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虎步漫游 于 2016-12-18 13:09 编辑
宝宝才刚满五个月,他妈妈在公共厕所撒泡尿的功夫,孩子就从婴儿车里永远消失了。这让我们一家承受了空前绝后地心碎。而更令人悲痛绝望的,还有医生早就在剖腹产手术完结后的严肃告诫:她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了。
当寻找孩子的希望趋于渺茫的时候,我那消瘦得完全失去年轻光彩的妻子还在整天眼神恍惚地盯着那辆空婴儿车,似乎觉得不可置信。有时,她清醒过来,靠在我的臂弯里默默流泪,说,都怨我。咱离婚吧。你再找一个。
这怎么可以?!
于是,听从朋友的建议,我决定领养一个婴儿,希望借此能将妻子从失子的阴影中拯救出来。而她也默许了。
但事难遂愿。
过了许久,远在乡下的亲戚忽然打来了电话,神神秘秘地问我有个婴儿还是个男孩,据说从山东来的,要不要?
我一听就明白了,良心本能地抗拒了好久,最后看了一眼还木头人般呆坐在婴儿车旁的妻子,咬咬牙,说,要。
孩子被中间人抱到我的面前,检查了一遍,的确男孩子,没有残疾,一岁多点的样子,一逗就笑。而且,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当初警察调查问有无明显特征时,比如瘢痕,痣等,我说没有;这孩子也没有。我暗自窃喜:挺好。
一路颠簸,当这孩子被安置到那婴儿车里时,还在甜梦之中。效果立显,我妻子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宝宝,她不胜欢喜地轻声唤道。
我百感交集,轻轻转过身,躲进卫生间掩上门,压抑着嗓音哭出一条河。
从此,宝宝就像我们的亲生儿子一样在我家快乐地成长着,一年年带给我们快乐。有很多人惊叹地夸赞着:嘿!你儿子长得真棒,真像你们两口子哎!
其实,无论是赞扬者,还是我们,都心知肚明。我一笑;口舌间瞬间弥满苦涩。那是块永远都好不了的伤疤,有意无意地一碰都会痛得明澈。
——我从未曾放弃寻找丢失的孩子的希望:我要找到他,即便穷尽毕生心力。我的,我的亲生儿子。
但这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中。我不希望我柔弱的妻子再为此而长久地品尝苦药。
扑了许多空,但一直还没什么确切的消息。而我们收养的宝宝已经长成半大小伙子了,瘦高,清秀的脸上满是红色的痘痘。看,跟你年轻的照片很像。妻子如是说。
而我却窝了一肚子火,我年轻时何尝有他这般叛逆?这也就算了;这孩子还不知从哪里得知他的真实身世,在数次与我冲撞后,竟然干脆不搭理我了,还逼着妈妈问自己究竟哪里人,渴望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呢。得不到答案的他,居然又摔门而出,一周后才被警察朋友送了回来。从此又变得寡言少语,失魂落魄。
瞧见他那副颓废模样,我就气得胸塞,独自一个人憋在书房里抽闷烟。烟雾缭绕中,想起诸多往事,眼泪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假如,当初我的儿子不被人抱走,现在的我,还有这个家庭,恐怕就不会陷如今的困境了吧?我的儿子在哪里呢?他的养父母待他可好?……还有,这个宝宝的父亲也会一直如我一样么,可又有自己的儿女?……
越想,越黯然伤神——我觉得愧疚、疲累、绝望极了,眼望楼窗外暗淡的风景,真想一跃而下,从此安静地拥抱大地。
打断我思绪的是妻子,她推门笑道:有客人来了。
见我无动于衷,她顿了顿,又说:宝宝上次被警察带去做了DNA鉴定,跟亲生父母配对上了。
哦!这么说,来的就是他亲生父母呗。哼!我早该料到,白眼狼。
话虽如此,我却还是感到心底一丝轻松。既然这孩子时隔多年经过技术鉴定能重返父母身边,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呢?
意外地是,客厅沙发上安坐的只有两位警察朋友,正同宝宝对着一个档案袋交谈。抬头看见了我,站起身握手,笑道:恭喜你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见我还未懵懂中清醒,他便抽出了档案袋中的鉴定材料,强调地说,经过技术比对,你儿子就是你儿子。
而我们的“养子”宝宝,这时则直扑过来,搂住我和妻子,哭喊道,爸,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