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0-1-1 08:14 编辑
查干湖上看冬捕 01. 在2019年最后的这几天,我和几个朋友相约去了吉林,这个季节去吉林应当说是比较寒冷,我们这次去目的性也很明确,主要想安排大致三个行程,第一个,我们相约去查干湖看看名声在外的冬捕,第二个,我们要去吉林的雾凇岛看看雾凇,第三个,如果时间允许,想去黑龙江的雪乡看一看雪乡景色。
因为很多客观的原因吧,这一次东北行没有去雪乡。
从大连出发,坐夜车到松原,住在松原的石油宾馆,是一个准五星级的宾馆,设施非常好,我们只是在那住了一个晚上,然后接待我们的朋友,开了两台商务车,我们一行12个人,在第二天的上午,吃过早餐之后,直奔查干湖。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旱河,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一般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04.5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时,水面面积345平方公里。蓄水6亿多立方米,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
松原是一个地级市,带有很多东北工业的痕迹,也是松嫩平原的所所在地,那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石油生产基地。
查干湖渔业资源丰富。自辽金以来历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元代至清初,这一带江流泡沼星罗棋布,银鱼穿梭,水草肥美,雁鸭栖集。沿岸林木蓊郁,田野芳草葳蕤,风景如画。是辽、金、元几代帝王巡幸游乐的渔猎之地。2007年8月1日,查干湖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以查干湖冬捕为标志的渔猎文化也成为其文化遗产之一。
02.
其实对我们而言,不一定非得要看到捕鱼,主要是想去感受一下这种冬捕的气氛,也算是一种旅游的体验,因为我们去的第二天就是查干湖冬捕节正式开始,为了避免在这个日子里去拥堵,所以我们特地提前了一天。
平心而论,冬季的查干湖除了冬捕,你别的也什么也看不到,偌大的湖面全部都被冰封,白茫茫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所以也只有冬捕这个项目,据说查干湖还有芦苇生产,那是在秋季吧。
我们这一次去查干湖也算运气比较好,因为冬捕节马上要开幕,今年多了一个项目,就是在查干湖有冰雕展,所以在看冬捕之前可以看看冰雕,冰雕最好的效果是在晚上,灯光一出来以后,五彩缤纷,美轮美奂。但是我们的行程安排没有晚上,所以只能去看一看,拍几张片子,也算是证明自己来过。
查干湖的冰雕质量很一般,但是也值得一看,值得一玩。
看过冰雕之后,我们一行人就到了冬捕的现场,我更主要的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冬捕壮观的场面,感受一下氛围,体验一下过程,也了解一下冬捕。
历史上,这种捕鱼方式从辽金时代就已经开始,而这种俗称为“钩鱼”的方式,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时间,并且还保留着诸多的传统民俗。就比如祭湖醒网的仪式,就需要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民们献上奶干,然后将诸多例如“渔把头”的供品败在供桌上,九炷香分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然后歌颂大量祭湖词最终将酒和供品倒入冰洞。祭完湖后就是拉网捕鱼,在锣鼓和鞭炮齐响的时候拉来网车,然后下网,步骤很是繁琐,最后由数匹马拉动好绞磨网车的网轮,在渔民一声声吆喝中将网拉上来。
从简单的表述上说是这样的,就是在相距有一定要求距离的地方打两个冰洞,把渔网顺着这两个冰洞分别下进去,然后这两张网对连,形成一个围网,两张单独的网,各自长1500米,连起来之后会形成一个3千米的网围,然后在距离很远的地方打一个出网口,出网的时候是用马拉着绞磨,一点点的把网提出来,这是一个相对繁琐往复的过程,整个拉网的时间大概需要几个小时。渔民们就站在这个出网口负责展网收网,那几匹拉绞磨的马非常辛苦,在寒冷的冬天身上热气腾腾,它们的汗很快会蒸腾凝霜,所以需要几十匹马轮流来作业。当然这个场面也比较壮观。
03.
我们去的这一天查干湖的气温是零下二十五度左右,这个温度其实不是最冷,但是你站在冰面上,如果不做好足够的保暖,你会感觉到寒意从足底往上升。
查干湖里的鱼,据说有很多品种,但是大面积的捕捞,也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所以在休渔期,会定期投放大量的鱼苗,他们这个鱼苗据说可不是很小的那种,而是都是在几斤以上,而冬捕的网网孔也比较大,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小鱼漏网活下去。
我们去的前一天做的冬捕,据说一网上了4万多斤,这应当是算一种比较高的出鱼量了。我们来的这天在现场看,感觉明显的没有那么多的鱼。
再说查干湖的鱼是洗澡鱼,我特地了解了一下所谓洗澡鱼的这种戏称,其实就是说买了大的鱼苗投进去,然后再捞出来,当然这也是有一个生长期的,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不是查干湖里原生态的鱼。
其实这个好理解,因为查干湖的捕鱼节,已经成为一种非遗的文化遗产,更多的是表演的在其中,而且这种渔场的旅游业,毫无疑问是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宾馆、饭店及游乐设施,集吃、住、游于一体,独具特色,成为查干湖旅游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嗯也带动了当地周边的人们的致富。
我们去的这一天来现场看的人很多,算是彩排。后来出鱼量没有前一天的那么多。
所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我来说应当是这种感受,也算是在冰天雪地里,实际体验了一下,观摩了一下查干湖的冬捕。
04.
从人的生存角度来说,人和自然是需要和谐尊重,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是这个道理。
利用这个这池辽阔的湖水,做好生态文章,吸引来无数的游客,显然是一种非常可观的经济来源。
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来查干湖观看冬捕的人都很兴奋,更是看到了,在冬捕现场有很多年轻人在做直播,不能不感叹这个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
我们也买了一条7斤重的白鲢鱼,带到了雾凇岛农家客舍做了吃,感觉很好。
主要是到这个查干湖拍一下冬捕的场面,就在我们去的第二天,也就是查干湖冬捕文化节开幕那天,我看到了一段吐槽,有人实实惠惠的被堵在路上无法动弹饥寒交迫,发誓再也不来。
说实话,在那么厚的冰面上,站着看冬捕,其实真的是很冷,但是我看到那些冬捕的渔民们,就踩在湖水里,觉得很了不起。
所谓“冰湖腾鱼”是吉林八景之一,说的就是查干湖冬捕的场面。单网捕鱼最高产量16.8万公斤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冬捕展现的是查干湖悠久渔猎文化。
05.
据说这次冬捕文化节,捕获的头鱼,被以近300万的价格成交,这个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也真的是有钱任性的年代,能把一条几十斤重的鱼拍出这样的天价,真的是名不副实。因为去年,头鱼的价格是99万,今年就一跃成299万,这其中真的是有意思。
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从这个查干湖冬捕历史的沿革,它的猎鱼文化,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旅游开发等等的角度去看,这个噱头背后就有大文章了。
在一个充满着噱头和商机的时代,商家是需要拼的,所以,今年查干湖冬捕头鱼几乎突破三百万的天价,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查干湖的鱼是不是原生态的,这个大概也不需要多说了,谁都会知道,一个数千米的大网,在捕捞的季节里这么连续的捕捞会怎么样。
所以,洗澡鱼也是鱼,只能这么说了。
但是,在低温严寒里,亲自感受一下查干湖冬捕文化,倒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前提是你必须做好足够的防寒防冻准备。
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