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醉老师斧正:黛玉之死外因
查看: 1688|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醉老师斧正:黛玉之死外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11 08: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过路的鱼 于 2023-10-12 06:50 编辑

原回目98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薛蟠和夏金桂婚姻的不堪,初看和黛玉之死没半毛钱关系,实则不然。
   我们先回顾《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香菱对宝玉说过的一段话【:“一则是天缘,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当年又是通家来往,从小儿都一处厮混过。叙起亲是姑舅兄妹,又没嫌疑。虽离开了这几年,前儿一到他家,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样,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又令他兄妹相见,谁知这姑娘出落得花朵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所以你哥哥当时就一心看准了。连当铺里老朝奉伙计们一群人扰了人家三四日,他们还留多住几日,好容易苦辞才放回家。你哥哥一进门,就咕咕唧唧求我们奶奶去求亲。我们奶奶原也是见过这姑娘的,且又门当户对,也就依了。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议了,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
   这段话透露出的信息有,薛蟠夏金桂是和贾宝玉林黛玉一样是姑舅亲表兄表妹的;薛蟠夏金桂还和贾宝玉林黛玉一样从小一起厮混过;薛蟠夏金桂和贾宝玉林黛玉一样是有天缘和互相有意有感情基础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他们俩对人不一样的是,薛蟠勇敢直来直去,主动回家就跟母亲提出要娶夏金桂,而贾宝玉懦弱只限于委婉暗示家长,没有主动向家长捅破那层窗户纸。
   通过以上对比,薛蟠和贾宝玉的爱恋状态是很类似的。如果薛蟠夏金桂婚后夫妻关系融洽琴瑟和鸣,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就会相对顺利。可是偏偏夏金桂的脾气秉性,尖酸刻薄拈酸吃醋爱耍小性子一哭二闹拿捏薛蟠,又和林黛玉对贾宝玉很类似。薛蟠娶了一个类似于林黛玉的夏金桂回来,搅得薛家上下老少不宁,是公开的事实。贾府里的人,不会不知,也不会不对此事做评价和有自己的看法。
   别人如何看待薛蟠的这段自由恋爱婚姻还是小事,王夫人的看法就很重要了——因为她是贾宝玉的妈,她娶个儿媳妇最大的诉求就是能听她的话孝顺她。薛蟠失败的婚姻,她肯定会引以为戒。
   王夫人从黛玉进府那天起,贾政不在家,她借传贾政话的名义,就表达了她希望黛玉远离宝玉的诉求。反观宝钗进府,王夫人就没有对宝钗说过类似于要她不要招惹宝玉离他远点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王夫人是喜欢宝钗的,也就是在选择儿媳妇上是会相中宝钗的。她为什么喜欢(相中)宝钗比黛玉多?一是,宝钗是她亲外甥女有血缘关系。二是宝钗为人豁达随份,连下人小丫鬟们都喜爱宝姑娘比林姑娘多,更何况王夫人呢。三是出于迷信原因。黛玉一进府,就说曾经有个和尚要她出家,要不一生别见外戚,不然泪水不断。而宝钗是有和尚给个金锁并留下金玉姻缘的话。一个是有预言见外戚不吉利一个是有金玉姻缘的吉利谶语,别说旧时讲究封建迷信的时代,就是当今在一些老人长辈的心中,这种预言也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四是当时的主流三观是提倡女子守妇德的,尤其是女子在对待个人婚姻大事上,是不主张她们自由恋爱的。黛玉和宝玉走得近,在王夫人的眼里是违反礼教的。从她撵晴雯芳官等,就可以看出她是容不下女子有自己和男子发展感情的趋势存在的。
   有了这四个主要原因,黛玉要嫁给宝玉要过王夫人这关是很难的。
