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学术瓶颈”
查看: 788|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瓶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3-26 07: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任何一个真正有思想能力的知识人,都会在研究学术的过程中,遇到让他困惑且很难突破的“学术瓶颈”。

如果你从来没有遇到过“学术瓶颈”,说明你的思想高度没有上升到那个高度。

突破“学术瓶颈”,只能靠自己,外力有帮助,用处不大。

突破了“学术瓶颈”之后,就是一片完全崭新的广阔无边的思想海洋。

公理力现在的学术,以他洋洋自得的心态来看,离遇到“学术瓶颈”的瓶颈口的位置,还远得很。

这是我看不起公理力的学术的依据。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3-26 07:52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根本就看不起公理力的“学历”与“学力”,特别是看不起后者。

公理力的“学力”,准确是思想能力与学理能力,根本就是十分低下的。

在”学力“方面,我只看得起老高与螃蟹等等,在人品方面,我同时看得起另外一些人。

至于公理力之类,不是个正经的学术人。

一个正经的学术人,只会关注于学理本身,而不会关注外在的论坛输赢或者论坛荣誉。

这个公理力,连别人加不加论坛帖子精华都那么在意,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是多么缺乏真正的学术荣誉;属于“五行缺誉”。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3-26 08:02 |只看该作者
思想家之间的学术争论,是要在一些基础概念上面达成共识的。

比如米塞斯与兰格之间关于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谁更优越的问题上争论,是有共同的基础概念共识的。

米塞斯与兰格,绝对不会在基础的概念共识上进行纠缠争辩,这是思想低手的表现。

法治(Rule of law)的争论,真正的思想辩论,只会争论中国有没有法治,而不是去纠缠英国有没有800年的法治传统或者法治的概念是什么。

就这么简单嘛。

牛顿与莱布尼兹的争论,也不过是谁先发明发现了微积分,而不会争论微积分是否成立这种低级问题。

就这么简单嘛。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3-26 08: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卖真方子的 于 2025-3-26 08:16 编辑

真正做思想研究的思想家或者学者,会清晰的知道,在他自己的学术思想领域里面,哪些细微的学术分支是值得研究或者不值得研究的,会清晰的知道哪里存在学术迷雾(虽然他并不知道这团迷雾里面到底隐藏的是学术金矿还是学术沙子,但是他能够凭直觉感觉里面是否有金子)。
从帕累托开始,米塞斯与兰格之间的世纪学术大辩论(后期哈耶克也加入了争论行列),绝对不会纠缠于“自由经济”是什么?“计划经济”是什么?这种低级的基础学术概念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3-26 08: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卖真方子的 于 2025-3-26 08:35 编辑

思想争辩是有学术门槛的,公理力与东方安澜这种学术白丁或者思想白丁,就别进来瞧热闹。
弗里德曼在美国电视节目上与主持人之间的对话,对普通公众的视频讲话,不过是一种“降维解说“,能听懂的听众,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的经济学概念。

所以我早就说了:真正有思想能力的人,能够把高深的思想用降低思想维度的方式更浅显易懂的表达出来。

连”法治存不存在“与”法治是什么“,都要浪费口舌去争论的人,真得很难让人提起争论的兴趣。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3-26 08:32 |只看该作者
米塞斯与兰格,绝对不会在基础的概念共识上进行纠缠争辩,这是思想低手的表现。

法治(Rule of law)的争论,真正的思想辩论,只会争论中国有没有法治,而不是去纠缠英国有没有800年的法治传统或者法治的概念是什么。
------------------------------------
说得太对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二十年来死死认定 @绝对不主流 就一标准的低手的原因。
这货从来就没什么高级思维,只会在一些根本不需要多说的常识,或者一些最基础的语词概念上整天打滚,还反复口水加辱骂跟你纠缠到天老地荒。
难怪 有人批评我过于在常识话题上用力。呵呵,有时候也真是没办法的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3-26 08:34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6 08:32
米塞斯与兰格,绝对不会在基础的概念共识上进行纠缠争辩,这是思想低手的表现。

法治(Rule of law)的 ...

说得太对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二十年来死死认定 @绝对不主流 就一标准的低手的原因。
这货从来就没什么高级思维,只会在一些根本不需要多说的常识,或者一些最基础的语词概念上整天打滚,还反复口水加辱骂跟你纠缠到天老地荒。
难怪 有人批评我过于在常识话题上用力。呵呵,有时候也真是没办法的事。

————————————————————————————————

绝对不主流,是高配版的公理力。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3-26 08:34 |只看该作者
还有小徐也一样,只会在一些基本概念的外围打转,还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实际上真正思辨的智慧,他们连毛都抓不了一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3-26 08:35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6 08:34
还有小徐也一样,只会在一些基本概念的外围打转,还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实际上真正思辨的智慧,他们连 ...

