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杰赛尔 于 2024-12-5 12:11 编辑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这句,按主帖解释,原文如下:
色:说的是孔子师徒的表情,孔子师徒见到山梁上的雉鸡,表现出喜悦的表情。
举:雉鸡飞了起来。
如果是孔子表情有变化(色斯),导致了山鸡飞走,先不说孔子儒家一向强调泰山崩面不改色的,即使“改色”了,一个小小的表情变化,可能只是咧了咧嘴角,又不是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两米之外都看不清了,山鸡我笨想也十几米外吧,孔夫子一个小小的更让变化,山鸡能不能看到都两说着,慈眉善目的儒家大圣表情肯定不会夸张恐怖到让山鸡都感觉到危险,从而“飞了起来。”
也就是说,“色斯”如果说的是孔子的表情,而“举矣”说的是鸡,那么除了上面的说法外,还有一个就是,断句就不能这么断了,这是两个主语啊。至少应该断句成“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或者“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举起翅膀飞,然后又聚集在一起。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