   黛玉过不了王夫人这关,就嫁不成宝玉,嫁不成宝玉,黛玉的爱情就无处安放,就会悲痛欲绝导致心力交瘁泪尽气绝而亡。这个结局,一开始作为书里的当事人贾母王夫人等在前八十回里,可能不知道。但是到了后四十回里,小红穿个瞎话说是有人做媒贾母贾政王夫人给贾宝玉许了张员外家的小姐为妻了,黛玉就开始绝食乞求速死。黛玉会为爱殉情的举动,贾家的长辈们都已经发现了苗头,为什么还要冒着出人命的风险,也要拆散宝黛爱情,导致林黛玉死亡呢?
   我们上面分析了王夫人在前八十回里,为什么会相中宝钗的四点原因,就不再赘述。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贾政和贾母为什么要拆散宝黛婚姻,导致黛玉归天的原因。
   红楼梦时代,社会的主流道德观是反对年轻人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提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贾政作为贾宝玉的父亲,在宝玉的婚姻上,有绝对的发言权。他对待宝玉的婚事态度是,不主张宝玉早婚,是要他先立业后成家的。比如王夫人要提前给宝玉纳花袭人做妾,贾政就不同意,他是要宝玉先专心读书考取功名。王夫人只好背地里把花袭人的月例(工资)给涨到姨娘级别。
   贾政对待黛玉和宝钗,在感情上讲,黛玉是他亲外甥女,宝钗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他垂爱黛玉是一定的,因为贾雨村一个外人凭着妹夫的一封推荐信,他都能关照有加,就不用说对自己的亲外甥女了。具体的例子还有给大观园各景点起名时,有黛玉起的,作为舅舅的贾政是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就采用的。这也让黛玉自豪向湘云炫耀过。这里不要说是黛玉的文采斐然贾政没改,黛玉的文风是用词灵动意境美轮美奂情感视角独特,用我们现代的话说是有小资情调,贾政的文风是保守派也就是我们现代的“老干部体”,他们的文风截然不同,欣赏的标准也就不同,他采用黛玉起的大观园景物名字一字不改,纯粹就是宠爱外甥女不舍得拂了外甥女的面子。
   可是,宠爱和希望黛玉嫁给宝玉是两回事儿。从第四回黛玉进府时,作者通过王夫人的嘴传贾政的话,不让黛玉轻易接近宝玉,也就是贾政从根上就没有要儿子娶黛玉的意思。
   到了第二十二回,贾政看到其他人的谜语没有心理活动描写,唯看了宝钗的谜语,突然心里感到她也是个福禄不长久之人。而那次元宵节晚上聚会的年轻女子中,唯独薛宝钗和贾政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他要是替探春迎春惜春黛玉伤感,是因为这几个都和他有亲情关系,可是他偏偏对老婆的外甥女宝钗的谜语伤感,就是透露出了,贾政已经把宝钗作为宝玉未婚妻来观察了,而对黛玉只是和探春迎春惜春一样当自己家里的姑娘看的。
   贾政为什么会有要娶宝钗做未来儿媳妇的想法?一半应该是受王夫人枕边风影响,一半是受金玉姻缘论的影响。
   有了这两个原因,在第二十二回通过元宵节的谜语,贾政的心理反应来分析,他是对宝钗做未来的儿媳妇也不满意的。所以,贾政就在后来没有了宝钗做儿媳妇的打算。这才会在后四十回里,他的门客王作梅要给宝玉提亲,他能同意了,回来征求贾母王夫人意见的。
   提到贾母了,她可是黛玉父母双亡后,在世上从血缘上论最亲的人了。在黛玉进府时,贾母就表现出对黛玉的疼爱,甚至在吃穿用度上比三个孙女还要好。她对宝黛婚姻,在前八十回里虽没有公开表示过支持。但是,从她把黛玉和宝玉从小都带在自己屋子里住着,和在那年端午节见元春赐的礼物中,只有宝玉和宝钗的一样,第二天就能借着清虚观打醮通过和张道士对话,放出话来说宝玉不宜早婚来看,并不是贾母也是追求功名利禄之辈,和贾政同心同德,希冀宝玉先立业再成家的,而是有放拖的嫌疑,目的就是给自己的外孙女争取机会。
   可是,贾母不单单是黛玉的外婆一个身份,她还是荣国府的大家长。作为一个大家长,她是有维护封建礼教的责任和义务的。
   在身份地位见识学识上,贾母跟王善保家的司棋娘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王善保家的亲外甥女司棋和表哥潘又安有私情,都知道打自己嘴巴子和坚决反对司棋嫁给潘又安。
   贾母就算再宠爱疼爱外孙女,有心成全她和宝玉婚事,也不能允许她私自定情。所以,在第五十四回里,贾母讲掰谎记说先说【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这话的意思就是把一个人做了贼,违法乱纪了,你不能因这个人是个才子有才情就不处理他做贼的行为了和一个女子要是自由恋爱这还是个佳人吗类比了。我给大家再接地气的类比一下贾母的话,就是我们现代的家长都很宠爱孩子,可是当孩子到了学校早恋逃学打架惹事儿,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能因为宠爱而放弃教育孩子了。由此可以看出,贾母的立场,是维护封建礼教大于亲情的。
  
