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谈谈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查看: 91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19 22: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周一楠 于 2023-10-19 22:15 编辑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作者: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煜的词天然一股大气,不是大开大合,而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种疏朗,空阔。就取上面这首词来看,他的着力点在实与虚,物与感之间来回跳腾,把整个场景氛围拉得很阔大,用惆怅充实了整个氛围。
    他真是个高手,举重若轻,整首词纯以意发,气在引,在此之间勾连起些许物事,如雨,如寒意,如栏,如流水落花,读来圆润至极。
     这也是他一贯的词风,看不出丝毫可以堆砌之痕,完全就是由景入情,由情递景,交相呼应,融合一气,让人可以毫无障碍的认知,通晓,感同身受。
     而且,他特别擅长运用七字,九字的句子,如春花秋月何时了,车如流水马如龙,尤其《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等,一气呵成,堪称神迹。同样,像上面词中的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自然而然,便应情应景而出,可见其对生活日常的提炼,精妙绝伦。
    可惜,可叹,虽殒命鸩酒,然于词光不可灭,绝顶高手。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0-20 08:34 |只看该作者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0-20 20:52 |只看该作者
做坛串子挺好,近来喜欢看写这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0-20 23:25 |只看该作者
王国维评李后主其实蛮中肯的,李后主词,有句有篇。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真性情的表达,言浅意深,从创作上来看,意到言到,顺理成章,唾手可得,所有的言辞所有的意象无缝衔接,妥帖通畅。西哲海德格尔之流亦推崇如此境界,言,揭示了存在的意义,如荷尔德林所言的“诗意的栖息”。中西文化对诗意所见略同,惟在表达上,象形文字在形象的象征上略胜一筹。发散和象征,是诗的灵魂。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21 14: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3-10-20 23:25
王国维评李后主其实蛮中肯的,李后主词,有句有篇。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是 ...

确实,真性情,稚子之声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21 16:43 |只看该作者
周一楠 发表于 2023-10-21 14:41
确实,真性情,稚子之声

唱和周一楠兄——
变调浪淘沙:乡情忆,最忆是归帆
文字/春水秋霜

窗外夜阑珊,有雨潺潺,
秋来总是五更寒,
恋恋长怀乡土忆,最忆归帆。温春织梦是人寰。


柳栈自扶栏,桂棹摇川,
晨发容易晚归难。
廻鹭旋鸥山落日,未见人还。望穿万水恨千山。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22 07: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0-21 16:43
唱和周一楠兄——
变调浪淘沙:乡情忆,最忆是归帆
文字/春水秋霜

写得不错,委婉柔情。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0-22 10:47 |只看该作者
多乎哉 发表于 2023-10-22 10:27
窗外夜阑珊,有雨潺潺,
秋来总是五更寒,
恋恋长怀乡土忆,最忆归帆。温春织梦是人寰。

冬溪潺潺——完全是平声字。哪里是词,是词律?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0-24 18:08 |只看该作者
多乎哉 发表于 2023-10-22 10:54
不问那些腐朽的东西

这才是安全的内容。
明白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0-25 12:19 |只看该作者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3-10-20 23:25
王国维评李后主其实蛮中肯的,李后主词,有句有篇。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是 ...


李煜还有一个贡献,就是拓展了词的题材。
此前词在唐人手中,大都写男女艳情。李煜以“身世家国”入词,词风一变,所以王国维又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问好啊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