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娱乐家园 半日闲 漫说唐诗【三】——旗亭画壁
查看: 1878|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说唐诗【三】——旗亭画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24 20: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中唐、晚唐都说过了,今天给小醉讲一段盛唐故事,叫“旗亭画壁”——盛唐时期三位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的传奇。
  
  盛唐诗歌,群星璀璨,是唐诗的全盛时期,李白杜甫都出现在盛唐。
  
  后人把李杜以下的盛唐诗人按照作品的风格,分为两个流派,一个叫山水田园诗派,一个叫做边塞诗派。
  
  大唐开疆拓土,北方战事不断,反映在诗歌上,出现了大量表现战争生活、描绘边塞风光的作品,雄健豪迈,悲凉慷慨的风格独树一帜。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人物。又称“高岑派”。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5-24 20:40 |只看该作者

故事开始。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初冬,东都洛阳城内,尚有几片暮秋的残叶,散落在斜阳巷陌之间。傍晚,天色阴霾,冬云低垂,飘起了雪花,开元二十五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些……
  
  盛唐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三人恰好在洛阳相遇,于是相约到洛阳城东最有名的旗亭酒楼小聚。
  
  三人找了个僻静所在,刚刚坐定,听得门廊一阵喧闹,原来东都洛阳官家乐府——梨园的官员带着一众弟子登楼宴饮。三位诗人围着火炉,一边喝酒,且听他们有何举动。

       少顷,环佩响处,四名美艳妖冶的美女抱着琴瑟琵琶,款款而来。此皆东都当红歌姬,如花团锦簇,体态丰盈、摇曳多姿,貌美如花,顾盼生辉。
  
  看来今晚有歌听了。王之涣提议:我们三人在诗坛齐名,一时难分高下,今日却是个巧遇的良机,我有个计较:等会他们唱起歌来,谁的诗被唱的最多,就算谁拔头筹,何如?王昌龄、高适抚掌称妙,如此最好。
  
  乐曲声起,第一位歌女婉如莺啼: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喝彩声中,王昌龄不疾不徐的伸出手指蘸了点酒,在身后的墙壁上画了一道:我的,七绝一首。
  
  又一歌女出场,唱到: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
  
  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微颔,伸手蘸酒画壁:我的,一首五律。
  
  第三个歌女随即德登台唱来:
  
  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未及唱完,王昌龄故意拉长了声音:我~~的,回手又在身后墙壁上画下一道:两首七绝。
  
  眼睛却一直盯着王之涣,心中暗道:小王,你也忒没面子了,还好意思号称“三人齐名”,怎么你的诗一首也没有啊?
  
  王之涣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心说不至于吧,我的诗有那么差吗?一脸不以为然地抓起个鸡爪子啃了一口,吐出一块骨头来,嘴一撇:瞧着这仨土了吧唧的丫头,也就配唱你们俩那“下里巴人”的玩意儿,最后出场的才是最漂亮的美眉,这叫压轴,懂吗?
  
  这时候第四个歌姬怀抱琵琶姗姗而来,这才坐稳,王之涣说:如果这支曲子唱的还不是我老王的,我从此弃行,谁再写诗谁是孙子!
  
  话音未落,歌声骤起: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原来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得意之极,一拍桌子,叫了个“好”!三人开怀大笑。
  
  把唱歌的美眉吓了一跳:心说这几位爷这是砸场子的?唱完一曲,走下台来,低声询问:几位爷,是不是嫌奴家的曲子唱的不好啊?
  
  三位诗人自知失态,连忙道歉,说明原委。
  
  歌女一听,这三位居然是倾慕已久的三位大诗人,喜出望外,连连下拜,请三人上座,三位诗人与梨园众姐妹把酒言欢,彻夜欢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24 20:44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故事载于唐·薛用弱的传奇小说《集异记》,“王之涣旗亭画壁”,野史趣闻,不可当真。
  
  三位诗人齐名于当世多有交际;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这是历史原貌,但因为年龄,地位及作品年代与历史不符,“旗亭画壁”的故事只是一段趣谈尔。
  
  事属传奇虽不足信,但可以借此一窥大唐盛世的社会风貌。
  
  此三人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每有新诗问世,马上送到乐坊谱曲,广为传唱。在传媒手段极其原始落后的古代,诗词新作流传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足以让当今的文化传媒汗颜。
  
  这种现象在唐宋两代普遍存在,可见诗人词人在当世的名气之大。亦可知唐诗宋词何以能如此繁荣——当时社会文化氛围之浓郁,文学土壤之丰厚,民众对诗词及作者竟推崇如斯,感叹之余,怎不令人为之神往。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24 21:11 |只看该作者
别说,这个故事我还真读过,忘记在哪本书上看的了,但肯定没醉老师写得生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24 21:13 |只看该作者
果然王之焕凉州词更胜一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24 21:22 |只看该作者
怀璧其醉 发表于 2022-5-24 21:13
果然王之焕凉州词更胜一筹