   前八十回派读者一直诟病贾母的人设在后四十回里改变了,变成了狼外婆不知疼爱亲外孙女了,支持金玉姻缘了。这些读者,就忽略了或者是阅读理解能力太有限了,读不懂贾母掰谎记的立场。掰谎记的后半部分,就是贾母表明完反对自由恋爱的立场,马上又用小姐眼前有若干丫鬟嬷嬷,哪里有时间和空间单独跟心仪的男子独处啊?都是编书人脑洞大开而已,来替自己的亲外甥女黛玉遮掩,毕竟在这次聚会上,宝玉给众姐妹倒酒,其他人都遵守礼仪饮酒,唯独到了黛玉那里,她逞强撒娇让宝玉替她一口干了那杯酒,惹得凤姐用提醒宝玉别喝冷酒来暗示宝玉和黛玉要有分寸。
   贾母面对自己亲外甥女的在宴会上的不当行为,她讲掰谎记表明立场反对自由恋爱,又巧妙地替外孙女打了圆场,一个小姐身边有那么多人侍候是不会背地里有啥私情的,这回他们兄妹代替喝个酒光明正大的,能有啥问题,(凤姐们)何必小题大做呢?
   从掰谎记事件,可以看出,贾母虽然反对自由恋爱,但是是偏袒黛玉的。以贾母讲掰谎记的手段来看,她是很有能力处理事情的。
   这也就是黛玉听懂了贾母的话意,自己有了收敛。甚至在王夫人派人查抄大观园时,也懂得维护封建礼教,遵守家里规则,安静地接受抄检,没有生气或者表示不满。也因此,一直以为贾母是会在宝玉婚姻大事上,替自己争取的。所以,当怡红院枯海棠反季开花,李纨说主宝玉婚动了,她心里欢喜以为自己终于要熬出头了,要和宝玉鸳鸯双栖蝶双飞了。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0-11 09: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过路的鱼 于 2023-10-12 06:49 编辑

