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借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别人辩论所说的话,表达了他的政治理念。
简而述之,需要从定义一个正义的社会开始。苏格拉底和别人讨论2500年前的正义论,什么社会算得上一个正义的社会,有一段很长的论证,大概的结论:一个正义的社会,是让人的天赋能在社会得到发挥。由此的结论,一个人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他就应该干什么事情。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
由此而衍生,一个ZF的领导者,应该由哲学王并具有高超的治理技艺的人来充当,直接的目的,所遵循的原则,都是大公无私地对待国家事务的。
柏拉图反感民主选举制,有一个直接的原因,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是被投票投死的,但是,仍然有学理上的逻辑,就是选举领导同样会因为民众会被谎言蒙蔽而选错了人当领导人。
柏拉图那时候,应该没考虑到对于领导者权力的管制问题,他只思考,选了一个蠢蛋,就会干一堆蠢事,并且选举也可能存在舞弊或者被控制选票等等问题。这其实有点像美国现在两党出两个人,让民众选一样。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有被操控的可能。所以,一个是疯的,一个是老年痴呆的。柏拉图的能人治国,在美国就刚好不能实现。
精英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但问题是如何产生这样的精英,苏格拉底有很荒谬的建议——也许那叫时代局限性;又如何限制精英对国家人民的叛变——这也是苏格拉底或者柏拉图不考虑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当代政治的难题和顽疾。一个在民主社会中——选出来的领导人,不被愚蠢的大多数满意,精英的政策就不能实现。就像最近法国大罢工一样——从国家的需要去看,有理由推迟退休2年。但懒散的法国人不愿意,他们不考虑国家财政问题,也不考虑国家之间的竞争问题,他们只考虑自己的权利问题。这样的国家就无法治理。另外一个问题,就在威权社会中,民众无限信任zf,然而,最可怕的就是独揽大权之后,走向人民的反面。这两种情况在这个问题的两端,一个是政治缺乏权威性,一个是政治过于权威性。如何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估计是东西方政治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