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梦回故乡】扁担宽,板凳长
查看: 48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回故乡】扁担宽,板凳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9-15 2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到底是板凳宽还是扁担长…
  每每听台湾女子流行演唱组合S.H.E的《中国话》,这段耳熟能详的开场白,总是让我倍感亲切,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回到故乡,回到人生旅途最初的二十年,回到与各种生产生活农具相伴的二十年。
  悠悠往事中,关于扁担和板凳的回忆,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两种山乡农村最常见也最常用、土得掉渣但却非常适用的农具或家具,想来是每个山乡农家子弟无法忘却的遥远记忆。
  仔细想想,自己人生的前二十年,扁担与板凳实在太重要了,重要到已然深入骨髓,成为记忆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作为乡村最为常见的家具之一,板凳见证了农村孩子的成长轨迹,也是我们儿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玩具甚至玩伴。
  在我的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山乡老家,板凳都是原木加工的,大致分为大板凳、短板凳、小板凳三类。其中,大板凳长且高,配八仙桌,办酒席或来客人时使用;短板凳相对短而矮,配小饭桌,用于解决平时的一日三餐;小板凳短小精干,属于机动力量,随拎随用,童叟皆宜。
  对我们这些农村娃娃而言,三岁以前,小板凳意味着依赖,意味着温饱。
  那时,每到吃饭的当口,我们光着屁股蛋子,光着脚丫子,暂时收起山里孩子特有的野性,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睁大眼睛,张着小嘴,像不会飞的小鸟一样,等着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喂饭喂菜、喂汤喂水。
  大鱼大肉、牛奶饮料不属于我们的童年,各种形状的塑料凳子也与那时的乡村无关。唯有木头做的小板凳、妈妈或姐姐熬的大米粥或包谷羹羹儿,才是我们最敦实、最可靠的依赖。
  再等大一些,允许我们上小饭桌吃饭了。不过个头还小,不能像哥哥姐姐那样端坐在短板凳上,而是要半跪着,或者干脆站在短板凳上,否则就有夹不到菜、吃不饱饭的危险。
  到了上幼儿班的年纪,我们从自个儿家扛去一条短板凳,像模像样地坐在没有课桌的教室里,听老师讲那些根本听不进去啊喔呃(aoe)、波泼佛(bpf),还有格可喝(gkh)。
  长到六七岁,我和小伙伴们开始疏远小板凳,与短板凳空前亲密起来。特别是到了霜冻时节,短板凳成了我们制造快乐的重要道具。
  在封冻的水田里,一条四脚朝天的短板凳,几个的跃跃欲试小伙伴,或玩单人速滑,比谁的速度更快;或轮流坐在板凳上,其他人前拉后推,大呼小叫,在冰面上演绎乡村版的《速度与激情》,玩的就是个心跳。
  等到上小学一年级,倒是不用自己带板凳了,但教室里足有两米的长条凳和与之配套的长条桌,还是让我们这些刚入校门的孩子大吃一惊。
  至今想起来,那仍然是一道让人无法忘怀的风景:不大的教室里,八九十个孩子,桌子挨桌子,板凳挨板凳,男孩女孩,挤在一起,叽叽喳喳,闹闹哄哄,哪是济济一堂,分明是挤挤一堂嘛。
  前些日子回老家过年,期间在老妈、二姐和邻家女孩的陪伴下,我重回曾经度过6年时光的四川省原开县岳溪区胡家乡子弟村小学,当年的校舍还在,教室还在,但长条桌、长板凳早已不见踪影。
  初一时,第一次享受一人一桌一椅的待遇。从那以后,离家越来越远,在老家呆的时间越来越短,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板凳也渐行渐远。
  参加工作后,在走过的几个省份、住过的数个城市里,板凳成了稀罕物件,基本上难觅踪影。
  二
  从农村到城市,生活条件改善了,但那种自己无法真正完全适应、城里人难以真正全部接纳的尴尬感,一直那么固执和强烈,一刻也没有变弱或消减。
  在物质极度丰富、交通极度发达的大城市里,板凳基本看不到了,扁担倒是偶尔看见。即便是在我工作和生活过的哈尔滨、沈阳、石家庄这样的省会城市里,时不时也会看到肩挑竹筐的卖茶女。看她们肩上晃晃悠悠、颤颤巍巍的扁担,感觉她们像极了老家用扁担挑东西的女子。
  当然这只是种想象。在我们老家,没有让女子下苦力的习惯。一般情况下,肩挑背扛都是男人的事儿,女人只是在男人们忙不过来的时候,或者家里紧缺劳力的情况下,才会像男人一样拿起扁担去挑东西。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年代,扁担绝对是山乡农村最为重要的农具之一。而拥有一根属于自己的扁担,则是农村小伙儿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在此之前,半大男孩们可能也会使用扁担,但没有专属扁担,有什么扁担就用什么扁担,至于合不合肩、顺不顺手,只能憋在心里,说了也没人理你。