我们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贾母的原计划,不可能不向着自己的亲外孙女。可是,在宝玉的婚事上,薛家宝钗比宝玉大,又是女孩子,就是不怕成剩女。就是不先定亲,王夫人在查抄大观园时,背着贾母撵了晴雯,贾母怎么可能不明白王夫人和薛家金玉姻缘的心思呢?就在贾母还没有抓住机会,来成全自己外孙女和宝玉婚事时,薛蟠和夏金桂自由恋爱并征得了双方家长的同意结成了夫妻。这对自由恋爱的夫妻,婚后把薛家闹得鸡飞狗跳的,这个变化,打乱了贾母的计划。所以,当薛蟠悔娶河东狮时,贾母在迎春婚事上,也不想做主导了,决定把下一辈的婚姻权交给他们的父母做主。
   前八十回里的这些铺垫丝丝入扣符合人之常情,后四十回关于宝黛婚事,和前八十回对应不差。就是,薛家由于夏金桂的泼辣,在和薛姨妈吵架中,连带着把宝钗也损了,要看她能嫁个什么样的男人。薛家的这一变化,让薛家母女加快了金玉姻缘的行动。
   凤姐和王夫人薛姨妈是有血缘关系的,她在前八十回里取笑黛玉说她嫁给贾家等话,并不是站在支持宝黛婚姻立场上的。当时的主流观念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邢岫烟和薛蝌定亲后是避免见薛家人的,薛姨妈这个长辈在场,她就不到场,是要有矜持态度的。当凤姐也好,小厮兴儿也好,都在拿黛玉和宝玉的感情说事时,就是在高级黑黛玉和宝玉不守礼仪了。前八十回里,凤姐越是看着热情拿宝黛爱情开玩笑,越是证明她是在黑他们是不会支持黛玉嫁给宝玉的。
   当夏金桂进门整治完了香菱,开始向薛姨妈宝钗发难时,薛姨妈名义打着进府和王夫人凤姐商量关于夏金桂的事儿,实际上就是为金玉姻缘搞串联呢。
   贾政在前八十回里反对宝玉早婚,对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没有了说给宝玉的念头了后,在后四十回里,光阴似箭又过了几年了,宝玉也大了,有门客要给宝玉做媒是张员外家的小姐,他也开始考虑了。又贾政不太爱当家人也孝顺,王作梅要给宝玉提亲,他就先征求贾母意见。
   贾母在迎春婚事时,表示了不再过问孙子孙女的婚事了,但是婚后迎春过得并不幸福。这又给了贾母要替孙子把一把关的念头了。
   借着娘们几个都来看生病的巧姐,贾母想起了宝玉婚事,知道邢夫人和张员外家有亲戚,就问邢夫人张家人品怎样?邢夫人没有替亲戚张家说一句好话,这个话真假贾母都没有再调查求证,就急忙派人通知贾政回绝了这门亲事,可见贾母还是不希望宝玉娶外人的。
   那么宝玉婚事该怎么办呢?贾母提出两点指导性意见,在园子里找目的知根知底,又能亲上加亲。
   这话,贾母说出来,别说黛玉以为非自己莫属了,我们读者也能感觉到贾母的用意。
   可是,当时在场的人,连邢夫人都因侄女邢岫烟是薛姨妈的侄媳妇有偏亲了,更别说和薛姨妈王夫人有血缘关系的凤姐了。
   于是,是亲三分向也好,王氏娘们早有预谋也好,凤姐抓住贾母的两点指导建议,提出了,老太太这不有现成的吗?金玉姻缘啊!
   这个时候,金玉姻缘当着王夫人邢夫人的面提出来了,贾母再反对就是彻底跟家里的这些女眷翻脸了,跟她们翻脸了,就算黛玉嫁进来,贾母百年之后,黛玉的处境也是不乐观的。


