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有以前旧文,稍作修改,来给小镇庆生!
余之文趣兴于微博,皆因一狸奴之故。
丁酉夏末,吾有商差于冀,驾车而往,行经乡野之路,恍惚有物,刹车见一猫仔赫然于车下,险将碾死。观其状,仅十余日龄,蹒跚难行,额有新伤,怜之,携其车上,餐饼饲之,不食;水饮之,啜三口,意其可活,随收之。
商事旋毕,还家,家人初责余多手之举,后亦俱悉心待之,竟活,皆喜,随以“路拾”之名唤之,以喻其历。
世人多谓养猫之人“猫奴”,深以为然也!择精粮以奉之,贾巧器以娱之,拥之哄之,奴样何堪。更勤频查察,但见臭便骚溺,欣然赴厕清秽而不恶之,非往日无猫之时不敢想也。曾问医友,此恙何故?曰:“中猫毒之膏肓也!无药可愈!”,吾狂而谑笑,友摇首哂曰:“君之疾在脑干,已痴颠也!”
为寻同病之人,特于当年九月重兴微博,交猫狗之友,图师饲猫之道。
后猫趣更兴,又渐次拾得流浪猫仔两只,为白狮子“逗号”及黑狸“墨墨”是也,猫巢即满。
鄙人拾猫有三不原则:
1,有母之猫不拾:有母则安,无须我护。
2,中大之猫不拾:活至中大,其讨生之力可持续,无须我助。
3,猫不过三:过三则乱,无力细养。
有此三原则,我拾猫皆是随天缘,随猫需,随己力而已,不斜不歪,一本正经,清洁溜溜也。
斯年猫额已满,随改微博ID为:路不拾猫。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