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月夜风景图。“四更山吐月”,说明时间已经深入夜晚,月亮从山后升起。“残夜水明楼”则是画出一片宁静的水面和高耸的楼阁,这里的“水明”意味着水质清澈,映照出月光和楼影。
接着诗人笔触转至室内细节,“尘匣元开镜”表达的是古代女子在梳妆台前整理妆容,但这里的镜子因久未使用而积满了尘埃。“风帘自上钩“则描绘出微风轻拂,窗帘自然卷起挂在门钩上,透露出室内外空气流动的意境。
接下来两句“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视。“兔应”指的是月亮中常见的一只兔子,而“疑鹤发”则是说疑惑为何有人头发如此斑白。“蟾亦恋貂裘”比喻了对美好的依恋,就如同蟾蜍恋慕着高贵的貂皮一样。
最后两句“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则是表现诗人内心的感受。“斟酌”意为细致考虑,而“姮娥“在神话中是一位美丽的月亮女神,这里用以比喻夜晚的孤独和沉思。“天寒耐九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虽然外界天气渐冷,但他愿意忍受这份寒冷,静候着时间的流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