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6-12-5 11:57 编辑
文/归隐宋朝
这里的情趣指的是志趣是情调,不敢是以情为趣的某些特殊嗜好,很单纯并不复杂。汉语词汇的多重属性总是令人避之不及,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呵呵,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六星有些人活得令我讶异,那份从容不迫,那份安适雅致,很是令我羡慕。书房的月光屏让我惊艳的是为钟馗造像,大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气,如此丹青笔墨已成大观;本坛超级版主舞婆娑,大家都知道是一位出色的京剧、昆曲票友,艺术造诣很深,她令我敬佩的是那份锲而不舍的坚持;再有像烟云兄,他是一位超级旅行者,志在游历荒原古道、名山大川,这就不仅仅是在旅游了;还有行摄天下版的一些业余摄影家们,他们的一些作品已经登堂入室……等等,这些兴趣爱好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情趣。也就是说,除去主业之外的能够丰富业余生活,能够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的志趣与嗜好就是情趣。
在我们日益逼仄的活动空间里,虽然“业精于勤荒于嬉”仍占据着主导高地,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所引发的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已不容忽视,它们足以成为削减负面因素的正能量。这不是空话大话,想想看,谁还没有一两个真心喜爱、毕生追索的事物哪?
英国人C.S.刘易斯曾著有《四种爱》,对物爱、慈爱、友爱、情爱、仁爱大书特书,其中前四种的终结点为仁爱。限于今天的话题,我只想引述他在《物爱》章节里关于“乐趣”的一段话:
“乐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的是那些除非由于欲望,否则根本不能算作乐趣之乐趣;另一类指的是那些本身即为乐趣,无须此先决条件之乐趣。第一类乐趣可以以喝水为例。对于口渴的人来说,喝水是一种乐趣;对于口渴难耐的人来说,那将是极大的乐趣。不过,除非由于口渴或遵照医嘱,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仅仅是出于对此事的兴趣而为自己倒杯水喝。第二类乐趣以一种油然而生的意想不到的香味为例。清晨,当你漫步在田间小路上,一股股清香从路边的豆田或香豌豆丛中扑面而来,而在此之前,你早已心满意足,一无所求。此时的芳香对你来说,也许是极大的乐趣——一件送上门来的额外之礼。……这两种乐趣,我们可以称之为需求之乐和欣赏之乐。”
我们的乐趣、情趣,或者说志趣,是不是兼而有之哪?人无欲则无以为生计,人无趣则无以为快乐。有欲望、有情趣,适度而为,随遇而安,更容易心满意足,知足常乐;贪欲望、痴情趣,过度索取,力非能及,就会变得不择手段,就会囧到苦不堪言。所以,掌握适量的度也就是把幸福和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若说人生是由成长、爱情和事业组成,那么情趣就是洒落在这些元素上的阳光,就是开满你人生之路上的鲜花。即使平庸清苦,也能安之若素。
我有一发小,早年间收藏站台票,我曾对此不屑,可他却振振有词。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他说,我们小时候哪有出门旅行的机会?能出远门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出差采卖,一是回乡探亲。单纯的游山玩想都不要想。那时站台票大多印有当地的风景名胜,我就是从这上面领略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文物古迹……他最多事收藏了数万枚,也算是遍游天下了。这是那个极度贫乏年代的精神收获,那时的国人不可能说走就走。
我还有一哥们儿,的哥,每天早出晚归,糖尿病、腰间盘突出。五年前,妻子因宫颈癌去世,闺女今年大学毕业。他打小爱画画,可家境贫寒,没机会系统学习,很小就出来谋生活。可他一直不忘初衷,坚持自学、偷艺,现在已经小有名气,很多人以资求画。我曾问他,何不转行专心画画?他憨憨一笑:这只是我的乐趣。随手疾草一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乐趣,有时真的可以成为我们聊以慰藉的快乐,就像那句“一日既往卑微的坚决”一样值得。
刘易斯的《四种爱》对我们来说,或许过于深邃和缜密了,而我们的情趣只是我们对付烦恼、困苦和忧愁的本能的武器而已,只要我们的情感还在。其实,我们的情趣一直都在,只是被裹挟了太多的东西。只要洗去前尘,必会留有余香。
这篇小字必然会有一些人生感悟在里面,也因此会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疏离感。没办法,到了开始回望人生的尴尬时刻,若不那么狼狈,尚有一些情趣,足矣!就像宋冬野在《安河桥》所唱: …… 我知道 那些夏天 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 吹过的牛逼
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让我困在城市里 纪念你
让我再尝一口 秋天的酒
一直往南方开 不会太久
让我再听一遍 最美的那一句
你回家了 我在等你呢
我知道 那些夏天
就像你一样回不来
我也不会再对谁满怀期待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我知道 这个世界
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 你好 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