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2-2-26 08:18 编辑
其实,拍鸟人就是个乐呵,这种人追求与大自然其它生灵的和谐,探求鸟儿的各种状态,又不是学术,不就是为了一个快乐嘛。
人可以不懂鸟,但是人要尊重自然,尊重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的万物,这些年来在追鸟拍鸟的路上,最大的感受莫过于生态确实越来越好,而一些曾经消失了很久的动物,飞禽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镜头中,这至少传递的是一种好的消息。
身居旅顺开发区,在这周边能看到的各种鸟儿就不下几十种。而到了龙河,凤河周边,各种涉禽更多,所以,东方白鹳,白天鹅,各种鹰隼基本是屡见不鲜也就不意外了。
前几天去金州海湾拍白尾海雕的时候我一直很诧异,因为这种猛禽并不是群居的,居然在这样一个冰封的养殖水面上看到了十只,要知道这种猛禽最喜欢的生活高度多数是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山上栖息,然后去水面捕食的,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白尾海雕说是罕见也不夸张。
旅顺周边的两条入海河,无论是冬季还是春夏秋最常见的就是大群的野鸭子,如今人们没有任何去伤害它们的行为,所以,看起来愈发多了起来。
拍鸟人最大的能耐是定力,过些天温度上来了,暖和了,在水塘或河边支起小帐篷,一个人,一把小椅子,守着拍小翠鸟那都是寻常的风景。
接着说我这个话题,一些有意思的鸟,一些极品的空中混混。昨天我说了喜鹊,可能有朋友未必认同,其实无所谓,角度不一样。我家小区里的流浪猫其实一直想和喜鹊斗一斗。最后的结果基本都是几只喜鹊在树上飞来飞去,跳上跳下的冲着流浪猫不屑,一来二去,流浪猫们的斗志被消磨了,只能灰溜溜的走掉,所以,一道风景线是,一只流浪猫在树底下快速的跑,空中或者身后有几只喜鹊追着嚷着撵着。
接下来登场的这二号极品鸟儿,也是我们北方常见的鸟儿,它就是杜鹃鸟。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别名:子规,布谷鸟,杜宇,鶗鴃(tí jué),常指杜鹃亚科和地鹃亚科的约60种树栖种类。杜鹃科鸟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东半球热带种类尤多。杜鹃栖息于植被稠密的地方,胆怯,常闻其声而不见其形。北方常见的杜鹃基本是以灰色褐色居多。
说实话,这鸟真心不好拍,因为它躲着人。
对于杜鹃鸟的认识,还得从半个世纪前刚到农村乡下春天开始的时候,旷野长空里传来的“布谷鸟”,不厌其烦的“布谷”声说起。当地人俗称就是布谷鸟。
这鸟颜色太多,北方多以灰褐色常见。有人说杜鹃鸟的叫声有点凄婉,很深情云云。所以故有“子规啼血”之说。《史记.蜀王本纪》里说的是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的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大概就是这么个典故。说的好凄婉伤情。但是你可别认真,事实真不一定是这样的。
杜鹃鸟是不是望帝化身不知道,知道的是,这鸟有意思的是它的生存生活方式。
简单说就这几个字:绞尽心机,生而不养。
这鸟最大的本事是自己很少做窝,这也就罢了,最大的恶行是自己不做窝最多算懒惰,而把自己的卵产到别的鸟的窝里这也可以理解,可是这货还做了更令鸟发指的事情,那就是它会把自己产的蛋留在窝里,然后把窝正主产的蛋叼出来扔掉。最轻车熟路的是在芦苇莺的巢穴里这么干。
这事儿合适不?不合适!这事儿缺德不?缺德!
杜鹃鸟同学就是这么做的。科学家们曾经从芦苇莺的鸟巢中将杜鹃蛋拿走,但没过几天,他们就发现附近有许多鸟巢遭到杜鹃的破坏,杜鹃这样做很显然是在警告其他鸟类,让它们明白拒绝帮它孵卵的代价。你瞧瞧,你瞧瞧,这是正经鸟做的事儿吗?自己懒就算了,脾气还挺大!
你以为杜鹃成鸟这么恶?你小看杜鹃幼鸟了,它们被芦苇莺孵化出壳之后,最常见的事情是把巢穴里那些还没出壳的鸟蛋直接推出巢穴,这遗传基因不服都不行。除此之外,杜鹃的幼鸟还很凶残,公然在“养父母”面前做坏事。小杜鹃不仅贪食,还将同巢养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全都挤出巢外摔死,独享“养父母”的恩宠。
据说在杜鹃鸟这个谱系里,它们可以把自己的蛋放到别的鸟儿的巢穴里有一百多种,足以可见,生而不养,杜鹃这个鸟不是胡说。这玩意儿也是技术活,能迅速的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巢里,而且还可能把正主的蛋移走,杜鹃的偷天换日不含糊啊。
算是极品吧?
2022年2月26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