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唐魂 于 2015-3-25 09:53 编辑
“会战”的主动与被动,取决于抗战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
当下,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意见认为,抗战的胜利并不值得自豪。理由是:抗战八年,中国几乎一直是在“被会战”。所谓“被会战”,意即:会战乃由日军主动进攻发起,中国军队仅仅是被动防御。事实果然如此乎?
这种论调,所凸显者,乃是对抗战史之脉络,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攻、守之势,须服从整体战略布局,乃古今中外无可置疑的战争准则。就八年抗战而言,基于中日两国国力相差悬殊,其战略布局的核心有二:1、持久消耗;2、苦撑待变。
战争之初,蒋介石就已对内明言:“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就要持久战消耗战。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强横的兵力,我们要以逸待劳,以拙制巧,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倭寇所有的,是其侵略的骄气,我们就要以实击虚,以静制动,拼死拼战,来挫折他的士气。他不能实现速战速决的企图,他就是失败,也就是我们的胜利。”①中国既无法依靠自身力量,一举战胜日军,就只能一面“以静制动”,消耗敌军实力;一面“苦撑待变”,望国际局势向有利方向发展。
至于“会战”级别的战事,究竟选择主动进攻,或是被动防御,完全取决于战略布局的现实需要。譬如,为实现“持久消耗”的战略布局,卢沟桥事件发生后,中国军队“先发制人”,曾主动发起了参战兵力达百万之众的淞沪会战。日寇侵略华北最剧,中国却在淞沪另辟战场,乃是考虑到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尤其利于日军机动化部队的展开,中国军队倘若因卢沟桥事变而就地防御,集中主力与日军在华北对垒,其结局,必是自身既不能“持久”,对敌也不能“消耗”。相反,淞沪地区沟汊纵横,且构筑有相对完善的国防工事,日军机动化部队难以展开,中国军队既能凭借有利地势“持久消耗”对方,也能凭这种“持久消耗”,进而对国际局势“苦撑待变”。此外,如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选择退往武汉(而非洛阳等其他选项),进而动员数十个军,挑起武汉会战,其目的同样在此。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至此,中国军队损失惨重,陆军兵员已不及原编制的一半,海、空军则几乎伤亡殆尽。随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了第二期抗战的作战方针,不再致力于大规模的“会战”,而要求“国军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方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制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②
相应的,日军在初期的全力进攻后,亦已力竭,被迫改变战争策略:在中国战场,“以不发生特别重大必要之事项为限,不企图扩大占领地域,将其分割为:以确保安定为主之治安区域,与以消灭抗日势力施策为主之作战地域。”③此后,日军历次攻势,其目的都不在占地,而是消灭抗日有生力量。如中方所称之“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即无意占领长沙,其战略目标是“为了促进在华中树立中央(汪)政权的气势”,其战术目标是“在最短期间内,捕捉敌第9战区主力部队,将其歼灭”。显然,缺乏攻坚武器的中国军队,此时若主动对占据点、线的日军发起攻坚会战,可谓正中日军集中消灭中国抗日力量之下怀。故1940年之后,在“会战”层面,抗战确实呈现出日军主动发起进攻,国军被动防御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