接下里我要说说这三位诗人。

三位都是大诗人,我觉得高适格调更高些。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24 21:31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4 21:22
接下里我要说说这三位诗人。

三位都是大诗人,我觉得高适格调更高些。

嗯嗯,等更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25 09:28 |只看该作者
跟醉醉后面来蹭听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25 12:39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只给醉醉讲~我就听~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25 21: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2-5-25 21:20 编辑

  “旗亭画壁”三位大诗人之高适

       高适(700—765)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与岑参合称“高岑派”。。
  
  高适出身寒苦,一心渴望建功立业,曾经两次北上蓟门,亲历战争生活,第一次蓟门归来,高适写下了代表作品《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的杰作。这首歌行体的古体诗较长,我也很陌生,(几句话说不清楚,另行赏析吧。)我一边看一边纳闷,这篇《燕歌行》,我怎么没见过啊?呵呵。估计老师讲到边塞诗派的时候,我谈恋爱去了。
  
  他的诗不重文采,不饰雕琢,而豪迈悲壮,气度雄浑。
  
  他的另一首代表作,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别董大二首》:
  
  其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名字叫董庭兰,是唐代著名琴师,我们现在听到的古琴曲《胡笳十八拍》就是他改编成琴曲的,当时有不少诗作都提到他,如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始流行胡琴,就是现在的二胡,董大和他的七弦琴被冷落了。在长安流浪的时候,认识了同样“漂”在长安的高适。
  
  天宝六年(747)已经47岁还一事无成的高适,在睢阳遇见了流浪途中的董庭兰,聚散匆匆,分别时,高适写了两首赠别诗,另一首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穷的连请朋友喝酒的钱都没有。
   半生蹉跎的故友在穷困潦倒中相遇,分别之际,黄沙蔽日,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唯见大雁结队南归,这般凄凉景象,往往生出“日暮天寒,游子何之”的伤怀,而旷世才人竟沦落到这个地步,胸中必然愤愤不平.
  
  但高适没有悲伤,没有愤懑,反而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史家赞他“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以气质自高”,正因为诗人的这种“气骨”,这两句临别赠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说得如此坚定不移又体贴入微,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正可为志士增行色,更能让游子一洒胸中泪,再为你把泪擦干。
  
   这份亲切质朴,这份豪迈洒脱,感动的何止是一个董庭兰?一千多年后的这个午夜,这两句话直冲进醉笑寂寞的胸膛,依然滚滚发烫。
  
  唐代赠别诗篇很多,大部分是以伤感笔调表现依依惜别,徘徊流连的的情绪,感人至深,而另一部分赠别诗则慷慨激越,表现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情绪。高适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可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媲美。
  
   高适半生浪游,直到天宝八年(749)近五十岁才考中进士,经举荐做个了县尉,三年后辞官,投奔仆射哥舒翰帐下做幕僚。
  
   安史之乱爆发,高适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一飞冲天,协助肃宗平定了永王李璘的叛乱,以军功官至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有唐一代,诗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最后得以封侯者,仅高适一人尔。
  
   天宝三年,大诗人李白结识了高适。两人相从赋诗,还同游汴州,甚至到了“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程度,然而,安史之乱中,同为盛唐大诗人,两个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命运,反映出他们政治素质的天壤之别。
  李白从玄宗朝堂上被遣散后,到处瞎溜达,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正在永王李璘的帐下做幕僚,他以为:永王李璘也是国军啊,于是就留在永王李璘身边,参与平定暗示之后,不料,肃宗继位,永王李璘说肃宗篡位,起兵造反。李白稀里糊涂的成了叛军。
  
    肃宗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全权指挥平定李璘的军事行动。不久永王兵败,李白入狱,在寻阳狱中曾写诗给高适,求高适相救。高适根本没予理睬。
  
    李白曾以翰林供奉在玄宗身边两年多,一事无成,真的是一点政治头脑也没有。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25 21:20 |只看该作者


更了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25 21: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2-5-25 21:27 编辑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5-25 12:39
为什么只给醉醉讲~我就听~


哈哈一起吧。

我写东西喜欢找个话茬儿,因为谁谁谁,所以一大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25 21:22 |只看该作者
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25 21:27 |只看该作者
我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25 21:33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5 21:22
哈哈一起吧。

我写东西喜欢找个话茬儿,因为谁谁谁,所以一大堆

你偏心了~{:4_129:}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25 22:33 |只看该作者
李白也没有什么政治眼光,他只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25 22:40 |只看该作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千古名句比作者高适更令人耳熟能详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26 08: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怀璧其醉 发表于 2022-5-25 22:4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千古名句比作者高适更令人耳熟能详

