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关于计划生育,推荐莫言小说《蛙》~
查看: 1344|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计划生育,推荐莫言小说《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2-29 08: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关于读后感,打算写《蛙》。他们说,咋不写《丰胸肥臀》?是了,莫言的作品,知道《丰》的多,知道《蛙》的不多吧?但我偏对《蛙》感触最多,许是出生农家,这种现实主义作品,更贴近我的感知,才不由自主共鸣了?

  《蛙》这部题材,姑姑万心是线索人物,她既是接生的,也是搞计生工作的。前者是迎接生命,后者是扼杀生命,虐心、挣扎,煎熬、苦痛,要怎样协调内心?而最大的矛盾,实则不在姑姑身上,而是农村固有的传宗接代观念与控制人口剧烈增长的社会矛盾。而文中还有隐含的矛盾,就是对“生命”的理解,此前,我从不曾意识到,这也会尖锐化——就我国现行法律而言,基本算不认可胎儿的生命权,除非他降落人间成为婴儿。

  但是,这部小说的残酷走笔,却让我极致痛苦:来不及降生的孩子,恣肆追捕、粗暴打胎等等,导致的生命亡失,让人不寒而栗。我是“计划生育”的支持者,但这部小说看完了,忽而很怕提及这词,仿佛它沾满了血腥气。“敬畏生命”和“铁面执法”,孰轻孰重?老实说,我很迷惘,且至今迷惘,不能得到解脱。

  小说结尾,让人倍感凄凉,万心在赎罪,为胎死腹中的亡灵。可她错了吗?谁也不知道。或许这才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它把读者丢在黑洞里,你只觉得被牢牢吸入,情节鲜活,历历在目,沦陷和挣扎,并辔而行,冲击着承受底线。

  《蛙》的走笔,比《丰》简练,情绪跌宕尤为剧烈,各种写法穿插,信件、章节、剧本,散而不乱。初始,似觉作者在批判,实则只是坦承。这就是莫言的高明吧?想想若是批判,该批判什么呢?立意很容易偏激。反而正是如此疼痛道来,才是还原现实、还原最初——而最初,便是底层的挣扎,不是高谈阔论,抑或其他。

  土地,儿子,老屋,这几样都是农村的固执,很长一段时间里,近乎根深蒂固、冥顽不灵。不了解这个,写不出这样的字,也读不懂这样的字。还有一点,读者可能会忽略,在国情体制内写这样的字,简直算是走钢丝索,如此高难度的动作,莫言将技巧和尺寸拿捏到位,写别人所不能写、所不敢写,并写得如此客观,人性化十足,这才是我佩服他的缘由吧?

  都说,小说这种体裁,在于矛盾冲突,并为解决矛盾铺路搭桥。事实上,掩卷而思,《蛙》的矛盾依旧存在。作者如此残忍把它展示出来,就像将脓疮晒到了阳光下,万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脓疮也该结痂了,但那疼痛,却还在岁月里延伸。而有些偏远地区,是否还在上演着同样的矛盾呢?就我所知,还真是存在的。

  如同很多民间陋习,毕竟存在了千百年,不是说扼杀就能扼杀的,需要文明点点浸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蛙》文的矛盾,谈不上陋习,但与此同类,亟待国民素质提升,才能化解于无形。

  而生命,又该如何关照?如何敬畏?这又是另一层思考了。从我的角度而言,《蛙》,比《丰》更值得一看,信不信在你,反正我是信了的。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12-29 08:18 |只看该作者
很早很早以前写的读后感。看你们忽而聊计划生育,发出来助个兴。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2-29 08:20 |只看该作者
我始终认为,一个家庭三个孩子,才是最合理的结构。但,回到话题最初,我依旧支持计划生育国策。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2-29 08:21 |只看该作者
而今放开二孩,三孩的政策制度,也在我的预料和理解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2-29 08:22 |只看该作者
很长时间里,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生几个孩子,而是如何解决养老的话题。。。。。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2-29 08:2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9 08:22
很长时间里,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生几个孩子,而是如何解决养老的话题。。。。。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2-29 08:24 |只看该作者
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反而生孩子政策制度放开了,却并没有那么多人投入生育,实在让人感觉惊奇,细细琢磨之后又似乎能够理解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2-29 08:25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早上好,逻辑。。。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2-29 08:34 |只看该作者
花花说她读不懂。其实蛙这篇比丰那篇好读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2-29 08:48 |只看该作者
谢谢荐读,分析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深刻大气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2-29 10:01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12-29 08:48
谢谢荐读,分析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深刻大气学习了~