贾母只好顺坡下驴了,笑着说,可也是我怎么就忘了金玉姻缘。怎么品这话,都是透着无奈,和一开始她的两点建议并不是为了宝钗而提的。
   后四十回关于金玉姻缘的达成,只要前八十回读者没有受新红学影响,仔细阅读过文本,我想都能看出和前八十回一脉相承。就是诽谤后四十回的某些专家学者,他们面对黛玉之死,也就是本回和前几回时,也不得不承认,说是这些是曹翁原稿。
   分析完了贾母贾政凤姐的前后对宝玉黛玉婚姻的态度,和宝黛爱情受薛蟠夏金桂自由恋爱婚姻不堪的影响,还要说一个人对黛玉之死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花袭人!
   花袭人我不喜欢她是因为她又做又立,作者的年代价值观和我是不一样的,他欣赏的是袭人作为奴才能够领悟##的心思,一心一意为了##付出,哪怕是男##要和她云雨,她也顺从。她是第一个靠身体和宝玉走得最近乎的女子,可惜她的身世不符合做宝玉的正妻,那么既然名誉上不能做正妻,实际上让宝玉爱她比正妻多,这是每个小妾的心思——花袭人也不例外。
   还是薛蟠夏金桂两个丧门星惹的事,他们对香菱的迫害,传到了花袭人的耳朵里,她就开始害怕黛玉嫁给了宝玉自己成为第二个香菱(所以王夫人怕黛玉是第二个夏金桂是有原因的),黛玉的脾气秉性被曹翁描写的和夏金桂类似了。
   花袭人一害怕,就站队薛宝钗这边支持金玉姻缘了。她支持金玉姻缘,又怕宝玉知道了娶的不是黛玉受了打击就跑去找王夫人告密,说是某年某月宝玉黛玉在大观园里私订终身非你不嫁非你不娶了。王夫人马上告诉了贾母。这等于直接打了贾母的老脸!贾母早在掰谎计时就表明了有女子私情和男子作贼一样,黛玉偏偏就有了私情,这不是拿她这个外婆不当回事吗?
   接下来,贾母对待黛玉的态度,应该说是到底是经过风浪见过世面的,不像王善保家的,直接又哭又闹打骂外孙女的,只是和凤姐一起设计了调包计,准备宝玉成亲后,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来开导劝说黛玉给她找个好婆家。
   坦率地说,贾母能做这个打算,王夫人凤姐不去直接数落嘲笑黛玉,在当时封建礼教下,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我这么说,肯定会有读者发问,那么当时的封建礼教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黛玉和宝玉的爱情不符合当时的主流三观,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红楼梦》歌颂宝黛爱情呢?
   这里有个误区,作者写红楼梦的宗旨是为闺阁中的女子立传的。黛玉值得歌颂的地方,在当时人看来是这个女孩子已经到了不得到爱情宁肯去死的地步了,也没有背叛封建礼教越雷池半步做出出格的事儿,也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临死前能自豪的说出,她的身子是干净的,要求把她的遗体送回姑苏老家。
   还有一点就算是当时的时代,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统治者和封建制度所称赞的礼教所束缚,又封建礼教又不等于封建律法,对于美好的爱情人们还是向往的。文学的价值不是只有我们现代人才认识到有的,自古文学就是有价值的,而有揭露和有批判性价值也是自古有正直正义的文人们所推崇的。也就在红楼梦发行的年代也出现了与封建礼教相悖的挺黛派。只不过,后来挺黛派又不能用当时成书的时代的主流观念去解读黛玉之死的外因,只凭着喜好来臧否在黛玉之死事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几个人了,尤其是贾母,就被狼外婆了化了。由此,连累着后四十回也被不明真相的一些读者所啐弃了。
(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0-11 09: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0-11 11:01 |只看该作者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0-11 09:09
贾母只好顺坡下驴了,笑着说,可也是我怎么就忘了金玉姻缘。怎么品这话,都是透着无奈,和一开始她的两点建 ...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11 14: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月考,监考中。

中午看了个开头,别急,我慢慢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11 15:14 |只看该作者
主楼和二楼接不上。一定是漏掉了什么,你看一下。,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11 15:3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1 15:14
主楼和二楼接不上。一定是漏掉了什么,你看一下。,

谢谢光临黄金。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0-11 16: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0-11 15:36
谢谢光临黄金。

哈哈你也在这里,我来跟大槐公主学习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0-11 19:0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1 16:23
哈哈你也在这里,我来跟大槐公主学习学习。

客气了。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0-11 23: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在认真看,中间缺的文字请补上。

这几天月考,监考批卷,很赶时间。

我们不急,慢慢切磋。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0-12 06: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1 23:08
我在认真看,中间缺的文字请补上。

这几天月考,监考批卷,很赶时间。

添补在一楼了。醉老师费心劳神了,等你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0-13 15:2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1 23:08
我在认真看,中间缺的文字请补上。

这几天月考,监考批卷,很赶时间。

谢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0-13 22: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1 23:08
我在认真看,中间缺的文字请补上。

这几天月考,监考批卷,很赶时间。

坐等醉老师过来切磋!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0-16 14: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醉老师还没忙完中考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0-17 09: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3-10-17 18:56 编辑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0-16 14:43
@榆园书话
醉老师还没忙完中考呢?