每当失落的时候,受挫的时候,迷茫无助的时候,就读读这首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26 18:28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6 08:57
每当失落的时候,受挫的时候,迷茫无助的时候,就读读这首诗。

也没那么多忧愁烦思了吧,反正我没心没肺惯了,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26 19:20 |只看该作者
怀璧其醉 发表于 2022-5-26 18:28
也没那么多忧愁烦思了吧,反正我没心没肺惯了,哈哈

那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5-26 19: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2-5-27 09:22 编辑

  才如江海命如丝——“旗亭画壁”三位大诗人之王昌龄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在世时便以诗名盛传天下。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被贬为龙标尉,后授江宁丞。时人称之“王龙标”、“王江宁”。有野史记载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因不拘小节而一贬再贬。 我们从他的诗作和李白等大诗人与他的唱和赠别诗中可知,王昌龄是个慕侠尚气、纵酒豪歌的性情中人,这种人大都耿直任性,不知他得罪了多少人, 常年在被贬的途中。曾两次贬至岭南——五岭横贯湘赣割两广,岭南在唐朝已近荒蛮之地,其苦可知。晚年更“谤议沸腾”——骂声都沸腾了,呵呵,每读到此,醉某都会心一笑:醉笑玩个论坛都“谤议沸腾”,若入仕途,大概早枪毙了。
  
  王昌龄擅长七绝,史称“七绝圣手”,当世即称他“诗家天子王江宁”(一说“诗家夫子”),无论边塞诗,春宫怨妇诗,赠别诗都有上乘佳作,格调高朗,刚健清劲。史家称之为唐诗的“中兴风骨”。代表作《出塞》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至今,明月边关千年不改,见证了历代戍边将士、万千汉家男儿,出塞远征,浴血沙场,尸骨无还。有多少征夫泪思乡,就有多少怨妇哭断肠。
  
  绝句的难点在于“短”:以小博大,言简意赅,对于王昌龄这类高手,删繁就简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如何开出二月花来。 李白、杜甫,高适岑参,跟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一个小有才华的诗人,一抬头,前面是李白;一回头,后面是杜甫,是很容易气馁的。诗人而生于唐朝,何其幸又何其不幸。
  
  这首《出塞》,王昌龄可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构思奇险,唯有诗人这样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和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才敢在”七言绝句”这狭小舞台上,展示千年边塞风云的宏伟场景,悠远开阔,横贯古今。
  
  他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意的诗歌笔法,勾画出最具典型性的边塞风景——边关、明月;边塞战争最深重的苦难是征人未还,点染出最具传奇色彩的边塞名将飞将军李广;最理想化的胜利局面:把胡人赶过阴山。四句诗一气呵成,是边塞战争历史、现实和理想的高度浓缩,而我们在其它边塞诗中感受到的场景和形象,正好都做了这首七绝的注解。全诗蕴籍深厚而气势雄浑,苍凉悲壮, 后世奉这首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的赠别诗,亦不同于一般赠别诗的儿女情长,而意境开阔,于清丽脱俗中仍不失刚健。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首大约写于开元29年,王昌龄在江宁丞任上。他本来已经被贬岭南,开元28年刚刚因为科考优秀而授江宁丞,官道上对他的谤议依然“沸腾”。
  
  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一点他悲剧命运的性格因素。王昌龄过于耿介傲岸,这两句诗等于对谤议他的政敌宣战;也预示了他还将被这些谤议击倒,不论他不护细行的是什么,上次已经击倒他了,说明这一招对他很奏效;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几年后,王昌龄又遭贬斥,降为龙标尉;而他的死,也肯定与他的这种性格有关。
  
  安史之乱时,他再度被贬,避祸流落至江淮一带,路过亳州(亳:音“伯”,今安徽亳州)时,亳州刺史闾丘晓拿了自己写的狗屁不通的几首诗,求王昌龄给个好评,王昌龄拒绝。因此这位玉壶冰心,以诗才名满天下的“诗家天子”,被闾丘晓所杀,年58岁。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5-26 22:05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5 21:19
  “旗亭画壁”三位大诗人之高适

       高适(700—765)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与岑参合称“高岑 ...

昨天竟然没读高适~写的真的浅显易懂,很适合我读~麻烦醉老师更新了@一下我,有时只看消息提醒,而看不到主贴~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5-26 22:0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5 21:19
  “旗亭画壁”三位大诗人之高适

       高适(700—765)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与岑参合称“高岑 ...

