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2-24 16:03 编辑
杂谈系列再读《笑林广记》(2) 偶遇知音
【原文】(1)
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无他,亡儿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译文】
某先生平时喜欢弹琴,曾经说世上没有他的知音,总是怏怏不乐。一天闲着没事,他又弹琴消遣。忽然听到隔壁家有叹息的声音,以为遇到了知音,就敲人家门问是怎么回事。隔壁的老妇人说:“没有什么,死去的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今天您弹琴的声音特别像他弹棉花的声音,听了,不觉悲从中来。
郑重声明,此知音非我论坛知音。
说起来古人损人也是有意思,不说那先生的琴谈的如何不好,只是说听起来像弹棉花的,最重要的是借着老妇人的嘴巴说,先生的这弹琴的功底,就像她死去的那个职业弹棉花的儿子,损不损啊?这先生以后还能弹琴么?还有自信心弹琴么?
帝怕妒妇
【原文】(2)
房夫人性妒悍,玄龄惧之,不敢置一妾。太宗命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定制,帝将有美女之赐。夫人执意不回,帝遣斟以恐之,曰:“若然,是抗旨矣,当饮此鸠。”夫人一举而尽,略无留难。曰:“我见尚怕,何况于玄龄?”
【译文】
房玄龄的夫人,性情又嫉妒,又凶狠,玄龄非常害怕她,不敢娶一个小妾。太宗命皇后召见房夫人,告诉她,现在很风行纳妾,而且有规定,皇帝将有美女赏赐。房夫人坚决不答应,皇帝命令给她送毒酒,用来恐吓她,说:“像这样,是抗旨呀,应当喝下这杯酒。”房夫人一饮而尽,丝毫没有为难的神色。皇帝说:“我看见了都害怕,更何况玄龄呢?”
房玄龄何许人也?此君乃是谋士之一,深得李世民赏识,玄武门之变,他居功至伟。中书令,尚书仆射,梁国公,司空等官职都做过,唐朝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足可见社会地位不低啊。只是唐代纳妾成风,很不好的社会风气嘛。最主要的是皇帝动不动就赏赐几个美女给下属,房夫人看着就来气,咋地,碗里的不是肉啊,还想惦记着锅里的?为表明决心,抗拒纳妾,这女子连“毒酒”都敢一饮而尽,帝王听了也哆嗦:老房啊,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你家的油盐水米不进,还不要命,这他娘的太吓人了,收了那你纳妾的活思想,从一而终吧,这个忙朕帮不了了。
(说明一下,看到徐教授斧正非常感谢。因为书上的原文不能复制,所以我找了电子版的,看起来问题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