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过冬至又将昼长夜短,对这一天的到来我的希望是热切的,年年如此,这段日子最是无话想说,思绪飘渺,欲说还休,最最摸不准时代的脉搏,非常迷茫,进退失据,冬至未至,莫名仓皇。
终于又渐渐适应了搭乘公交的回家方式。不再觉得司机每次都得等所有的乘客都坐在位子上或确定站立着的乘客都已拉紧扶手才启动车辆是多此一举。毋庸置疑,从一些司机的刹车和起步可以判断,这份温柔以待有些情非得已,相关制度对他们的约束显而易见。
佯装在手机上斗地主,然而心不在焉,我的耳朵很警惕,无时不在侦听,把车厢里的信息传送至大脑,默默辨别真伪,筛选,分析,删除,留存。一般我都会坐在车厢的第一排座位,否则便为最后一排,如果没座的话就站在靠近车厢后门的地方,视线向前,那么就可观察到和司机一样的路况了,可以对司机将会采取的操作随时预判,可使自己调节把握扶手的力度。一般都坐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后会把车窗打开一些,可以导入外面的新鲜空气,使呼吸顺畅一些,也可对小范围的温度进行调控。
喜欢坐公交车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这种方式拉近了我和这个世界的距离,能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更为多样,对人口流动体会得也更仔细。我喜欢以貌取人,这种出行方式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前天在车上看见两个年轻的外国人,貌美而年轻,一男一女。他们站在司机的后面,上车后便一直在交谈,因为听不懂,于是不知所云,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发声,交头接耳,以免对其他乘客造成影响。我仍佯装斗地主,但有时会故意抬头看看窗外,让别人以为我在让眼睛休息片刻,但他们对我的意图却没有完全领会,塞翁之意不在酒,将视线上抬移往窗外的同时我也在利用余光搜索侦查别人的表情。
坐在第一排的好处是可以目视整个车厢,因为考虑到充分优化空间之故大多公交车的这排座椅被倒装。喜欢坐在后排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那两个外国人从上车到下车一直都没有逃过我的眼睛。发现很惊奇,那个外国女孩居然会说普通话,因坐在我对面的大妈请女孩坐到她旁边时听见女孩对大妈道了声谢谢后又用我所熟悉的语言和这位大妈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交流。她俩交谈甚欢,但断断续续,因为大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
所以了解,那个女孩来自西班牙。不知那个boy出生于何方,隐隐觉得他像一个传说中的人,女孩像他身上的一根肋骨。冬至未至,我在不断猜想他们的恋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颜色。
2024.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