今天看看能找到高适的诗不,一会去更我的贴子~

李白天下盛名,没想到竟然被高适无视~想知道李白这次在狱中死了没~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5-26 22:14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6 19:37
  才如江海命如丝——“旗亭画壁”三位大诗人之王昌龄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是盛唐时期 ...

王昌龄的性格我喜欢~但是因这性格送了性命不太合算~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5-26 22:15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6 19:37
  才如江海命如丝——“旗亭画壁”三位大诗人之王昌龄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是盛唐时期 ...

醉老师辛苦了,喝茶~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5-27 08: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5-26 22:15
醉老师辛苦了,喝茶~

客气了,有人看我的帖子,是赏脸。

非常感谢。

下次更新的时候喊你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5-27 09:02 |只看该作者
王昌龄这两首都是小时候常背的古诗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5-27 09: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5-26 22:07
今天看看能找到高适的诗不,一会去更我的贴子~

李白天下盛名,没想到竟然被高适无视~想知道李白这次在 ...

李白在永王李璘手下就是个文化随从,没干什么坏事,后来被御史中丞宋若思保出,不久被流放夜郎。途中遇朝廷大赦回到江陵,三年后病逝。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5-27 10:11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27 09:33
李白在永王李璘手下就是个文化随从,没干什么坏事,后来被御史中丞宋若思保出,不久被流放夜郎。途中遇朝 ...

李白晚年竟然也这样悲惨,不过最后被大赦还算不错吧~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5-27 18:43 |只看该作者

  王之涣(688—742),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登鹳雀楼》流传千年,家喻户晓。
  
  正史关于他记载很少。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参加科考,初被亲属举荐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吏,嫌受气不干了。晚年生活所迫,又出来打工,不久病故。开元年间,他的诗与高适、王昌龄齐名,但一生所作诗歌,仅存六首。
  
  除了“白日依山尽”之外,王之涣极为著名的还有《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品之一。王之涣的诗语言平直,气势开阔,高远苍凉,大气磅礴。而且用词接近口语,非常上口,这也是他的诗得以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以杜甫为例,杜甫是《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又一座高峰,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极高,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王之涣是无法比拟的。杜甫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你能完整背下来几首?真正代表杜诗最高成就的《三吏》、《三别》,和几首歌行体古诗,不是唐诗爱好者,绝对背不下来。
  
  王之涣的边塞诗成就,尚在高适岑参王昌龄之下,且仅存六首诗,就有两首,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什么?
  
  这种现象诠释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别。
  
  古往今来,通俗艺术都是下里巴人的,大街上太流行的东西,往往水平不高。比如音乐,越普及的就越低端,音乐的高端是交响乐,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芭蕾舞曲,意大利美声,歌剧。可普通百姓有几个人听过?有几个人听得懂?
  
  所以,千万不要以知名度来衡量艺术的价值。
  
  这首《凉州词》还有一段千百年未了的公案。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因凉州城距离黄河太远而被指“信口开河”。古凉州即今武威市,在甘肃西北部,距黄河直线距离至少400华里,黄河跟凉州城的确有些不搭界。
  
  另有一个版本的首句:“黄沙远上白云间”。盖河与沙这两个字,手写体几乎是一样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沙远上白云间,二选一你选哪个?
  
  唐诗意境开阔,诗人往往以意为主,诗中的景象难免跟现实小有误差。数学家华罗庚就曾从唐诗中挑过毛病。
  
  清代编辑的《唐诗三百首》里,有一首《出塞曲》,是边塞诗人卢纶的一首五绝: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华罗庚先生用数学的逻辑考据唐诗,看出问题了,写了一首打油诗质疑: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风高夜,怎得见雁飞?
  
  要说北方大雪时到底还有没有大雁飞?这个真难说。边塞诗派的另一位大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按照岑参的说法,北方八月就下雪了,大雁还没开始往南飞呢;
  
  但“月黑雁飞高”,确实是有点不合情理:“月黑雁飞高”可能是真的,但问题是,卢纶是怎么看见的?

           关于这首《凉州词》,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情节都一样,人物却不同。

       话说乾隆爷这天正在南书房写字,和珅纪晓岚伺候在左右,乾隆心情不错,写了一幅扇面,递给纪晓岚,纪晓岚一看,皇上写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说,纪爱卿给念念?纪晓岚说好嘞。仔细一看,卧槽,乾隆少些了一个“间”字。

      这特么怎么念啊?少了个“间”字,不成句啊,说皇上写错了?不敢。

      和珅在旁边也看出来缺了个字,赶紧拱火架秧子:念啊,你倒是念啊?!

      纪晓岚慢条斯理地开始念: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博君一笑。 “旗亭画壁”的传说和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三位诗人,就聊这么多。

    醉笑才疏学浅, 不免班门弄斧,贻笑方家,惭愧。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