里“三”的问题,与其说是古文问题,不如说逻辑问题(更管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2-19 12:55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2-19 11:29
这里“三”的问题,与其说是古文问题,不如说逻辑问题(更管用)

逻辑是一个外来音译词。狭义上,逻辑指思维规律,理清事物本身;广义上泛指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



指的还是思维。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2-19 13:09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2-19 12:55
逻辑是一个外来音译词。狭义上,逻辑指思维规律,理清事物本身;广义上泛指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

呵呵,你说得对
其实我那句话本来就无意否定你的试金石说,无非提醒,不要总限于古文字考据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