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读书杂记------曾巩
查看: 206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杂记------曾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1-11 00: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阿湘 于 2016-11-11 00:15 编辑

         在曾巩文集里看到一篇《与王介甫第一书》,里面有一句是“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心里推测这是1045年之后几年的一次通信。曾巩在信中说起欧阳修对他文章的评论:“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曾巩生于1019年,比王安石大两岁,小欧阳修12岁。写这封书信的时候,曾王应该都是30上下年纪.后来,三个人都凭各自的造就成为文学史上的丰碑。有人说,相比起来,曾南丰成就有限。是的,对欧王散文所达到的高度,不是几句话就能赞美完的,然而我又想,如果套用曾巩这封书信里意思,也可以这么说:欧王散文虽然很好,但曾巩散文也有独特的面目,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特色,曾巩散文的特色,不会被欧王的光芒所掩盖。
          第一流的文人,首先在于他的思想和情操能给人带来教诲和陶冶,爱一个人的文章,首先也是从认同他的思想开始的,曾巩思想最重要的特色是他有精湛的儒术修养,他骨子里有宋代后来那些理学家格物穷理的思辨精神。这一点,从他对待佛教思想就可以看出,佛法思想,精妙幽微,接触稍微深入一点的人,很少再能摆脱佛家思想的思维方式,韩愈的谏迎佛骨表,也只是从佛教东来的历史入手,说他是夷狄之法,并不是象曾巩一样,从思想体系上深刻剖析。曾巩说:盖佛之徒,自以为吾之所得者内,而世之论佛者皆外也,故不可詘。虽然,彼恶睹乎圣人之内哉?.....?故与之为衣冠饮食、冠婚丧祭之具,而由之以教,其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者,莫不一出乎人情;与之同其吉凶而防其忧患者,莫不一出乎人理。故与之处而安且治之所集也,危且乱之所去也。与之处者其具如此,使之化者其德如彼,可不谓圣矣乎!既圣矣,则无思也,其至者循理而已,无为也,其动者应物而已。是以覆露乎万物,鼓舞乎群众,而未有能测之者也,可不谓神矣乎!神也者,至妙而不息者也。此圣人之内也。圣人者,道之极也。佛之说,其有以易此乎?求其有以易此者,故其所以为失也。夫得于内者,未有不可行于外也;有不可行于外者,斯不得于内矣。《易》曰:“智周乎万物而道济乎天下,故不过。”此圣人所以两得之也。知足以知一偏,而不足以尽万事之理;道足以为一方,而不足以适天下之用,此百家之所以两失之也。佛之失,其不以此乎?则佛之徒,自以谓得诸内者,亦可谓妄矣.【梁书目录序】。曾巩用儒家观点去分析佛理,认为诸子百家和佛家精神“不足以尽万事之理,不足以适天下之用”。领略曾巩精湛儒术思维的同时,也让我去从另一个侧面去思考佛法和诸子思想。
          曾巩的儒术思想远不止表现在他对佛法的态度,他在《礼阁新仪目录序》说礼法的关联,《洪范传》不光是对尚书洪范的诠释,读起来觉得这些就是他本人对为政治民的理解。如果把《熙宁转对疏》拿来和苏轼父子,王荆公他们给皇帝的奏章比较来看,后者说的是一些治国方术条呈,曾巩写的则是治国大体,“夫能使事物之接于我者不能累其内,所以治内也;言语之接于我者不能蔽其外,所以应外也。有以治内,所以成德化也;有以应外,此所以成法度也。德化法度既成,所以发育万物,而和同天人之际也。”“故内成德化,外成法度,以发育万物,而和同天人之际,甚易也。若夫移风俗之薄恶,振纪纲之弛坏,变百司庶务之文具,厉天下之士使称其位,理天下之财使赡其用,近者使之亲附,远者使之服从,海内之势使之长安,则唯陛下之所欲,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乎?”好像看着他和皇帝说“咱们来谈一谈哲学问题!”儒家精髓在于务实,在于面对社会责任勇于担当。我没有看到过曾巩的详细年谱,只是从他弟弟曾肇所写的行状,阅读本人的文集知晓他大致的人生轨迹,从表启书序,看他的交游政见与情操。他有七八个州外放的经历,在表奏里说在福州齐州打击豪强,平定治安,《越州鉴湖图序》也是他在该地的水利治理观点。财经思想见于《议经费札子》,国防见解在《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辞近比汉京西。”苏辙对曾巩这样评介。后来的朱熹,也对他推崇备至。
       这种思想濡染到他的散文:就是个人情怀表现上的弱化,他的文集里,很少有浓烈炽热情怀表达的篇章。其次,他的文字,排比中多反复照应,古雅平实,说理透彻。与曾巩同时代的这几个人,欧阳修文章如风光秀丽的江河,王安石文章有百折不回的气势,东坡富有才子的风华,苏辙的多是纵横家的词辩,曾巩身处其中,好像是一个睿智沉静的思考者,侃侃而谈,读他的《与抚州知州书》等篇,又赞叹他过人的才气。
       看见人家说曾巩诗作比苏家父子要好,我还没细看,所以今天不说。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1 10:51 |只看该作者
阿湘好,佩服阿湘的读书劲头
近来我常想到一个问题,即如何科学评价和评比一个人文章的好坏优劣呢?都说字如其人,文若其人更是。我想,一个人终身文字的堆砌,如能状写和描摹出其基本的外貌和精神风貌就算成功了吧。
纵向评判一个人的写作似乎容易也可行;横向较之于人则不好把握了,首先遇到的就是标准问题。总不能简单说高个一定比矮个伟大吧,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容易失之偏颇,结论总是各有说辞。这里就有一个可比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社会科学范畴的东西最难有优劣评判和衡量标准,文章亦然。似乎应该引入可比性概念,至少要三六九等分级分类,好比奥运举重运动得称膘分级赛才合情合理。这分级分类嘛,诸如同时代、同样教育背景、同样阅历、类似性格和爱好.......等等,如果不是同一张试卷,年龄也要分出;每类还可分九品。所以阿湘对老曾的评价是中允的。
我这是瞎想一气,供一乐。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一句三年得,甘辛唯自知!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11 19: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16-11-11 19:27 编辑

阿湘真是做学问的人,这么读书令人肃然起敬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1-11 20:11 |只看该作者
“ 第一流的文人,首先在于他的思想和情操能给人带来教诲和陶冶,爱一个人的文章,首先也是从认同他的思想开始的”。赞赏,同感!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17 13:16 |只看该作者
能静心赏书者,大赞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17 13:17 |只看该作者
繁华快捷的如今,很少静下来能好好看完一本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1-17 13:17 |只看该作者
对于楼主我十分敬佩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1-22 19:44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真难静下来读书了。
佩服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