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
开四小时车回家,祭扫了父亲及许多宗家长辈墓。在坟头一一压上纸钱寒衣,祝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温饱安康,也知道我们一直记挂着他们。
天气骤冷,山风呼号。印象里,清明一直是这样,大概阴阳相隔,总是令人悲戚的。
人只有在扫墓的时候,才感觉纯净得像孩子。看着那一排排古旧的墓碑,尘灰里明暗的字,坟莹上枯干的柴枝,新发的青草,渐开的迎春花,三鞠躬。想:我的来处,和去处,都在这里了。
电影《返老还童》里有段话: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当最后一刻来临的时候,你只能轻轻的放手。 《寻梦环游记》也有段话,大意说人的死亡有三次,一次是停止呼吸时,这是物理意义上的死;一次是消除户籍,这是身份的死;还有一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去,这是在这世上所有残存痕迹的死。 从此干净。
再也没人记得这世界曾有过这么一个人。不管他是伟大还是渺小,不管他幸福一生还是孤苦终老,不管他活过百年还是中途夭折,全部抹去。就像一阵微风拂过湖面,像一声叹息,了无踪迹。
也许有一天,人类科学会发展到战胜所有的疾病,调节所有的坏情绪,预测所有的灾难,避免所有的不测。但,注定走向死亡,且身不由已。 生死无奈,似也无意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浩宇无穷大,时间永远指向一个方向,不会停止,更不会逆转。 我们害怕,不是怕死去,而是对死去后的不可知。那时,我们是什么呢?失去自由意志,即使化为亘古不变的星辰,又有什么意义呢? 或者说,我们永远不在了? 永远……
常想这些会让人沉进去,天风猎猎,答案茫茫,人生百年,实在太短。所谓活好当下,不过是面对白云苍狗无力的妥协。比起生死,其它都是鸿毛。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说的真好啊。
所以,每年的祭扫,除了追思,应该还有敬畏的。 那山风清冷里的肃穆,或许在提醒每一个子孙:今天,不只是个季节符号,也要记住:神思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