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7-1-3 13:42 编辑
昨晚看的电影是《生死停留》。大段的意识流。无数粒子出现在混沌无序的空间里,有令人窒息的沉郁气息萦绕不散。
看完去睡,竟觉满屋诡异的空气在流动。似乎有看不见的物体或者思想在逼近。落地窗帘后,城市依然是灯火辉煌。我的心,却在这样的辉煌中无端坠落。
一个即将变成风,变成雾,变成虚无的男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生死玄关处苦苦停留,是为了什么?影片带我们走入了一场寻找灵魂救赎之路的过程。
“梦境代表了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深层期待与渴望。”忙碌而青芜的现实,使得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正如影片中所说的:我们为什么不舍得离开,是因为人生有许多让我们无法舍弃的美丽。
木心在《从前慢》中也说过,“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岁月驱赶我们拼命前行奔跑,许多不该忽视的东西在我们眼前变成了空气。我们忘记了欣赏美丽,善待身边人,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与外在严重失衡。我们拥有的物质越多,内心的浮躁与空虚越大。语言、时间、感情与生活渐次浑浊,整个生命空间里满是沉重阴郁的负荷。我们没有崩溃,但我们不快乐。
这部影片的真正看点,当在这些症结的体现。生死停留的那几分钟,男孩没有在意自己生命的流失,而是对自己灵魂的缺失部分做了修补和更正。所有对他产生救助的人都进入了他的梦境中。这些人,成为他拯救自己灵魂的重要使者。他对于亲情的愧疚与不安,在紧张而无序的找寻中得到了安抚。
也正是由于影片这种或明或暗的昭示,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关了灯之后,窗帘后仍然有灯光不屈不挠钻进来,如同一直以来被我们忽视的亲情般顽固。那种巨大而无处不在的愧疚,成为锐利的银针,从身体的毛孔中渗透进去。
我们也应该慢下来,一路走,一路修补亲情的篱笆墙。让阳光洒满它们,洒满我们灵魂发源栖息之地的后花园。
《生死停留》,值得一而再,再而三观看的影片。初次观看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