哈哈O(∩_∩)O,后面几句,被你乐得我~~~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2-29 10:04 |只看该作者
不能用小说看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2-29 10:08 |只看该作者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12-29 10:04
不能用小说看世界。

小说高于生活,但毕竟来源于生活——恰恰是符合我在乡村看见的情形,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思考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2-29 10:13 |只看该作者
豆豆老师,看过那么多的书啊?!
不愧正宗的学院派。难怪死老多那么崇敬你!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2-29 10:21 |只看该作者
六镇 发表于 2022-12-29 10:13
豆豆老师,看过那么多的书啊?!
不愧正宗的学院派。难怪死老多那么崇敬你!

闲着也是闲着。偶尔就翻书看看。我就是我们四川人最鄙视的那种:你娃瓜戳戳的,连麻将都不会。

至于多乎哉,不说也罢,感谢他的所谓崇敬,但我不接受他以调侃我的名义贬损第三、第四方,这让我难以参与话题且诸多尴尬、无奈——他倒能够不懂尊重我的感受,还自鸣得意是在打磨我什么的,那就让他玩自己的手指头、脚指头呗,我看都懒得看一眼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2-29 10:21 |只看该作者
莫言揭露中国人的丑陋
我觉得没问题
但是总是觉得他内心阴暗
不喜欢他这样的作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2-29 10:23 |只看该作者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2-12-29 10:21
莫言揭露中国人的丑陋
我觉得没问题
但是总是觉得他内心阴暗

你这第一句有偏差,顺接的一句,就显得不那么妥当了。其他,喜欢不喜欢的,就看各人吧,无妨的。我也没说喜欢这个人啊,我是在评说这部小说提及的昔日乡村现状~~~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2-29 1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等我消停下来再好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2-29 10:2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9 10:08
小说高于生活,但毕竟来源于生活——恰恰是符合我在乡村看见的情形,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思考啊!


研究社会方法,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样本和数据,需要科学的统计,甚至要构建数据模型,然后才能得出结论。

文学描述问题的方法是集中刻画,为了凸显矛盾,还要用虚构的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2-29 10:2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9 08:20
我始终认为,一个家庭三个孩子,才是最合理的结构。但,回到话题最初,我依旧支持计划生育国策。

个人感觉,生孩子取决到男人对女人的爱,这个家给予的爱,有爱的家庭生几胎,只要能力尚可都没问题。像我这款,这样的家庭,生孩子那得权衡很多东西,想当初,羊儿十岁的时候怀过一个,但我只是通知了他然后一个人去堕胎,到现在也不后悔,生孩子我觉得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们家在 我的认知里,老人少了点慈祥。
生羊儿时爷爷奶奶不喜欢是个女孩,那我就把她养成他们不可能不喜欢的样子
怀二胎爷爷奶奶希望我生下来,嘴上说男女都一样,其实就想生个男孩,还许诺说给我十万块钱,我一听这话,更加坚定不生的念头,因为那岂是十万块钱的事,他们终归是明白不了里面的原由。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2-29 10:2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2-29 10:24
等我消停下来再好好看。

你注意休息倒是真的。帖子在这里,又不会跑。再说了,我码字玩的,这篇还是旧文,别累着了你~~~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2-29 10:31 |只看该作者
钟馗打鬼 发表于 2022-12-29 10:26
研究社会方法,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样本和数据,需要科学的统计,甚至要构建数据模型,然后才能得 ...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没有要根据小说得出什么结论啊!
推荐这篇小说给大家看,也仅仅是提供某种思路——希望大家探讨“计划生育”这个国策的时候全面一些,小说彰显的矛盾也就值得考虑在内了。是不是?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2-29 10:33 |只看该作者
一只羊 发表于 2022-12-29 10:28
个人感觉,生孩子取决到男人对女人的爱,这个家给予的爱,有爱的家庭生几胎,只要能力尚可都没问题。像我 ...

