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北京海淀的学生已经有37%的人出现心理问题了。说实话,海淀的学生中,头部成绩确实比其他区高一些,但是平均成绩还未必比得过东城、西城、海淀、朝阳。我只想问一句:家长这样搞,值吗?
我觉得中国家长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教育逻辑:今天你不好好学习,明天你就没有未来!要不饿死,要不累死,要不活得像狗一样!家长很无知的认为,这样可以倒逼孩子努力学习。但是想过这种教育的可怕吗?如果孩子努力了也成绩不好怎么办?是不是要他未来饿死、累死或者像狗一样呢?孩子每天都活在这种压力之下,他又怎么身心健康?身心不健康又怎么可能在学习中受益?他是不是把每一次的成绩的失败都联想到今后的不堪?
一个人的学习成绩是天赋、勤奋、家庭条件、教育资源综合决定的,并不是只靠努力决定的。相对而言,那些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大概率的学习会不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们确实更需要读书改命,问题是需要就能实现吗?还是努力就能实现?如果不能实现,是不是孩子就是这个家庭的耻辱?如果是,那请问这个家长是不是家庭的耻辱?我觉得是,因为你自己也没有通过读书改命嘛。
一个人学习不好,在未来的奋斗中确实会弱势,这是事实。然而,对于孩子读书不灵光,家长要做的是:教育孩子成为一个积极上进有意志力的人,然后挖掘孩子读书之外的特长,并尽可能的发展为将来安身立命的技能。同时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认识社会,培养独立,未来和孩子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就完了。
对于底层家庭,如果生了一个学习天赋极高的孩子,那是命好,但是大概率不会!因为遗传在这里摆着呢,家庭条件和教育资源更是只有劣势。读书改命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镜花水月。他们承认与不承认,这都是现实。
底层家庭,往往给不了孩子未来的康庄大道。如果再亲情葬送孩子小时候的幸福时光,那请问还生孩子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