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 75
|
2022年书帐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8 10:50 编辑
比去年少了,这几天归拢一下,看看有多少,按购书的时间顺序,拍拍书影,加点文字介绍,慢慢打上来,打发猪圈里的时光。 这些书都是从中图网淘来的,每天10点,中图网淘书团更新,周一至周五,每天上新书8册,周六周日每天上新书5册。只要是不出门,都会准时的翻一翻,感觉挺不错的,会像朋友推荐一下,自己觉得可以读一读的,就直接下单。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8 11:35 编辑
2022年1月10日 购书5册,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现代自传丛书里的5种,这套传记有个特点,前面有一个整体序言,然后有个个人小传,偷懒的,看看这些,大致能弄明白咋回事、里面写的什么,我的阅读习惯是不看这些,先直接看书的内容,读完了,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这样有个好处,不受做序与做传者的影响,自己先得到自己的感受。这五本书的书影如下: 1,自述五种,梁漱溟著 这本书很薄,但读起来并不轻松,他的自传性质的东西,不完全是纪事,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很哲学,但我用了一周时间全部读完了。这是梁漱溟最早的一些对个人的记载,只能说是早期的传记资料。从打上的目录里面可以大致知道内容,他的乡村建设很有成效,先是在河南,后又被韩复渠请走,在山东邹城(记忆,未核实)搞,有声有色,他是个实干家,不是纸上谈兵的人,一直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时间思考中国教育的出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暮年时的被采访录、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几年之内,我通读了两遍,受益匪浅。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8 11:40 编辑
2,我的半生 陈鹤琴著 陈鹤琴这个人,现在不搞教育的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那可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教育家,这是他50岁的时候给自己写的一本自传,主要谈自己从事教育的过程,里面很多让人大受启发的教育故事,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来自于他的教学实践、教育推广。这本书他写的通俗易懂,你一读就放不下,171页的这本书,我两天时间就读完了。遗憾的是,本来作者打算继续写下去的,这只是他计划的一小部分,但被一些事情打断了,这一打断,就是一生,后面的我们再也没有看到,真是遗憾! 这本书第20页与第44页,由于排版的疏忽,重复了,我读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做了标记。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我爱花香不爱花 于 2022-11-8 12:29 编辑
我也进来沾点,不管什么气! ![]() 沾完了,再闭眼睡!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9 21:55 编辑
3,自我演戏以来 欧阳予倩 欧阳予倩可是大名鼎鼎,戏届有南欧阳(予倩)北梅兰(芳)之说。 欧阳予倩之祖父欧阳中鹄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弟子,一个是谭嗣同,一个是唐才常。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主将,而唐才常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间,曾发动过一场失败但却震惊中国的起义:自立军起义,并因此殒命。这两个人一个死于变法,一个殒命革命,但对时为少年的欧阳予倩似乎都没什么影响,他还是个吊儿郎当的公子哥。 他的兴趣在哪里呢,据他自己的记述,他跟着他做桂林知府的祖父去桂林,游遍了桂林的山山水水,每天就是喝酒纵马,他那帮狐朋狗友,可以从上午八点,一直喝到晚上十二点,他喝得晃晃悠悠了,就骑上马纵马奔驰,这是他最大的爱好,此时的他,少年轻狂,还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读书、学艺,皆半途而废,就是玩、玩、玩!看了他的记述,我一直没明白他的祖父,那个老爷子,咋就没有好好管教管教他。 读他的这本《自我演戏以来》很轻松,里面很多记述,妙趣横生,各色人物,他寥寥几笔就跃然纸上,比如他与李叔同的交往,他描写的李叔同能把人笑死!有一次,李叔同约他到他家见面,因为欧阳予倩距离李叔同的住处较远,加上倒车等等因素,到了李叔同的住处,迟到了。敲门,李叔同就是不开,敲得狠了,李叔同打开楼上的窗子,冲他慢悠悠的说到:我约你八点来的,你迟到了五分钟,我现在正忙别的事,另约,你回去吧。咣当,就关上了窗子,欧阳予倩知道他这德行,只能无奈的离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 还有一件事能把人笑死,欧阳予倩有个朋友叫黄二难,一身的欧洲绅士打扮,走在路上,别人笑他,他毫不在意。一次突然给他买了顶帽子,问欧阳予倩好看不好看,欧阳说,好看!于是,欧阳予倩就带着这顶帽子招摇过市,可戴了几次后,发现很多人都冲他笑,便问怎么回事,对方告诉他:这是欧洲女人戴的帽子。欧阳很生气,便问黄二难,为什么给他买了顶女人的帽子。老黄说:好看啊!既然好看,你管它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干什么。竟然弄得他无言以对;但此后,他还是不再戴那顶帽子了。 诸如此类,读起来让你放不下手;但有个前提,里面的近现代名人太多,如果你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一些人之间的关系,那读起来就更有味道。 欧阳予倩终于发现了自己钟情于戏剧的天分,他们常常几个人既翻译、改编剧本,又做布景、画幕布,做演员,一人多能,很快就能弄出一出戏来,并且演出效果都很好。大家可能想不到,他们演戏的口号竟然是“过瘾”,这本身就很让人过瘾! 常常会有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他们在日本翻译排演了一部法国叫做《热泪》的戏剧,演的时候,他们只觉过瘾,没想到几天后,同盟会元老黄兴亲自上门赞誉,说那几天参加同盟会的就有四十多人,有些人直接就说是受了这出戏的影响,这让只感觉“过瘾”的欧阳予倩很是诧异,也感觉不大相信。这就是艺术家与革命者的不同,他们的钟情与感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说明了戏剧这种表现形式所能产生的力量,所以之后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戏曲形式的革命文艺在中国遍地开花,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说了,再说话就多了,打上书影。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9 21:49 编辑
这两页的描述读起来很过瘾!你看他是怎么读书的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1-9 21:15 这本书,好玩儿。 写唱戏的部分看着有共鸣,写读书和似仙境那部分估计你有共鸣。 另,你才信仰P呢!!!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0 00:32 编辑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2-11-10 00:08 刚得到消息,以前在老红袖玩过的一个丫头“云海尘清”,今年通过线上论文答辩,成为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了,总算是学有所成。我有点奇怪的是,她本喜欢的时齐梁文学,对《花间集》情有独钟,怎么到中晚唐文学上去了,这跟她的导师导向有关;不过她最初的意向是考香港中文大学,可能出了问题,最后上了北语,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研究生,这么多年过去,终于博士了,看来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1-10 00:26 你这是要教我吗? ![]() 然后,一切荣耀皆归于主名,Amen!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2-11-10 06:25 当现实让你厌恶与犯困的时候,仅有的那点兴致与清醒便只有在读书的时候了。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