小徐是女版的不主流。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3-26 08:36 |只看该作者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3-26 08:34
说得太对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二十年来死死认定 @绝对不主流 就一标准的低手的原因。
这货从来就没什么 ...

绝对不主流在一些不需要深度思维、靠死记硬背的领域,比如国际政治,还是能说些人话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3-26 08: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5-3-26 08:46 编辑

       但是需要真知灼见的领域,不主流表现出来的,就十足的一个庸人。
  
  比如他最新出炉的一句话:

       “人治、法治、德治,都是中性词
  
  不要从褒贬义角度思考政治学概念,要有工具理性思维。”
  
  只有脑残才会说得出民主专治不分褒贬,就如人知、德治和法治不分褒贬一样。
  
  讲褒贬也即价值判断的同时,影响工具理性的发挥什么了?哪来的非此即彼的对立矛盾?
  
  动不动以工具理性名义,回避价值冲突,这种虚无主义才恰恰是专治最好的避难所。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动不动就什么专治民主没谁更好,只有谁最合适的问题吗?不主流跟他们一样,不是背后对民主法治捅刀又是什么?
  
  问题是,越是低手,还越是蠢不自知。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3-26 08:49 |只看该作者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3-26 08:35
小徐是女版的不主流。

对对,一点没错。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3-26 09:02 |只看该作者
我遇到了唱歌瓶颈,怎么也提高不了了。

所以,我能理解学术瓶颈、事业瓶颈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3-26 09:03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6 08:43
但是需要真知灼见的领域,不主流表现出来的,就十足的一个庸人。
  
  比如他最新出炉的一句 ...

 只有脑残才会说得出民主专治不分褒贬,就如人知、德治和法治不分褒贬一样。

  讲褒贬也即价值判断的同时,影响工具理性的发挥什么了?哪来的非此即彼的对立矛盾?

  动不动以工具理性名义,回避价值冲突,这种虚无主义才恰恰是专治最好的避难所。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动不动就什么专治民主没谁更好,只有谁最合适的问题吗?不主流跟他们一样,不是背后对民主法治捅刀又是什么?

  问题是,越是低手,还越是蠢不自知。


————————————————————————
越是高手,越会谨慎的谦虚。


黑格尔发表了对于某种思想的反驳之后,听旁人说这种思想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就开始不再反驳这种思想观点了。


黑格尔这不是屈服于威权人格的表现,而是因为黑格尔知道:


普通人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的错误或者过时,只不过是普通人不知道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史与思想史上的巍峨高山的思想位置,普通人可以随便批评亚里士多德,他黑格尔不能没有根据的随意这么干,否则就会闹学术笑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3-26 09:03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3-26 09:02
我遇到了唱歌瓶颈,怎么也提高不了了。

所以,我能理解学术瓶颈、事业瓶颈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3-26 09:1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3-26 09:02
我遇到了唱歌瓶颈,怎么也提高不了了。

所以,我能理解学术瓶颈、事业瓶颈


我遇到了唱歌瓶颈,怎么也提高不了了。

————————————————

唱歌不要仅仅用声带与喉咙来唱。

人的胸腔是一个共鸣腔。

唱歌要同时使用声带(喉咙)、胸腔(以胸腔共鸣为主)与腹腔(以腹腔共鸣为辅助)三者同时共鸣,用和声与共鸣效应来唱。
从腹腔起音,往上走,通过胸腔主共鸣,最后通过声带与口腔发出来。

保证你唱得好听。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3-26 09: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6 08:43
但是需要真知灼见的领域,不主流表现出来的,就十足的一个庸人。
  
  比如他最新出炉的一句 ...

价值冲突导致你对“纳粹”“法西斯”二字充满仇恨,对“国家社会主义”却没有什么想法,这是你智力缺陷导致的情绪阅读结果
政治概念的褒贬义是语境决定的,比如“军管是一种暴政”,这是主观情绪的表达,而“美国二战期间也曾对内采取军管”,事实陈述,没有褒贬义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3-26 09:3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3-26 09:02
我遇到了唱歌瓶颈,怎么也提高不了了。

