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撇开情绪,客观分析一下。
这首歌刘珂矣创作并首唱,而我刚巧听过,所以,我觉得我有品评的资格。
没有比较没有伤害,把知音版和刘珂矣版摆在一块,细细聆听,若果还是听不出差距,不妨单曲循环,循环单曲,甚或把声音调大,可以听出更多声音细节。
事实上,这不公平,一个业余歌唱选手,一个专业唱将。但因着六星诸位夸得上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样子,我觉着很有必要让这些待在六杂屋檐下的人好好听听,原版原唱的半壶纱该是什么样的感觉,听歌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沦为人际交往虚伪的工具。
知音版的我细细听了,应该说她的调子,气息抓得还行,俗话说就是没跑调,能够把一首歌完完整整唱下来,也还算可以。
但是可以不代表好!为什么?
很简单,知音点音色不美,当然,也许她年轻时不这样,许是现而今年龄大了,气息弱了,想要表达歌曲的柔美却已力不从心,所以整首歌让人听来闷闷得,调子上不去,该亮的地方不亮,该低的不低,这首以柔美见长的歌曲被她唱得相当平淡,乏味。
当然,我不是说声音不好的人就不能唱歌,这是人的兴趣爱好与自由,但别人再怎么夸,自个心里要有个清醒认识,否则就是对帮你捧场之人赤裸裸的伤害,毕竟违心的夸赞挺那啥的。
唱歌之人千千万,唱得好的寥寥无几。这个中最主要的就是音色问题。这个想靠后天弥补几乎不可能。声音特质就是先天的,如人长相一般。
如果一首歌不能给人以愉悦享受,那就是失败的。当然,若果一个人真能收罗一帮铁粉,那你们团团转围成一圈乐呵乐呵也无妨。只是,放着原声大碟不停,你们这欣赏水平确实有点low,当然,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们大概率可以获得知音版版的好感,感情或许会更加融洽。
我这么说,不过是个提醒。一个人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爱好调整别人的专业。唱得好赖不管,自我认知一定要清。
毕竟十四亿人的当下,不是谁都鸟一个籍籍无名六杂版主的面子。搁在外头是要被人笑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