你这种情况,需要你当顶杆,自然是不适合生养第二胎、第三胎——我说的,是几个孩子是最好的家庭模式,是大范围、大概率数据,特别是针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家庭教育而言。并不代表每个家庭都必须这个模式,各有各的特殊情况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2-29 10:37 |只看该作者
对我这个不读小说的人,有点难度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2-29 10:39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2-29 10:37
对我这个不读小说的人,有点难度

不读也罢。读这个“读后感”,也是某种思路——这算给你漏题,帮你作弊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2-29 10: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保留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2-29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可以补充一下小说《蛙》的故事梗概,否则的话,像我等没读过小说的人来读此篇读后感,很难引起共鸣。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2-29 11: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本人对人口爆炸式的增长还是有点担忧的,担心教育资源能不能满足5年后的需求。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2-29 11:1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2-29 11:05
我觉得可以补充一下小说《蛙》的故事梗概,否则的话,像我等没读过小说的人来读此篇读后感,很难引起共鸣。

度娘资料:


《蛙》——莫言 故事梗概
万心在父亲的熏陶下,继承父业,做了镇卫生所的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在姑姑手里都会转危为安,本书的主人公万小跑就是姑姑接生的第二个孩子,姑姑取名学名万足,乳名小跑。

那时候,姑姑是妇女眼中的大救星活菩萨,但在一九六五年底,急剧增长的人口让人们感到了压力,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计划生育高潮便掀了起来。万心成了公社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带头人,从那个时候起,姑姑将从前积攒的好感几乎败光,之前姑姑被大家前呼后拥,如今人们都冷冷避着她,尽管姑姑狠抓计划生育但收效甚微,曾经被称作是送子娘娘的姑姑,如今人增外号“活阎王”,但姑姑不以为然,一如往常,姑姑对那些在计划内生育的焚香沐浴为她们接生,对那些超计划怀孕的,姑姑对着虚空猛劈一掌,绝不让一个漏网。

万小跑与自己的小学同学王仁美结婚了,不久以后他们便有了自己的女儿燕燕。但就在计划生育如火如荼进行的那几年,作为姑姑嫡系的万小跑也没能控制住自己,因为疏忽让妻子王仁美怀了二胎,领导命令万小跑必须回去劝妻子把孩子做掉,为了前程,他和姑姑一起对王仁美进行威逼利诱,谁料术中王仁美因大出血躺在了血泊中,王小跑见妻子的最后一面竟是被白布盖住的冰冷尸体。

在丧妻失母的双重打击下,万小跑转业回到家中,化名为蝌蚪,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在听取了姑姑的劝导后,与她身边做计划生育的爱徒小狮子结了婚,或许是因为小狮子和姑姑一起扼杀了太多婴儿,婚后两人一直没有孩子,直到接近花甲之年,才通过代孕的方式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进入晚年后的姑姑,一直认为自己有罪,而且罪大恶极,罪不可恕。姑姑说,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醉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死……

姑姑总是梦到被青蛙围攻,被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她夜夜难眠,甚至猫头鹰的叫声也被她幻化为蛙的惨叫,姑姑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因为蛙就是娃啊……

《蛙》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对于万心来说,却必须做到统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2-29 11:1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29 10:39
不读也罢。读这个“读后感”,也是某种思路——这算给你漏题,帮你作弊了啊。

读小说大概止于大学二年级。后来,出差时间太长的时候读了一两部当年很火的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