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闲解“三人行”一则~
查看: 37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解“三人行”一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1-8 23: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1-9 20:57 编辑


  原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一、写在前面的话:

  设若是教授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级宝宝(《论语十二章》,就在这阶段),简单、粗暴,能直译足矣。

  文友不主流就说了,汉语不是一门严谨的逻辑语言,古文解读只能追求辞达。所谓辞达,就是没有逻辑上的明显错误,语义清晰就行。

  确乎如此,太咬文嚼字抠字眼儿,绕晕了小脑袋瓜子,会打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故而可引导孩子们译作:三(或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优点/长处,向他们学习,他们有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

  另,我在讲“三人行”这则的时候,会将后面一则提上来,让孩子们类比着研读,有异曲同工之效。引用如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归到正题:闲解。

  抛开初中生课堂,按我自己的思路,闲解之。

  说“闲解”,是我不懂训诂、考据和注疏。完全凭直觉,或者说,以个人的感知,来梳理“三人行”则的解读。

  下面,逐字铺开。

  1、三,译为,几。包含确数“三”,且不局限于“三”。算虚指,或者说约数。

  值得提醒的是:可默认为“少数几人”——此处划重点:不指向“多人”。

  因为人数多了,会违背孔夫子原意:处处皆课堂,人人可为师。

  定基础为“三”,不是“二”,是能保证最低概率,又能排除“二”的偶然性。譬如,恰好“第二个人”真的很“二”,通体找不到优点呢?

  2、行,不独指“一起走”或说“同行”,更多是广泛意义上的“与之相处”,也即“人际交往”。包括相遇、相识、相交等诸多方面。我个人倾向于译为:在一起(相处、共事)。

  3、师:有优点/长处,值得他人学习、借鉴和效仿的人。

  不把“师”解读为“值得学习的长处/优点”,是考虑上下文的衔接和语境:其后有对“善者”和“不善者”的态度和选择。

  也可反证法推演。如何看待这“师”呢?自是优(善者)缺点(不善)共存一一刚好能和后半句一一对应。

  之前好像见有把“师”解读为动词“学习、效仿”的。我表示不能认同:“师”肯定不是动词,否则“有”字没了宾语,存在也显得突兀。

  4、焉:这个字的译文,有些让人犯难。

  首先,各类教参、课案等,都译为兼词:在其中。

  此翻译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没有人说起。我曾经更倾向于:语气助词。

  理由是:“焉”字在句末作为兼词,它前面连接的,几乎都是动词和形容词,没见过名词的情况;倒反而“焉”作为句末语气助词时,前面的连接词不拘词性。

  为了这篇“闲解”,我又大量查证、比对。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给我找到了“焉”在句末做兼词的规律(它的前面是动词、形容词,或是动宾词组都可以),也找到了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似度极高的两句:

  A .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动宾)焉(兼词:在那里)。——《庄子》

  B. 澎蠡之口有石钟山(动宾)焉(兼词:在那里)。——《石钟山记》

  故而,结论出来了:“焉”,确是兼词。

  5、择,选择。

  6、其,代词。

  7、善者:优点,长处。不善者:缺点,不足。

  8、从,学习,效仿,借鉴。

  三、“三人行”整句的译文,大致如下:

  几个人相处或共事,一定有强过我可做我老师的,(看见)他的优点(我就)选择向他学习,他的缺点和不足,我(就对照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1-8 23:26 |只看该作者
临窗能不能帮我再找几个“焉”再末位的句子?我想再对比有没有名词后面的“焉”,能够翻译为兼词的先例~~~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1-8 23:26 |只看该作者
休息了,先。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1-8 23: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8 23:26
临窗能不能帮我再找几个“焉”再末位的句子?我想再对比有没有名词后面的“焉”,能够翻译为兼词的先例~~~

好的,我下电脑要休息了,明早去外地,明晚或后天,好吗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1-9 06:35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8 23:40
好的,我下电脑要休息了,明早去外地,明晚或后天,好吗

你忙吧。我今儿有事,也溜达不了版面。早安,临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1-9 07: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1-9 08:07 编辑

这层,我留着慢慢做笔记。谁也别理会我。。。。。

一、“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后面,充当处所、对象、范围和比较性的补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5.如乐作焉(在这里)。《石钟山记》
6.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到那里)(《石钟山记》)
7.五人者,盖当募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8.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在那里)。(《促织》)
9.吾夫又死焉(在这件事上)我子又死焉(在这件事上)。(《捕蛇者说》)
10.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1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河中石兽》)

二、“焉”充当动宾词组的补语:
1.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养生,动宾)焉。(《庖丁解牛》
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收尔骨,动宾)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祁奚告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1-9 08:02 |只看该作者

焉,还有这儿的意思仿佛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1-9 15:46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8 23:40
好的,我下电脑要休息了,明早去外地,明晚或后天,好吗

临窗,不用你忙了。我自己已经找到依据了,O(∩_∩)O谢谢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9 15:48 |只看该作者
鱼小溅 发表于 2024-11-9 08:02
焉,还有这儿的意思仿佛

O(∩_∩)O谢谢鱼小溅!这两天满脑子都是“焉”。好在,刚才,对的,就是刚才,我找到它在“三人行”里作为兼词的依据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9 20:3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9 15:48
O(∩_∩)O谢谢鱼小溅!这两天满脑子都是“焉”。好在,刚才,对的,就是刚才,我找到它在“三人行”里作 ...

主帖修改完毕了,麻烦告知我一下,我再重新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1-9 20:37 |只看该作者
另外,闲侃数字“三”~那个帖子,完整之后,也请发国学堂一份,可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9 20:5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9 20:36
好主帖修改完毕了,麻烦告知我一下,我再重新学习一下

说不上“学习”哈!各有各的看法,我也是跟了你们的思路,再调整自己的。。。已经修改好了。。。。可惜我忘记保存之前大量的焉句,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1-9 21:0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9 20:37
另外,闲侃数字“三”~那个帖子,完整之后,也请发国学堂一份,可好

我不太习惯一帖两发。肿么办?你是留着当国学堂的库存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9 21:0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9 21:00
我不太习惯一帖两发。肿么办?你是留着当国学堂的库存么?

你资料搜集得比较完备,不仅可供人参考,还可供人备查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1-9 21:05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9 21:01
你资料搜集得比较完备,不仅可供人参考,还可供人备查

所以我就更懊恼,之前把焉字句,没有单列出来,另行保存了。。。好吧,我回头搬帖子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