所以,我能理解学术瓶颈、事业瓶颈

我遇到了唱歌瓶颈,怎么也提高不了了。

————————————————

你把小提琴的发声原理与制作原理大致上搞清楚,你就知道怎样学会唱歌唱得好听了。

世界名琴大致上有两种:斯氏琴与瓜氏琴。

瓜氏琴的特点是声音洪亮而且非常清晰,共鸣声音大而好听;这与瓜氏琴的琴盒比较大有关系,也与它特殊的几何形状有一定关系。

因为小提琴的”琴身“或者”琴盒“部分,就是它的共鸣箱。

学声乐或者器乐,学习基本的发声原理,对你的初始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3-26 10:02 |只看该作者
声乐原理与器乐原理,是相通的。

你大致了解小提琴的设计原理与制作工艺,你大概就知道如何唱歌了。

现代小提琴的设计与制作,现在都是模仿斯氏琴与瓜氏琴来制作的。

原始的斯氏琴与瓜氏琴,我猜测是边设计边修改边试演奏的

小提琴的制作,有几方面要考虑,都与发声原理有关系。

(1)木材的选材
选哪种树木的木材作为小提琴的不同部位的材料,是非常讲究的。好木材,才有好琴,名琴。
(2)干燥工艺的时效处理
一把好琴,它的木材,至少要放5年到10年以上自然干燥,去掉水分;这样可以防止小提琴在制作完成以后弯曲变形,造成对音质的影响。
(3)几何形状的设计。
这种原始的瓜氏琴或者斯氏琴的几何形状的设计,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过多次修改的。
边设计边修改。
这是不是与我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设计与修改很像?
习惯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4)上漆。
上特殊的涂料或者漆料,是最重要的小提琴秘密配方,一般人不会知道。
(5)后期保养。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3-26 10: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3-26 10:07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5-3-26 09:29
价值冲突导致你对“纳粹”“法西斯”二字充满仇恨,对“国家社会主义”却没有什么想法,这是你智力缺陷导 ...

哈哈哈

形而上学和情绪互为饥渴。
结果都是弃离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3-26 10:10 |只看该作者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3-26 10:06
哈哈哈

形而上学和情绪互为饥渴。

你没看出他是在东拉西扯,然后我不屑搭理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3-26 10: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3-26 10:10
你没看出他是在东拉西扯,然后我不屑搭理了吗?

哈哈哈 老高

想到了。就看不到了。

共勉。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3-26 12:34 |只看该作者
学术是存在思想门槛的。

从规范意义上表述讲:人与人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是存在思想等级差异的;思想差异太大的人,无法沟通交流。

一个大思想家,不可能与一个菜市场大妈进行思想交流;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3-26 15:48 |只看该作者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3-26 09:10
我遇到了唱歌瓶颈,怎么也提高不了了。

————————————————



谁不想那样啊,关键是做不到啊,实力不允许呀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3-26 20: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那些裹脚布离学术还隔着孙大圣的一跟头。如果这就是瓶颈,那得先投个胎变成长颈鹿。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3-26 23: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3-26 23:05 编辑

就你这种只认假方子的蠢物,你懂学术吗?你提“学术瓶颈”,说你班门弄斧都是表扬,你就一十足的笑话。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3-27 07:05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3-26 23:04
就你这种只认假方子的蠢物,你懂学术吗?你提“学术瓶颈”,说你班门弄斧都是表扬,你就一十足的笑话。

别人看不清你的真面目,我还看不清楚?哈哈。

搞科研的人,要么是教学,要么是做学术研究,没有你那么多时间搞语言的“漂变”这种闲暇话题。

语言的漂变这类型娱乐节目,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是你没有什么教学任务,属于学校里面的闲人,

第二是你的学术研究没有什么进展或者突破,需要搞些“语言漂变”这类的话题来解决心理上的失衡问题。

教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大学同学那些当教授的,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太高。

“学术”这个名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内核很简单,公理力你在论坛里面已经展现了它:剪刀+浆糊,复制黏贴+修改;就成了。

你糊弄别人可以,糊弄我很难,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3-27 07: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5-3-27 07:05
别人看不清你的真面目,我还看不清楚?哈哈。

搞科研的人,要么是教学,要么是做学术研究,没有你那么 ...


无需研究别人的职业、也无需担心别人的时间是哪里来的,你只需论证人家的写的漂变系列哪里对哪里不对就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3-27 07:1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3-27 07:13
无需研究别人的职业、也无需担心别人的时间是哪里来的,你只需论证人家的写的漂变系列哪里对哪里不对就 ...

如果不是公理力攻击我,我又怎么会有兴趣研究他的屁事?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3-27 07:56 |只看该作者
学术前沿,大多数集中在理科或者综合性学科,比如数学、经济学,等等。

工科大多是现有学术理论的一种“组合式应用”而已。

糊弄一下外行人还行,内行人看不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