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5-7 09:59 编辑
我是坐上餐桌,得闲,翻了翻手机,才看到先生留言的。其时,点餐,等人,两不误。有个就近的诗友,还在赶来的途中。
逐条,逐条看。
他说:
江妈赶场回家,路上被骑电瓶车的撞了。
骑电瓶车的跑了。
好像是个女的。
现在妈在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心里咯噔一下,有几秒的空白。努力抽出思路,询问:现在情况如何了?检查结果出来没?
七十几岁的老人,不敢想……
这是我和静静邀约的,“诗和诗友”的聚会。我算东道主,之一。若非如此,我大抵该分秒不耽搁,起身,踏上归程。
捺住情绪,不动声色,招呼餐饮。
宾主欢。至少表面,……是如此。
原计划是:餐后茶饮,续水,续诗,续缘。
而此刻,我有些心不在焉。
手机翻了几遍。不知何故,先生没再来信息。是检查结果未出他不好散播负面情绪,还是情况比想象更严重他顾此失彼了?
再后来,等不下去了,我电话过去。
先生接起来,知晓我的关注点,一气儿汇报:是外部擦伤,没有骨折,没有脑震荡,医生让再观察,毕竟是上了年纪的。
谢天谢地。一颗心,安稳着陆。
到底还是挂着心。再后来,我提议,晚餐,各回各家吧?虽则涉嫌不礼貌,总比坐立难安,食不知味的好。
后来我家先生也说,哪有东道主自个儿撵客的?幸好都熟悉你性情,否则该多心了。我暗戳戳寻思:不能体谅别人,动辄会多心的,大抵也没有交往的必要了吧?
紧赶慢赶。到婆婆妈家,是黄昏时分。
婆婆妈很高兴,气色也好,跟平时没多大差别。只试图起身迎我时,轻微踉跄了一下,不知是老了,虚了,还是摔伤后遗症。赶紧跨前一步,阻止了她的动作,玩笑似的打趣,都老媳妇了,不用专程迎的吖。
先生得了空,才慢慢道来,说婆婆妈糊涂得很了,甚至不知晓撞到了哪里,在哪里被撞的,单记得有个女的看了她很久——她疑心是人家撞的。
总之,她就从三轮车上(她买菜的运输工具)落了地,稀里糊涂的,晕沉一阵,又自个儿爬起来,推了车往前走,直到遇到有熟人说,怎么出血了,摔了吗?才阻止她,并通知家人送往医院的。
额头有包,胳膊有擦伤,问哪里痛,只哭啊哭,说手镯摔坏了。先生无奈摇头,补了一句:是真的老糊涂了。
瞟了先生一眼,嗯哼,直男癌一枚,哪里知晓老人的关注点?肯定哪哪都痛,反而没法指了吧;手镯又贵,还是媳妇买的,自然肉痛得紧。
糊涂不糊涂的,另说;你该庆幸的,这么大年纪了,骨头没折、没散架。我笑着安慰先生,转而又寻思:回头买个银镯吧。据说,对身体好,还扛磕碰。正好母亲节要来了,合情合理的小礼物。
先生“哦”了一声,也有了戏谑玩笑的心情,说,估计你年前给卖了氨糖钙的缘故,看来老骨头们还得多补钙,继续补钙,才经得起、扛得住碰撞摔打。
乐得我。
公公是继续生气,咬牙切齿的,呵责说,憨货,怎不小心点儿,万一没熟人看到,咋死的都不晓得。
婆婆妈窘迫又委屈,让人哭笑不得。老一辈的相处模式,真心不敢苟同。明明是关心的初衷,为嘛表达得如此别扭,徒增他人烦恼,自个儿又能讨什么好?
就好像我跟婆婆妈说,这两天不要干重活儿,记得好好休养,医生说,要观察的。偏我公公来一句:家里哪有重活儿?
怼得我哑口无言。有瞬间冲动,想立马怼回去,说对于病人来说,煮饭、扫地、洗衣,……啥啥都是重活儿。转而想了想:我忍!
临行前,婆婆妈照例不舍,有点眼巴巴的。
我跟小叔说,这两天看着点,有啥事儿记得电话哈。先生只说,过两天又回去。
最近,先生往返很多。毕竟家有老,总归要殷勤些的。惟愿老人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