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三个孩子都因为曾经经过了跆拳道磨炼而受益,这一点就体现在成绩上,即便是成绩相对弱一些的A,区统考成绩也是优等生之列。现在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迈不过去中等生的档次而焦虑,实际上一个孩子没有意志力,也没有出众的天赋与倾斜的教育资源,他本来就不该出色?有人说内驱力重要,实际上不是,重要的还是意志力。说个很简单的道理,两个人打架,是不是都有打赢对方的内驱力,如果两个人条件差不多,谁会打赢?还是意志力顽强的那个。意志力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需要实打实练出来的!今天的孩子锦衣玉食,家长连让他们磕碰都舍不得,哪里来的意志力?
A因为在重点学校,自身的进步不是那么容易体现在排名上,不过依旧是缓慢的坚定的进步。儿子的进步却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儿子初二的时候,北京市中小学因为新冠疫情停课,儿子的意志力优势表现得非常明显。到了初三的时候,儿子已经稳居班里第一名了,并且后来又成了年级第一名。并且这些成绩,都是在没有任何课外教培班加持的前提下。A是有课外班加持的,成绩固定在年级70多名。如果把儿子的成绩放在A的学校,差不多是年级50名左右。
然而,Y的学习在初二出了问题。因为Y的妈妈要求过高,终于成为了压垮Y的最后一根稻草。Y的数学越来越跟不上,最终导致厌学。Y的妈妈对Y大发雷霆,但是只能适得其反。Y是练过跆拳道的,并不怕家长玩硬的,更有反抗的血性,家长的管教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伤害了亲情。甚至于Y的爸爸也非常的埋怨Y的妈妈,说她因为管教学习把全家的幸福破坏了。好在,Y的妈妈还算听劝,我给她分析了教育的现状,告诉她不要再去逼孩子,实际上你说的道理孩子从小就全都明白,只是在你地要求下太累了。Y的经历很像我,我太了解这种感觉了。果然,在Y的妈妈放松对Y的要求后,经过几个月的修整,Y重新有了学习的愿望,成绩慢慢回升,只是经过了初二几个月的内耗,Y的成绩比起A和儿子还是要差一些。
最终,三个孩子迎来了中考,那是2023年,中考的满分是660,。儿子考了644分,去了一个区里的头部学校。A考了639分,去了北京八中。北京八中要比儿子的学校好一些,儿子的成绩是可以上北京四中的,为什么没去呢?第一是无论去四中还是八中,需要走统筹,我们不知道是否保险。第二是那边的房租比较贵,如果租两室一厅估计每月要1万左右,对于我的家庭经济条件是个挑战。而我儿子学校这边的房租只有5000左右,明显有优势。第三是儿子的学校也还不错,儿子更喜欢,他有点不想面对更高的学习环境,这一点我们是尊重儿子的意愿的。凡事都是月满则亏的道理。
第二年,Y迎来了中考,中考满分是670,Y考了638分。Y的体育成绩应该是可以得到满分的,这样按照660折合下来,Y的成绩是629分左右。这个成绩如果在2023年,可能上不了区里的六小强学校,但是除了六小强,其他高中学校是随便挑的。但是这个成绩在外地,是上不了好的高中的,上好的私立高中,如果在多两分,每年就可以省2万元。这就是北京籍学生和外地学生的中考不公平所在吧。那如果今天你问我孩子上高中容不容易,我觉得如果是北京的孩子,只要不傻,家长不胡来,孩子都能上高中。如果是外地学生,想上个好点的高中,即便不是重点,那也是需要从小好好学习的,并且家长要懂教育。
写到这里,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孩子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内驱力,很多人把内驱力理解成意志、自律、兴趣的总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果要我说,孩子学习第一重要的是学习心态,不要因为比别人强就努力学习,不如别人就崩溃,放弃学习。第二重要的是意志力,有了意志力才能坚持不懈,真正自律。第三重要的是兴趣。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希望家长们不要单纯幼稚的认为把学习搞得生动了,孩子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呵呵,那不过是业荒于嬉。习文练武都是一样,在跆拳道,有些教练通过做游戏把上课气氛搞得很热烈,好像小学员们干劲很足,外行家长很满意,但是这样练出来的学员,一旦上了竞技场,只能让人打得满地爬,哇哇哭。真正的兴趣来自于历经磨练之后的悟道,而不是抓眼球的宣传。就学习兴趣而言,我觉得对儿子、A和Y而言,他们在初三之前没人有学习的兴趣,最多算是不抵触学习,Y还有一段时间是抵触学习的。只有儿子到了初三以后,忽然来了学习的兴趣。来兴趣的原因是换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让儿子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之处。可是再优秀的老师也不能让今天大部分孩子有数学兴趣,因为今天大部分孩子一直在学习,已经快学吐了。
Y的学习天赋,我感觉不如A,但是比我儿子强一些。但是她在初中学习出现问题,其原因是家长一直在以对未来的焦虑倒逼孩子今天努力学习。Y的努力付出,家长认为理所应当,却并不能共情她的艰辛、压力与疲惫。这是大部分把一切堵在孩子学习上的中国家长的共性问题。实际上Y已经非常优秀了,六年市级三好生,不是哪个孩子都能做到的。但是为什么她无法跟上更高档次的校外数学老师的培训脚步?不是她不努力,也不是天赋低。而是她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校外老师的培训标准相差甚远!
这里面就反映出一个鸡娃问题。真正的鸡娃教育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配不配的问题。所有鸡娃教育的前提是:家长必须有能力给孩子搭建和校外鸡娃培训差不多的学习环境,或者孩子是千里无一的天才。否则,鸡娃教育害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