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贞观长歌”的碟片,对于李世民的歌功颂德有些马屁拍得过响,让观众产生了耳鸣的感觉。剧本说到后来太子谋反,魏王起事,吴王蠢蠢欲动,电视上出现了李世民心痛得吐血的镜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李皇帝大人,也是杀了兄长,逼着老爹退位,自己取而代之的忤逆之辈啊。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假如玄武门事件李世民没有得手,那历史就该完完全全地改写了。
单单一个李世民之流,也还完全成不了事的,他身边必须要有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的谋臣才行。凡是成事的皇帝,身边无不是拥有几个心计多端、权谋高超的“文人”为其出谋划策、冲锋陷阵。这就是传统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文人谋政”,凡是有点文化的、读过几天书的“文人”,处心积虑地巴结上权贵、一番攀龙附凤之后,实现其出将入相、大富大贵的理想。
在中国的历史上,似乎文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无论是当门客还是考科举,都是为了安邦治国,老百姓的价值观全部体现到一个意念:“读书做官”。这与当今的社会多少有点差距:现代人做官的意识多多少少比古代的人淡漠了很多。这让人有些好奇:现在的所谓“文人”都去忙活啥去了呢?
目前我们泛指的“文人”,大约是指学文科出身,以笔杆子为生的那些有文化的人。想想这些人的出路,无非主要从事的职业是:秘书、记者、作家。秘书,是通往仕途的一条比较近的捷径,只要自己服务的长官能够继续发达,就会给年长的秘书安排一个比较不错的位置,之后便看其造化了:当秘书最后官职超过长官的人似乎不多。而记者和作家,如果想要一份稳定的俸禄,也不得不依附于权贵,成为权贵们的喉舌。这就是“人治”社会的不能避免的弊病。
除非换了社会的价值衡量体系。
如果以金钱作为社会唯一的衡量体系,人们便不由自主地去发展经济、技术、商业,以换取更多的利益回报。只要手中有钱,便可以等价换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无需趋炎附势、靠权力获取某些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这可能会引起对于资源、环境的疯狂掠夺,让拜金主义盛行之后,导致社会良心的冷漠。
然而,金钱衡量社会价值,扶助加上法律对于秩序的裁判,会让社会向着相对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这时候,一切社会机构都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服务于老百姓对于更加富裕安宁生活的追求,官员的权力相对削弱了,社会结构更加合理。现在的英美等国的制度便大抵如此:彼政府的市长,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而是老百姓用自己的信任选举出来、用自己的税款养活着、为自己的切身利益服务的公务员。
以后的社会,有特殊含义的“文人”一词可以休矣。有文化的新的知识分子,可能一小部分人会去当公务员管理国家,更多的,是投身于商业机构用智慧创造财富。自己的生活也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取决于对权贵的巴结而获得擢升。
相信那时候的有文化的人的生活的幸福感会更强烈一些吧?
2007-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