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懂爱签名 于 2025-6-9 09:13 编辑
在安徽,张宏安一家与扬子鳄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次,张宏安和兄弟前往红星水库游泳,当游至一个小岛并准备摘果子时,意外发现了一窝蛋。这些蛋的蛋壳呈灰白色,比鸡蛋略大一些,上面还盖着厚厚的草。
兄弟俩将这一发现告知了父亲张绪宏。张绪宏身为村干部,对此也感到十分疑惑。后来经过专家鉴定,确定这是数量稀少的扬子鳄的卵。得知实情后,张宏安一家主动承担起守护野生扬子鳄的重任。其中,张绪宏尤为尽责,他详细记录扬子鳄的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情况,写下了多达23本的保护日记。
遗憾的是,2005年张绪宏离世,他的妻子佘世珍毅然接过了守护的担子。她不辞辛劳地持续开展保护工作,她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还荣登了“中国好人”榜。 ![]()
随着时光的流逝,佘世珍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将守护的责任传给了儿子张宏华,之后又交到了张宏安手中。就这样,张宏安一家四口默默接力,为扬子鳄营造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然而,扬子鳄的整体生存形势依然严峻。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众多湿地被改造成了农田和城市用地,导致扬子鳄的栖息地大幅缩减。 曾经它们活跃的河流、湖泊和水田,如今其生存空间遭到了严重的挤压。河道整治与湿地排干不仅改变了扬子鳄的生活环境,还使得水质变差,进一步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
此外,人类对鳄鱼皮和肉的需求,给扬子鳄带来了灭顶之灾。它们曾遭到大量捕杀,有时仅仅因为被误认成危险动物,就惨遭屠戮。而且,扬子鳄生长缓慢,性成熟需要十年以上,幼体成活率又低,这导致它们的种群恢复异常艰难。
![]()
为了保护扬子鳄这一珍稀物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为扬子鳄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和繁育场所。 在保护区内,科研人员深入开展繁育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扬子鳄的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显著提高。 ![]()
自20世纪末起,多批人工繁育的扬子鳄成功回归自然,为增加野生种群数量贡献了力量。据2023年大皖新闻报道,保护区内的扬子鳄数量已达1400条,发展态势良好。这一成果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扬子鳄的野外种群依旧脆弱,保护工作仍需持续加强。
现今,扬子鳄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杀行为被明令禁止。严格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捕杀行为,为扬子鳄的生存提供了法律屏障。 保护扬子鳄,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关键行动。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强化保护意识,共同为保护这些珍贵生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
唯有如此,才能让扬子鳄在地球上得以延续,让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