  由于一直在上学,直到参加工作,我都不曾拥有过一根属于自己的扁担。
  当然,作为一名左邻右舍公认的勤快孩子,我也用过各种各样的扁担,杨木的,楠竹的,硬实一点的,弹性十足的,几乎都接触过;也用扁担挑过粪、挑过煤、挑过各种农作物。
  只是我用扁担挑东西的动作太不符合标准,动作太难看。佝偻着背、哈着腰不说,还不会麻利换肩。
  挑粪上坡的时候,扁担不止一次从肩头滑落,两头的粪桶顺势滚落,摔得稀巴烂。
  运气不好的时候,原本给庄稼享用的农家粪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光临我的头、附上我的身,气味之浓烈、现场之惨烈,想一想都会反胃。
  三
  由于不得要领,扁担还曾经在我双肩留下深深的血印,后颈一度还留下一个硬包,多年以后才逐渐散去。
  印象最深的,是我职高毕业后的那半年。因为不想随波逐流南下打工,学了三年养殖专业的我,坚持留在老家当养猪专业户,顺带当乡村兽医。
  新建猪圈时,需要从坡上人工抬回大量的石头,当时村里成年劳力少,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凑数去抬石头。
  抬石头用的不是扁担,而是更长更粗的杠子。
  杠子也是山乡农村常用的农具,一般用坚硬坚韧的整个木头削制而成,也算是大了若干号的超长扁担吧。
  之前,我从未有过用杠子抬石头的经历。
  扁担尚且用不明白,用杠子抬石头,还要与人配合脚步、力道和速度,对我而言,不只是过于复杂,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那几天,别人抬石头时有说有笑,还经常吼好听的抬工号子;而我每天都紧紧张张,大气不敢出,也没时间讲话,更没心思学着吼抬工号子,唯一能做的,就是亦步亦趋地跟上他们的脚步,生怕扰乱了人家的节奏。
  由于不会用劲,杠子压在我肩上,真是重如千钧。
  第一天下来,我的双肩开始红肿;第二天收工,双肩开始破皮。
  第三天晚间,妈妈心疼地跟二叔(我继父)讲:小儿的肩膀都磨破皮了,都流血了,要不咱们再请一个抬石头的?
  二叔也很心疼,唉声叹气的,说小儿这下遭罪了,还说他连夜去别的生产队找人帮忙,该给工钱给工钱,不能再让小儿继续干下去了。
  我挡着,没让二叔去请人。一来当时成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没人可请;二来家里没什么积蓄,我又要投资建猪圈、买猪崽、购饲料,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到外生产队请人,比不得左邻右舍无偿帮忙,请别人来要给工钱,一分都不能少;三来我又不是真干不了,力气还是有的,也就是技巧掌握不好,多吃点苦头而已……


  渝夫2014年4月13日晨草于沈阳,2020年3月15日晨完善于河北易县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9-16 05:21 |只看该作者
坐过大中小板凳,但是,从没挑过扁担,一是没机会,二是年轻时身体瘦弱,挑扁担估计压的就长不了1米8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9-16 19:03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9-16 05:21
坐过大中小板凳,但是,从没挑过扁担,一是没机会,二是年轻时身体瘦弱,挑扁担估计压的就长不了1米8了。

挑扁担是个技术活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9-16 19:09 |只看该作者

是的,有个祖传的扁担,没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9-16 19:11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9-16 19:09
是的,有个祖传的扁担,没挑过。

哈哈,你们家祖传的宝贝不少啊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9-16 19:17 |只看该作者
渝夫文苑 发表于 2023-9-16 19:11
哈哈,你们家祖传的宝贝不少啊

还真是地主出身。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9-16 20:3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9-16 20:40 |只看该作者
扁担确实压身高
我没挑过水
我堂哥挑水
我们这儿也有板凳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9-17 10:02 |只看该作者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3-9-16 20:40
扁担确实压身高
我没挑过水
我堂哥挑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