来辣来辣
今天只有下午的课,偷得浮生半日闲。

论坛我是准备放弃了的。因为遍览六星,也没看到几个有价值的、值得耗费时间精力去认真读的帖子,更不用说那些口水战。

唯公主这篇解读《红楼梦》后四十回,对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看《红楼梦》,因为小时候家里无书可读,只有一本破旧不堪没头没尾的《红楼梦》,于是半懂不懂囫囵吞枣地翻看。倒是看了个大概其。

到了大学有《中国古代文学》课,老师要开《红楼梦》专题讲座,要求全体读《红楼梦》,于是掀起一场“红学”热。那一个学期,同学们争相阅读《红楼梦》以及红学专著,什么周汝昌,俞平伯,那时候是八十年代初,还有李希凡、蓝翎的,但看不到胡适、蔡元培的。我也就跟着再次读了读,晚上在寝室聆听同学关于红楼梦话题的辩论。

当然我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学了个稀里糊涂。我们班有同学能背诵《红楼梦》里的全部诗词。惊为天人。

所以对于《红楼梦》,不敢说懂,只能说看过。

公主这篇《红楼梦》后四十回解读,我还真的认真看了。斧正不敢,说说观感。

首先一个印象,是推陈出新。

文章中大部分观点,基本继承了前人的红学研究,但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解读。

比如开篇谈到“薛蟠与夏金桂的婚姻”,对宝黛爱情结局的影响。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推论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当然我也有四十年没有关注“红学”研究了,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提出这个观点,如果没有,公主此论当为首创。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0-17 10: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3-10-17 18:58 编辑

接下来,公主重点解读为什么贾宝玉最终娶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这倒是个老话题。


整部《红楼梦》是托在一个神话故事上的,第一回说到,你倒此书从何而来?所谓“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补天剩下的石头”,而宝钗黛各有宿命定数。但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悲欢离合 ,还是让人一读三叹,掩卷伤心。看《红楼梦》没有流过泪的,要么没看懂,要么不能共情。


所以为什么林黛玉不能嫁给贾宝玉?

除了宿命以外,公主详细分解了原著的细节,揭示了许多因果,点明许多伏笔,从王夫人到贾政,最后是最关键的一家之主贾母。才有实现了的金玉良缘,而木石前盟终是一场梦。

很多细节,我当年是没注意到的,其中的因果,也没看出来,这次经公主点明,方才恍然大悟,所以深夜读公主这篇文字,经常会心一笑:原来如此。妹问我你笑啥呢?

不足为外人道也。

毛主席曾经说过,《红楼梦》不读三遍以上,就没有发言权。

公主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不知要读过多少遍红楼梦。但就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你没看个三遍五遍,你都看不懂。更何况要写评述。

而后四十回为续作,说实话,以我的水平和粗糙的读书态度,根本看不出来。都是听那些红学家说的。

当年也有人坚持认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是“完璧”,也有人认为高鹗只是整理,并没有续写。

甚至我听说,《红楼梦》到底是谁写的,还不确定。只不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水平,向全世界推出的时候,不能连作者都不知道吧?于是按照书中的提示,硬安了个“曹雪芹”,但曹雪芹何许人也?也是一个疑案。曹雪芹祖籍,一说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我就是辽阳人,所以知道这件事。
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给上古传说中的“黄帝”都能安排出父母家系,给曹雪芹安排个族谱爹娘,不是难事。

但我对这些很忽略。我又不研究“红学”,爱谁写的谁写的吧。

还看过一两个版本的今人续书的后四十回,写贾宝玉和薛宝钗的苦难生活。

公主的文字,我就不过多解读 了。所谓“七宝楼台,碎拆不成片段”,推荐喜欢《红楼梦》的版友看一看,会有很多收获。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0-17 15:0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7 10:16
接下来,公主重点解读为什么贾宝玉最终娶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这倒是个老话题。

谢谢好意见。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0-17 19:01 |只看该作者

希望公主再发几篇,以飨读者。

这篇没有谈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不恰之处。据说后四十回有多处不符合前八十回设定的地方,等着公主一一揭示。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0-17 19: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7 09:37
来辣来辣
今天只有下午的课,偷得浮生半日闲。


