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0-20 03:42 编辑
昨晚主帖写得匆忙,主要是不想睡得太晚,关于“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问题没有展开,就匆匆收尾了。
应该承认,TFP这个概念看上去不难理解,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误读,说它是个陷阱也不过分。不止是外行普通读者,按长期在中国大学搞研究的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说法:“部分中国媒体对此概念的理解太过笼统”!别忘了,那“部分媒体”上的大作可都是出自专家、学者之手。
那啥,知音还有那谁,没有弄明白TFP不算啥,也就跟媒体上的专家、学者不相上下嘛!
至于公某,既然涉嫌好为人师的帽子戴定了,那就索性再开一篇,就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个基本概念专门扯一扯,做点必要的说明。虎怕虎啊?
按照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字面意思最直接地理解:TFP即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可定义为单位总投入的总产出之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它衡量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下产出多少的能力。(——来自网络)
如果仅到这一步,不止是没啥新知识,这简直就是一个老概念,哪来的值得重视的东东?
没错,就像段子所做的那样,孤零零地抛出个TFP,除了故弄玄虚,唬人,确实毫无意义。
可问题是,早在5年前的中共19大报告中,最高层就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另有知音回帖转述的一个典型说法:“全要素生产率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这岂不是与上面的定义不相符?
问题完全出在对TFP这个基本概念的误读上。这个概念的要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而非TFP本身!事实上,上个主帖就提了一句此概念,只是无暇解释。
假定一个简化例子吧。假设某国今年与去年的有形资本投入相同,而去年的TPF是A,今年变成1.1A。A和1.1A是相邻两年各自的TFP,后者减去前者为一年间的增量,用该增量除以前者,等于10%,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这个指标就大有意义了。就其内涵而言,它肩负着GDP产出靠质量增长的部分。
那么,这个10%的增长率是怎么获得的呢?
注意,例子中已经剔除了有形投入(资本,包括劳动力)有任何变化(假定两年相同)。这个10%的贡献完全来自更好的经济政策、镇府的积极作用、组织管理效能的提高、工作态度、劳动力素质提高、也包括技术培训与学习等。给所有这类贡献要素冠一个总名称就是所谓的“技术进步”。相应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也就是技术进步率。
明白了这个概念,就不难理解,为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最高层又在5年前提出“要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非数量”,即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更高的TFP增长率。
为避免掉进此概念陷阱,有必要再强调几句。这里所谓的“技术进步”并非大家通常理解的那个技术进步,不能将其归因于:有形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技巧更高的劳动、肥效更高的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所以又称为非具体化的技术进步。因此,TFP增长率代表的是全部有形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的投入量不变时,产出量的增加部分。TFP增长率也就并非所有要素的生产率贡献。这里“全”的意思是,囊括了经济增长中不能归因于有形生产要素增长的其余部分。因而TFP增长率是衡量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以外的“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
希望我已经说清了这个基本概念,没有把谁绕晕。
现在继续来看昨天没来得及提及的段子另一个问题,她的原话是:【按照TFP计算,中国差不多是美国的40%。仅仅40%不到啊。】
海盗旗首先对此提出了疑问:“这个说法根据我的理解,这是完全不对的说法,说成中国经济增长要素是美国40%也同样是不对的,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率比美国高多了,改开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是美国3倍以上。”
基于段子甚至连GDP的生产计算法与支出计算法都混淆不清,弄出一连串错误的事实,大概率她也没有真正弄懂TFP概念。至于她所谓中国的TFP“是美国的40%”或“40%不到”,公某真不想怀疑有假,但对如此重要的结论性数据不给出来源,无疑是一个坏毛病。
而从她很多其它帖文表述的随意性看,包括引述错误,甚至盲目杜撰的可能性,恐怕都没有足够理由排除。
如果段子觉得公某冤枉你了,很简单,拿出数据来源澄清就是了,多简单点事儿。@徐公熟
下面提供几条足以证明公某不会随便怀疑她的权威性依据。
首先,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观点:“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TFP增长放缓,即根据TFP衡量标准,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增长质量更低”。 “没有GDP快速增长,要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认为GDP增长放缓,全要素生产率也能加速提高的想法甚至更不现实。”
根据这个观点,美国历经几十年GDP增速长期明显低于中国之后(如2%对8%),其TFP竟然是中国的2.5倍,这可能吗?
其次,罗思义进一步写道:“对中国TFP增长与GDP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研究结果完全一致,即GDP增长会拉动TFP提高,GDP增长放缓会导致TFP增长减速。”
显然,OECD这项依据同样支持公某对段子说法的怀疑。
第三,另一项对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高速增长时段也是全要素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段,并且是全要素生产率对GDP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时段。”
这个结论同样意味着,中国经历几十年GDP高速增长之后的TFP,低于美国GDP长期低迷(过去几十年)后的TFP的可能性更渺茫啦!
现在回到段子所谓中国的TFP“是美国的40%”或“40%不到”的含义问题。
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与段子的中国很不堪的理解正好相反,那反而是一大好事!为啥?
这意味着中国在TFP远比美国低很多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GDP令全世界眼羡的高增长,且正在逐步接近美国的经济体量。
而这同时意味着,中国TFP的增长空间还很大!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的TFP要达到美国今天的水平,也有翻一番半的空间。重点是,中国有接近美国的TFP是,经济总量(GDP)追赶美国的速度将会怎样一番景象呢?
再换个视角,中国这几年开始抓经济增长质量而非数量的努力,将大有可为。而那种中国经济增长到头论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依据!
基于此,公某真诚希望段子那数据是真的,而非玩笑。
段子,如果你没有说假话,那就请拿出你的数据来源,特别是其出处链接。
别误会,公某只是给你个机会,绝对无意勉强你。不过,如果不能提供来源,那就等同于承认你确实说了假话。这个逻辑没毛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