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薄荷味 于 2023-9-20 16:09 编辑
梦魂牵绕天柱山
走近天柱山,感动于它的古老传说和神奇故事。
大别山山脉气势磅礴,逶迤绵长,形成一条屏障,一条大白鲨脊一样的项背,北面是淮河,南边是长江,顺着山势,水流出了长江淮河,滋养着两岸风物,山就以其变幻无穷的瑰丽姿势昭示着大自然沉默无息中蕴含的巨大威力和无穷魅力,充满温暖的气息。
天柱山是太行山脉的一个点。大地内部涌动的激情在这里燃烧、迅速扩张又叠起凝结,亿万年的孕育、挤压、生命奔涌、博弈,伴随着时光一路驱驰,奔向地表凸起,成壁立千仞、巍峨峻拔的峰体,奔向天空,它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裂变,梦想和期望的力量逐渐聚集,于是岩体裂隙喷发,跳出了母体,倚天而生。它带着大地的颜色,凤冠霞帔鲜丽夺目,亦如一顶皇冠卓然生辉。它浑身的筋骨映射出大地的坚韧和雄浑,博大中蕴含着大地的宽容和温婉。大地里的岩浆在涌,天柱山山峰也在一寸一寸的长,逐渐直冲霄汉,直耸入云。
白居易的“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寥寥数字给天柱山的雄奇精彩景象定义,它的详细地理位置是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境内,长江南岸是遥遥相对的“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在中国地形图上“显山露水”,峻秀于表,逶迤绵连,在安徽这片土地上留下永久的时光刻痕。
天柱山还有无数别名。潜山、皖山、万岁山。潜山的由来是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骚客都曾在此逗留题诗。称万岁山是因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被誉为“江南第一山”,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又称为安徽的“源头山”。“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早在1982年,天柱山就以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天柱山又名“氕子警峰”。来自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读过有丝丝缕缕神奇又有些迷茫,更多是感叹。这个故事是佛教和热唇草的故事。曾有长老留下话说:菩萨在赐予世人这花草的时候给它下了咒语,凡人只有权利和热唇草说话,如果谁去触摸就永远不会说话也不能说话,更不能成佛,死后还要下“无间地狱”受苦。“无间地狱”是最苦的地狱,那些不信奉佛教和诋毁佛教的人是永远也见不到热唇草开花,更别想和热唇草说话了,很多寺庙的长老便把热唇草示为考核僧人的标准。
一个叫氕子的僧人独自居住沙漠没有见过热唇草,更没有听到热唇草说话,热唇草的神奇激励他更加努力修行,希望能亲眼目睹热唇草的美丽并能够和它说一次话。有一次氕子从沙漠回村落途中,见到有一株貌似人嘴巴的花草不停的在说话,他奇怪在荒山野岭怎么会有如此美丽可爱的花,而且这花还貌似少女的樱桃小口点点红唇,他禁不住好奇走上前看个究竟。热唇草颤微微笑着对氕子僧人说:“谢谢!”,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站在对面颔首浅笑盈盈,氕子痴了醉了,他想起了长老说的一切,起身走过,又一步三回头,可恨的好奇心再一次作祟,让他回头不忍离去,于是他蹲下身用手小心的摸了摸热唇草的叶子,他的手忽的被电了一下,弹了起来,热唇草瞬间枯萎,天空顿时飘落鹅毛大雪……氕子蒙了,顿悟,于是他跪在雪中企求上天的宽恕,雪持续下了4天3夜,氕子一直在雪里里跪了4天3夜。雪停了,氕子的躯体也冻僵硬了。菩萨为了警告世人一心修行,便把氕子的肉身点化为一座海拔高1488米石峰,并命名为:“氕子警峰”,并把他放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世人乐去最多的地方,这就是让人梦魂牵绕的天柱山!