感谢醉老师百忙之中屈尊降贵来读我的文字。我和醉老师读红楼梦的目的有点对立。醉老师大学时读还和同学们讨论是真的要做学问。我读红楼梦是在天涯社区溜达,看到一个帖子《袭人直到离府时还是处女》。我那时虽然没有阅读过红楼梦,看过几集电视剧,小时候也听家里的父母讲过红楼梦故事。所以,宝玉和袭人那点破事还是知道的,这怎么到离府还是处女,我就点进去读了。读完了,主帖读跟帖,里面吵的厉害。我当时判断不出正方还是反方谁对谁错。就留言实话实说,只仅对楼主的敢于创新的观点表示欣赏。就是这么个挺空洞的回复,招来了反方网友的辱骂。而我不会骂人,要讲理又没读过红楼梦,没发回敬回去,这才找出家里的一本通行版《红楼梦》囫囵吞枣读了一遍。也没读出个啥名堂。
就胡乱写帖子在红楼版耍存在感玩。在这期间,没少得到红楼版那些网友们的指导。
要说读几遍,我还真没有三五遍。只是在网络平台上,读的帖子多,为了每个帖子的回复,单独读对应情节。所以,太祖也好还是你们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也好,读红楼梦没有网络平台这么便利放开的沟通交流是一大遗憾。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0-17 19: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7 10:16
接下来,公主重点解读为什么贾宝玉最终娶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这倒是个老话题。


红楼梦,在192几年前,没有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不是一个作者之说。清代到民初读红楼梦的研究者不是小说派的解读就是索隐派。民初,蔡元培是索隐派的代表。胡适跟他辩论,攻击索隐派是笨老伯猜谜。他在26年左右说是从商人手里买了本乾隆年间手抄本带批语的前八十回回红楼梦。由此,发表了两个观点,一是曹雪芹是江南织造曹寅的孙子二是前八十回曹雪芹后四十回高鄂。也就是俗称的新红学。但是,蔡元培和胡适论战,胡适并没有占上风,这事就搞下了。
建国后,太祖喜欢红楼梦,用意识形态去读后四十回,说是后四十回没头反封建没有让贾家一败涂地是败笔。就采用了胡适的新红学做为红楼梦出版宣传,新红学成为主流红学。
期间有不少学者和红米,拿出证据证明胡适的那本书是作假的。时间线是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老板在申报上登广告整理有爱好红楼梦的读者为前八十回写批语,采用的每条价钱不等。这也就是脂本批书人有好多人名的原因,其中笔名脂砚斋的人批语最多。就采用他的名叫脂本。有正老板把这些批语一条一条粘贴在一本红楼梦上影印了几本。这事没在文化圈掀起浪花就放弃了。十五年后,胡适和蔡元培掐架,为了绊倒蔡元培,胡适就撒谎作假拿出了十五年前的有正版仿本说是古籍。这本做假的书后来被胡适带走了。而197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就是原有正书局,在清理几十年库房存货时发现了当时有正书局老板的影印版脂批红楼梦从而证实了胡适作假。由于主流红学就是胡适的观点,国内的主流红学家都是新红学受益者,也就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了。直到俞平伯去世时,俞平伯自己留有遗言说是,胡适俞平伯腰斩红楼梦有罪,高鄂程伟元保全红楼梦有功。此后,在2011年,有个铁岭会议,半遮半掩说是后四十回是无名氏作的,也不肯承认120回是全璧。这也是我写这个系列解读后四十回的原因。
2021年,央视9播出的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官方首次承认了120回是全璧,不过关于曹雪芹是谁还是坚持了新红学胡适的观点是江南曹家。这也被广大红米所诟病,说是胡适的新红学要倒都倒不能只倒一半。我对谁是曹雪芹也没有能力辨别,主张他就是一个笔名符号,就像醉老师说的,不能没有作者,关键是关注书的内容就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10-17 19: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7 19:01
希望公主再发几篇,以飨读者。

这篇没有谈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不恰之处。据说后四十回有多处不 ...

