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坐网约车,司机,简称C吧,很健谈,他儿子上初中,我儿子上高中,就教育问题我们聊了一会儿。他给我讲了他的教育模式,很能让人反思。
他是山东人,家里条件比较好,有北京户口,他开网约车属于闲不住。因为家里条件好,所以他儿子上的小学是一所重点小学,奉行鸡娃教育。然而,开学不到两个月,他就要求孩子转学,非常的坚决,最终转到了一个私立的国际小学。他说,自己让孩子转学是由两件事促成的:第一孩子自打上学以后,就呈现出一种不堪重负的疲态,用他的话,眼神都是呆滞的。第二是老师找他的谈话。
这个小学的课业量很大,知识教的很难,孩子有学不完的知识。没过多久,老师在家长会之后又找他谈话,主要内容就是质疑为什么他的孩子什么基础东西都不会,甚至连握笔姿势都不会。C听了就很恼火,孩子一年级,基础的东西不是你老师应该教的吗?不过C既然能在社会上混的风生水起,自然明白争执无意义。这个学校,在老师眼里,孩子的基础学习的各项工作就是该家长做的,老师的意义是在这个基础上教更高层面的东西。而这个学校的学生家长肯定绝大部分是早教、课外学习班的热衷者。自己的自主学习培养思路肯定和这个环境抵触,不可能改变大环境,那就只能改变自己。要不适应环境,要不换环境。C坚决的选择了换环境。
我问C,孩子初中学习状态怎么样?C非常满意,孩子不痴迷于手机,还会提醒父母少玩手机,会对智力造成伤害。据C描述,他孩子初中的学习成绩应该不如我儿子同时期,但是也不差。同时,孩子非常的热衷于航模制作,动手能力要比大部分学生强。这一点也是我儿子根本比不了的。
C是明智的家长,更主要的是他的经济条件决定他有选择权力。而今天我从北京看,有很多中产还在拼命的卷公立重点学校的鸡娃教育,我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是如果我是C,也不会去和那些人去卷公立重点学校的鸡娃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所谓鸡娃教育是:最优秀的老师给孩子最充足的知识学习途径;而实际的鸡娃教育是:最残忍的老师用最大体量的知识强行给孩子灌输,然后用海量作业加考试进行专业化考试学霸培养。对于学生而言,跟得上的就跟上,跟不上的老师也没有好办法解决问题,因为学习的高标准。对于知识的打基础和学习的辅助推动全部都是家长的工作。
回想我儿子的小学,初中,不是鸡娃重点校,嗯,也幸亏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