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开始,又陷入“无书可读”的困扰与焦虑中。
你可能会说我矫情。好书都得是啊。
是啊我知道,但不适合我。
看了一辈子书。
小说,我能想到的喜欢的小说,都已经读过了。包括王蒙那一代作家和梁晓声那一代作家的作品。几乎都读过了。当前流行的小说家的,不想看。
鸡汤文,洗脑术,励志书,不看。
我这个岁数,晚期了,鸡汤已经没有效果了,洗脑也有点晚了,更不用说励志。
我倒喜欢看科普读物,但要么是儿童版的,要么作者比我还弱智。中国现在缺少好的科普作家。
每天对着书架上的一百多本书,发呆。
前几天拿了一本余华的《活着》,两天看完了,也索然无味。不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好看。
今天又捞起一本杨澜的《一问一世界》,看一半,实在看不下去。
杨澜叙述那部分,还可以看,毕竟曾经多么倾慕杨澜的才华。但这本书里,杨澜找了个叫“朱冰”的人,从第三者角度讲述杨澜的伟大业绩。就那“圣母颂”的语感就让人受不了。
不看还好,一看毁偶像了。
据说读书有三个阶段:第一读自己喜欢的书,第二读名著,第三读历史。
我大概到了第三阶段了。现在只对文史感兴趣。但读文史就想做个庞大的读书笔记,系列产品,又力不从心。
或者先读了再说。好吧。
前几天,师父说她在读《管子》。晏晏在解读《菜根谭》。
大家都说说,你们都在读什么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