我这个系列共51篇,主要就是针对反驳前八十回脂批和后四十回不对应的。然后才是新发现,比如本回的薛蟠夏金桂婚姻对宝黛爱情的影响,比如在鸳鸯之死里,反驳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比如,元春死时的年纪不符问题等。
天涯关了可惜了红楼版了,那里我每个帖子地下都有网友们的意见和我的回复,本打算整个写完了,再整理时针对这些意见进行修改,这一关只剩下我保留的主帖跟帖全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0-17 19: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7 19:01
希望公主再发几篇,以飨读者。

这篇没有谈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不恰之处。据说后四十回有多处不 ...

醉老师,你要是有认为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不符的地方可以单独提出来,我给你做个解答吧。帖子51篇再发怪累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0-17 20:14 |只看该作者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0-17 19:20
感谢醉老师百忙之中屈尊降贵来读我的文字。我和醉老师读红楼梦的目的有点对立。醉老师大学时读还和同学们 ...

如果让我选择宝钗和黛玉,我会选宝钗。

《红楼梦》的女人中,我最喜欢晴雯。晴雯与袭人的明争暗斗,蛮有意思。公主写来一定妙。


只是晴雯死在前八十回,公主这个系列未必会提到。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0-17 20: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7 20:14
如果让我选择宝钗和黛玉,我会选宝钗。

《红楼梦》的女人中,我最喜欢晴雯。 ...

都单独写过,现在回头看那时写的太幼稚了。晴雯我给他贴的标签是傻白瞎,宝钗是符合大多数人选择配偶的标准的,醉老师选的不错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0-17 20:22 |只看该作者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0-17 19:50
红楼梦,在192几年前,没有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不是一个作者之说。清代到民初读红楼梦的研究者不是小说派的 ...

时间线是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老板在申报上登广告整理有爱好红楼梦的读者为前八十回写批语,采用的每条价钱不等。这也就是脂本批书人有好多人名的原因,其中笔名脂砚斋的人批语最多。就采用他的名叫脂本。
==============================================
脂砚斋?我没理解错的话,你是说脂砚斋是1911年参与批书的人之一?


脂砚斋应该是跟作者同时代的人吧,或朋友或亲人。脂批本应该是尚未公开发表的版本。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0-17 20: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10-17 20:22
时间线是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老板在申报上登广告整理有爱好红楼梦的读者为前八十回写批语,采用的每条价钱 ...

是的,脂砚斋是个冒牌货,并不是和作者同时代。我对红楼梦版本没有研究只是在红楼版九年耳闻目染知道一二。关于这方面一个是曲沐一个陈林,他们的著作里有证据。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0-17 20:29 |只看该作者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0-17 19:50
红楼梦,在192几年前,没有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不是一个作者之说。清代到民初读红楼梦的研究者不是小说派的 ...

,俞平伯自己留有遗言说是,胡适俞平伯腰斩红楼梦有罪,高鄂程伟元保全红楼梦有功。此后,在2011年,有个铁岭会议,半遮半掩说是后四十回是无名氏作的,也不肯承认120回是全璧。这也是我写这个系列解读后四十回的原因。


=======================================================


哦哦。这样啊,因为只看到一篇,所以我以为你专门解读后四十回,是认为后四十回是续作呢。


我说了我没看出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有什么不同。


但以开篇第一回的情境来看,后四十回贾家又“中兴”又似乎并非作者初心,亦有篡改之嫌。


公主就说说,为什么作者又在结尾写了一个中兴的尾巴?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0-17 20:33 |只看该作者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0-17 20:26
是的,脂砚斋是个冒牌货,并不是和作者同时代。我对红楼梦版本没有研究只是在红楼版九年耳闻目染知道一二 ...

啊?冒牌的啊?

我这就受害不浅了,我一直奉脂砚斋如神人,专门找过脂批本,一字一句地读脂批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0-17 20:37 |只看该作者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0-17 20:18
都单独写过,现在回头看那时写的太幼稚了。晴雯我给他贴的标签是傻白瞎,宝钗是符合大多数人选择配偶的标 ...

晴雯神似黛玉,两个人一样的结局,晴雯斗不过袭人,黛玉败给宝钗。都是失败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0-17 20:42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下文。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