怀着希翼和期望的心情,揣着唐诗宋词的墨韵,奔着梦幻和浪漫走进天柱山的风景里。
在天柱山可以随心所欲的听泉,灿烂的夏日涉水而听,泉水在足下哗哗作响,如同娇儿承绕膝下发出的阵阵欢笑声,攀岩而听,泉水泠泠,隐约可闻,会生出一种探奇、寻源的冲动和欲望,行走在山路,泉声随峰回路转而不同,忽而喧响轰然,忽而又如轻声细语,山间林密,泉隐其中,偶尔泉水是在林木疏朗处闪亮的一泓,再寻忽而不见,在想要舍弃之时又跳着跃出来,如同调皮的孩子捉迷藏,累了觅石而坐,泉水跟随左右叮咚而歌,一声声清脆的泉语,如同一片片熨帖、清朗、湿润的问候。心听、神听,听出远古的宁静和清远。
随意攀登,泉水百姿可见,又各具情趣,或掩于石下,或流于林间,奇石层叠,每一个转身都是景色,每一次凝眸都是惊艳。一汪汪泉水,欢腾雀跃,漫步在奇石山径间,却是极静,路过流连忘返。坐在泉边的山石上,水流一汪清澈到底,每一棵水草的柔弱纤细都在眼底荡漾成柔情万种,缓缓随意而去,如微风里飘逸的丝绸,几丝娟秀的细纹轻轻漾去,又瞬间宁静如初,从恒古到如今,都这般羞涩恬静。忍不住,伸手到水里,清凉,瞬间自指尖直到心田。一斛远古的清新,滑过手上每一寸肌肤,每一缕的感受都在诉说着一种脆生生的清澈,通达灵魂的纯净,弥漫成一丝虔诚的空灵。闭目沉思不用想,不用看,一种穿越时光的惬意,恍惚忘记身在何处,满眼,满心温润甜美,对恍惚的岁月渴生出梦想和期望,瞬间灵魂返璞归真。
天柱山的泉声如一首欢快的合奏曲,滴水叮咚,古筝轻弹,流水潺潺,琵琶慢拨,有的泉声如环珮合鸣,有的暗泉细流像幽乐低回,流泉潺潺、淙淙、涣涣的不同水势,汇合成一章气势宏大的交响乐曲,月上东山,万籁俱寂,只有哗啦啦的泉水响个不停。泉水盘亘山涧,由远至近,由高至低,重重叠叠发出的各种不同的音响,难以名状,万般泉鸣汇就成一曲奇妙的生命交响乐在血液里畅然流淌,雀跃而歌。
余秋雨曾经说过,天柱山是寂寞的。天柱山更是柔韧而铿锵的,嵯峨巍然的峰峰石石,山山岭岭,经历20多亿年漫长变迁,无不见证了大自然的千回百转,四季轮回,沧海桑田的无穷魅力。
天柱峰屹立在群峰之上,太阳最早的一缕阳光投到峰尖,最晚的一束阳光也在峰尖收散。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一路攀登愈往上松林渐少,山岩渐多,天梯石栈蜿蜒在头顶,天柱峰的雄奇在云端等候,山石浑圆错叠,惊险异常,人们似乎依然能听到开天辟地时的惊天霹雳,这里的峰峭拔崚嶒,峰体的裂纹像勾勒的灰线,灰白色的山峰透着仙境里的几分雅气。山上有很多石宫——龙宫、地宫、天宫,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榻,有石梯,有石栏,洞天石扉,天造地设,这又是大自然的杰作,仿佛造化一开始就赋予了天柱山可居的理念,用一个个石宫来做暗示。
驻足凝眸,洞开心扉,无垠无极的天空下,天柱山的山峰依然孤傲、倔强,铺满翠绿的山林淡然幽深,山林簌簌的而歌,衬托出无边无际的寂静,视域里是壮观的倚天石峰,音域里是大自然的悠悠静音。山的主峰深藏不露,从山外看不到,即便来到山中,云雾中的主峰也不肯轻易示人。登山时云遮雾罩,将至山顶,日出而林霏开,顿时擎天一柱,直送眼前。天柱峰可观不可登,人们都挤在天池峰上,观赏拍照。“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眼前的天柱峰,下身都淹在雾海里,露出的灰白峰体,披着一身断纹,嵌着几抹松绿,以奇绝的姿态,挤进人们歆慕的眼神,一刻间一群人肃穆静立,呆若木鸡,忽而有人“呀”了一声说:“美得让人受不了了。”无论从感官还是从内心都超出了人们的审美想象,它的大美一时超越了人的审美高度,一时竟无以招架。
天柱山如一颗尘封的明珠,拂去尘埃,光彩渐露,将奇绝与平易集于一身,高雅与生活溶在一起。天柱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有着武当人的铮铮硬骨,每一袭青苔都在用薄薄的绿衣为游人诗文相送,每一滴泉水都带来大自然的灵犀一点,每一片绿叶红枫都昭示的生命的生生不息,一石一水都让人回味无穷,即可以让世人领略天下一绝,又能让世人得闲居之乐,这是人和大自然贴近和谐的巧妙构思,七仙女下凡都瞅准了这方宝地,这里自然神界和凡界相通,人和自然融合,所有的历史和现实、传说和人愿都有着统一种解释,同一个方向,统一和谐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