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0-10-29 06:09 编辑
【 喜好中国字画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写字作画,离不开宣纸。宣纸之所以称为宣纸,是因为它出自皖南的宣城一带,而宣纸厂最集中的地方则在宣城市的泾县。 最初接触泾县这个地名,还是初中时读闲书读到“皖南事变”的时候,新四军北上,在此遭到国民党军顾祝同、韩德勤部的伏击,七千余官兵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
皖南小川藏线的主要景点,大都在泾县境内,它的末端,是水墨汀溪和桃岭公路。
昨夜,与落羽红杉民宿老板娘闲聊时得知,水墨汀溪乃夏季游玩景点,秋季去了没意思,一带溪水,几块大石而已,还要门票,不如舍弃,直接经由桃岭公路出山。于是,早餐后,驾车沿皖南318直奔桃岭六道湾,途中拣一路边安静民宿吃了中饭。猪肉炖干笋、蒜蓉炒上海青、番茄蛋花汤,两碗米饭,收费一百二十元。饭毕,老板嘱咐我说:前方号称小川藏线,坡陡弯急,一定要小心。我笑道:大川藏我都去过了,这点弯道我应该能对付!老板一竖拇指,道:喔唷!那你就厉害了。对了,下山后,约走二十五公里,路旁有我们泾县的宣纸文化园,应该去看看,祝你一路顺风!
上了山路,我便挂上低速挡,这样利于爬坡和缓降。这条山路不仅一面临崖,坡陡弯急,而且特别狭窄,会车时必须减速,左顾右盼,小心通过。安徽旅游部门比起大部分地区的旅游部门来,确实要懂音乐一些,在山路旁略微宽敞处,都修了停车场和观景台,供游客驻车赏景,避免游客随意停车,发生交通事故。
下山后,走了二十五公里,果然看到路旁有一座展馆,停车购票,入馆参观。
这座展馆名叫“宣纸文化园”,入门左侧,有一幢整体搬来的徽派老建筑,迎面则是一座现代风格的大型展览馆,里面一楼是介绍宣纸的历史和文化,二楼是各种名贵宣纸样品和名人题字及书画作品。展馆后面围建有一圈古色古香的徽派平房,是一个宣纸造纸厂,左侧一排厂房里,不仅陈列有当年创制出三丈三巨幅宣纸的全套工具和反映整套工艺流程的各种配套设施,而且,还有从檀树皮和草料的蒸煮、碎漂,到出浆、竹帘抄捞、烘干、剪切等供游客体验的场地,最后是售卖各种宣纸的卖场。
据讲解员介绍,其实,宣纸的制作秘密是没有展示出来的,并让我们看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徽商业厅的文件,宣纸制造工艺属于机密,日本人曾多次来偷窃,都没有得逞。我开玩笑说:“我一眼就发现了秘密!” 见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我便转身指了指工人们随处脱放的皮鞋说:“肯定是造纸浆的原料里要放一只破皮鞋!”大家哄堂大笑。
到了售卖处,一询价,太贵了,四尺整张加厚生宣,一百张一刀的,要两百元,没买。出门问了路边店,要一百六,没买。遂向县城开进,沿途很多纸厂和卖纸的小店。
晚上,入住县城老街西门口的荷花塘酒店,路旁有一石墨斋,出售文房四宝,进去一问,一刀只要八十元,买了四刀,另外还买了些笔墨。拍照发了个朋友圈,不料惹了麻烦,好几个熟人来电话、发红包,让我帮忙带几刀宣纸,有要生宣的,有要熟宣的,还有要半生半熟的,十多刀宣纸,得拎来塞进后备箱,忙得我满头大汗。原来,宣纸很重啊。
|